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把对话理念引入到了阅读教学,认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知道,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提问是使学生参与对话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对话教学理论关照下,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态。然而作为阅读课堂中的一个重要形式——课堂提问,也必然要呈现出新的姿态。本文探讨的就是在对话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提问。一、对话的主体间性,决定了课堂提问的双主体性在对话型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体现着一种交互的“主体间性”。这一特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的就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包括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材观和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在新教学理念的驱动下,我们找到了新的教学途径、方法和技巧。研究课堂提问的策略可促进课堂教学技巧的形成。提问是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可以增加师生课堂互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内容上,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把阅读教学看成对话过程,是对传统阅读教学观念的冲击和改造。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使对话行之有效,让课堂生命焕发活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阅读教学作了如下的明确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现代教学对话理念下,阅读教学中至少应该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对话: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编者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与编者的对话、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编者与文本的对话等。那么,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这一时代要求面前,现代教学对话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文学课堂阅读教学的整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下面试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给语课堂注入了活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对话教学理论认识的偏差,致使对话教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学习地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由于学科的抽象性、综合性和空间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和不断探索。提问作为地理课堂上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对话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和传统地理课堂提问有很大的区分,本文拟通过对对话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话”,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种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提问”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把阅读教学看成对话过程,是对传统阅读教学观念的冲击和改造。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使对话行之有效,让课堂生命焕发活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阅读对话,也就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教学对话,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等。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拥有了和文本对话的权利,更有了和教师对话的权利。"对话"理念的提出,给予了阅读教学新鲜而丰富的内涵。这种对话除了参与方的"多重  相似文献   

10.
韩雯 《现代语文》2014,(8):126-127
在新课标改革下,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以建构性学习理论、后现代课堂理论和对话理论为基础。在新课标的改