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幼儿活动投入状态解读及发展支持研究”从观察、解读幼儿的活动状态切入,将研究的视角从教师的“教”转向幼儿的“学”,对“幼儿活动投入状态”的界定与要素、“幼儿活动投入状态”的理性认识、幼儿活动投入状态的实践操作等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层层深入的阐述,其中“以幼儿发展为导向”“用事实说话”“让活动适应幼儿”等认识,所形成的观察分析模式及发展支持策略等,既有理论的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葛婷婷 《成才之路》2014,(13):74-74
正科学活动是指人们从事探索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实践活动,以及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把目光聚焦于幼儿科学课堂时,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幼儿往往并不愿意自己动手去探究、去发现。另外,在幼儿动手探究时,如果教师准备的材料不够丰富,就不能使幼儿在最佳状态下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文就以材料在科学活动中的应用为对象,分析材料在科学活动中对于学生自主探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走出幼儿活动投入低效和无效状态,从幼儿活动投入状态解读人手,让教师辨识、理解、学会解读幼儿活动行为,找到更适合儿童的教育方式,放大儿童学习成长力和发展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正处于学习摸索的状态,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组织适宜的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开展合理的幼儿语言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幼儿学习内容,使幼儿能够深入掌握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逐步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能够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本文就幼儿园语言活动的组织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技能、体验生活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它通过为幼儿提供熟悉的活动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自主选择、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索,达到个人素质逐步提高的目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自由观察、探索、操作、摆弄,以获得自身的快乐和小成就为目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能表现出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操作技能、认知基础、社会性发展等多方面的状态。幼儿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观察和适时介入,只有教师能正确看待幼儿的活动行为,客观评价幼儿活动状态,才能真正支持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但是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各区角的兴趣呈递减状态,幼儿交往氛围淡薄,缺乏社会功能挖掘,大大局限了幼儿在区角中社会性的发展,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快乐地在区角中进行游戏,我们开展了区角活动社会化的研究,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特别是社会性良好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开展区域活动正好迎合了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能够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真实勇敢地表现自己.而美术活动一般是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完成,强调锻炼幼儿的技巧和技能,这种机械式训练会降低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因此,要将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进行优化整合,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8.
区角活动是一种低结构、低控制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小班幼儿愉快入园、积极参与活动。同时,为了使幼儿真正在自主的游戏状态中参与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发腱,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我们着手创设情趣化的区角活动环境,提供情趣化的材料,结合主题活动选择情趣化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9.
幼儿阶段的体育活动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幼儿的体能素质有极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显现出幼儿体育活动与体能发展的关联性和有效性。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展幼儿的体育活动,可以较好地增强和提升幼儿的运动速度、力量、柔韧性、耐力、灵敏度、反应能力等,这些体能内容是衡量幼儿身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设计和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较好地促进幼儿的体能。  相似文献   

10.
爱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区域活动既是自由游戏,又是集体教育的延续,是一种游戏性、操作性、趣味性和直观形象性,在活动区域中以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使幼儿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游戏,从而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充分体现游戏精神是引领幼儿教育工作者组织区域活动的指导思想.本文简要讨论了幼儿区域活动中游戏精神的应然状态、实然状态以及如何使其归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丁靖岚 《今日教育》2009,(11):33-34
目前。幼儿园语言活动开展中普遍存在着文学性缺乏的问题,幼儿文学作品在幼儿园各种活动环节中虽然运用很多,但幼儿教师往往只把它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忽略其文学性,忽略文学对幼儿的启蒙教育作用,这种状态反映出部分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缺乏,对文学启蒙活动认识不到位。  相似文献   

13.
活动区活动是延伸主题活动的桥梁。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亲自动手动脑,亲自感知,亲自尝试,区域活动真正成为了幼儿活动成长的乐园。那么,如何通过区域活动巩固和延伸主题活动内容呢?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胡静 《甘肃教育》2011,(7):86-86
区角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状态的局面,幼儿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确立幼儿在教育活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每个幼儿都有巨大的潜能。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每个幼儿,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一、激发幼儿兴趣,营造良好教育活动氛围。兴趣是需要的内驱力。只有教育活动充满乐趣时,幼儿才会处于放松、开放状态,才能使他们愉快、乐意、主动、积极参与。如何激发幼儿兴趣、营造良好教育活动氛围芽如大班综合活动《夹子》,李丽老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类夹子,各组幼儿实物螃蟹一只,其它物品若干,老师…  相似文献   

16.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开始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真实的探究过程,重视幼儿探究的状态及真实体验。目前,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幼儿亲历探究过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却往往担心活动的效果或者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是否到位,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亲历探究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发展和成长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普遍处在认知世界和探知世界的状态,幼儿在这一阶段充分的发展独立意识和知觉发育以及思维方式等等。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各界人士都十分注重幼儿阶段的教育。区角活动作为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能够很好地配合幼儿教育,推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成活动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来,是师幼在互动中共同生成的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教育活动,它对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掌握适宜的指导策略:敏锐观察,捕捉活动的主题;适宜追问,引导思考的方向;认同肯定,鼓励幼儿的想法;行动参与,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一种课程模式。它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和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以幼儿自主的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强调幼儿自愿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建构、自由想象、积极创作和大胆表现,幼儿的“学”的主体地位处于显性状态,  相似文献   

20.
跳绳运动会让全身呈现出兴奋的状态,对幼儿的身体有很好的帮助。让幼儿掌握跳绳、学会跳绳,是幼儿教师需要探索的教学活动。依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并且以递进的教学模式让幼儿掌握跳绳活动。本文以幼儿学会跳绳作为主线,运用积极、科学的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跳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