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国  汤魏 《教育文汇》2006,(6):17-17
学生喜欢,家长反对。名牌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下嫁”教高中,却遭遇信任危机。在风波的背后,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旧的教育观念在作祟——新学期伊始,重庆某著名中学便遭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部分家长联名致函校方,要求将高一年级实验班班主任、教数学的博士毕业的老师申伟(化名)换掉。家长们的理由是“他教得不好,管得不严”,并给校方施压:不换老师,学生就转班或转校。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太理想,因此,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家长素质,帮助建立学习型家庭,具体措施有:★两月开一次家长会。我校召开家长会主要是为家长提供一个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家长成了学校的特殊学生——“家长学生”。每逢家长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于初中阶段,巩固于高中阶段。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将来会善待人生、善待社会。一个学生如果在初中阶段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他将来会对社会发泄、报复。”——希望真正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们耐心而认真地读完这一系列文章,但愿能给您一些启迪,这也是我们每位老师肩上所担负的责任——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完成义务教育后学生入学分流教育是指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适合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读高中,不适合就读高中的学生引导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国外如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很重视入学分流教育,我国则关注不够,导致出现盲目的“普高热”、职业学校生源不足、毕业率不理想等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只要学校、教师、家长大力配合,对完成义务教育后学生进行入学分流教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生为本做好优质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办学思想。追求创新务实 我校是由开发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国办学校。开发区政府的工作理念是:投资者、纳税人、居民是“上帝”,开发区要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我校已经融入了开发区以“服务”为特征的人文环境中,学校的任务自然就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通过我们的服务使家长们更好地为开发区的建设作贡献。当我校确立了以学生  相似文献   

6.
我现移居加拿大,在荷兰留过学,又在加拿大和美国读过书,我特别注意到这些西方国家的老师在处理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某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独特的思维、观念和处理方法。“顶撞”了老师,老师怎么对待?在西方学校,顶撞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也常见于报端。在中国,如果学生顶撞了老师,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是“犯上作乱”,老师会训斥学生,甚至会让班主任呼来家长,向家长告状。而洋教头们处理这种事情的观念和方法就与我们大相径庭,分外不同。在加拿大,不实行高考,高中毕业后投寄给大学的申请资料,有高中11年级和12年级的各科成绩,以及省考各科成…  相似文献   

7.
我校成立于2003年,当年面对家长不愿送其子女到我校就读的情况,学校只能招收各校分流出来的中下等的学生。怎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呢?用陈旧的同步教学肯定不行。我校领导和老师们多么期望能有一种既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又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现代教学模式。经过领导和教师们对众多的现代教学理论方法进行了比较,我校坚定的实施了“异步教学”。我校实施“异步教学”后,在2004年的中考中,学校26人参考,5人考入自治区示范高中,高中升学率达100%。在2005年的中考中,学校110人参考,高中升学率又为100%,获得600分以上的…  相似文献   

8.
“高中教师过半有心理症状”——这是西安市教育局对七个区县高中教师调查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几乎可以想象,报告的公开首先要面对家长们的第一波反应——教师心理问题如此触目惊心,学生们如何健康成长?在这里,要替家长们宽宽心,把问题摊开是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9.
质疑高中“择校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中择校生是指初中毕业生未达到学籍所在区域所报考志愿的高中录取分数线,要求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近年来,各地对这部分择校生除按规定缴纳正常学费、课本费等外,还普遍收取了“择校费”。2004年3月5日,江西省“优质高中工程”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一项“重大成果”是:全省高中“择校费”分6档收取,最高标准每学生每学年收费1万元,最低标准则为1500~2300元。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学校“扬眉吐气”,群众议论纷纷。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择校费”问题上,家长们无疑是弱者,为了自己孩子能有一个锦绣前程,他们…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新课程实施一年来,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开发了“家长课程教育资源”。“家长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明显地推动了我校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家长朋友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1.
七嘴八舌     
要谨防为了给学生“治赖”而撕破家长的面子,这不仅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给家长面子就等于把家长推向了班主任及学校教育的对立面,家长可能会因此而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和逆反情绪,为今后的教育及班级管理设下更多的障碍。如果家长的面子被多次剥夺,家长会失去自尊和自信,放弃对孩子的监管,也就不会发自内心地配合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3年起,我校在长达六年的“教师、学生、家长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中,形成了引领我校多方和谐互动的《学生宣言》《爸爸妈妈宣言》《教师宣言》三大宣言,进而创建起一个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和谐互动的教育场。在这里,“和谐互动的教育场”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和教育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组成教育合力.让教师、学生、家长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尽可能发挥各方的特长,从而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同,  相似文献   

13.
真气人!刚开学两周我就被校长“通知”了两次,原因竟是起于一只马蜂窝。校门口有棵高大的法桐树,繁枝嫩叶间马蜂们安了营扎了寨,一个暑假的工夫蜂子蜂孙们便建造了一个小盆口大的安乐窝。开学第一天,眼尖的孩子们就发现了这块“新大陆”,争先恐后地掷起砖头瓦块前去探险、拜访。被激怒的马蜂们轰的一声四散开来,把校门口接孩子的学生家长当成了发泄怒火的目标,一眨眼工夫就给3位家长的脸上、头上送去了4个大毒瘤。家长们呲牙咧嘴地告到校长室。政教处一调查,全校有23名学生参与了直接“袭击”行动,我班占了12名,于是我第一次接到…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管理的未成年学生。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认为,仅就家庭教育方面而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转变“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提高其教育管理子女的水平,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此,我校成立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起始年级,热情洋溢地迎接我的新学生。虽然一张张面孔不甚熟悉,但总能感受到阳光般的热情,还有随行而来的家长们的微笑。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走过三年高中时光,我也确信,从这一刻起,我要和这些学生的家长们一起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秉持"孩子永远的老师是家长,永远的学校是家庭"这一理念,为了我的学生们健康成长,我开始实施了我的班级养成计划。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眼泪     
学校决定召开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会”。“部分学生”指的是那些学习、纪律后进的学生。我们这些六年级的科任老师听了,都暗暗高兴,平常与家长的联系大多只在电话里,有很多话都不能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好好地和家长们“探讨”其孩子在学习及成长中的一些问题了。这天,家长们都陆续来到  相似文献   

17.
“家有儿女,家有考生”,这似乎成了家长们最关注的话题。从幼儿园到高中,考试始终伴随着孩子们成长。但在这个还是以“一考定胜负”的年代,考生、家长甚至学校的注意力,只能无奈的集中于考试分数,于是老师们研究考试,学生们大战题海,家长们强力后援。至于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强大的应试出口逼迫下,只能让步,让步,再让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于2009年末,记者走进了包头市包钢一中。因为这里,连续产生了五位自治区高考理科状元;这里的足球队、田径队多次在全区全国比赛获奖;这里开展了自治区中学最早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只因这里有太多与应试“格格不入”,逆流而上激起了层层浪花。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 ,我校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我校一年级学生 1 2 6名 ,其中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家长只有 1 5名 ,占 1 2 %。面对这种现状 ,如何向家长们宣传课改 ,并让他们参与课改 ,成为学校课改实验的决策人之一呢 ?我校选择了“家长沙龙”这种活动形式 ,把家长们请到课程改革实验中来。通过这一活动 ,让家长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教育 ,知道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关政策、最新信息及学校的最新发展 ,并为学校出谋划策 ,学校也能及时了解家长们关注的事情 ,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我…  相似文献   

19.
家长的热点     
孩子毕业、升学,年年是家长们的热点话题。随着七月的逼近,这项热点在逐渐升温。 初中毕业升高中,谁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进了重点校,在家长的心目中就等于是一只脚已踏进了高等学府之门。面对“一考定终身” 的考试制度,面对“‘大’路朝天,拥挤不堪”的状况,面对“考  相似文献   

20.
高则智 《天津教育》2014,(23):46-4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结合此项要求确定了我校特色建设项目为“主体教育,持续发展”,即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同时,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特色高中建设项目研究,我校确立的德育特色是“开展主体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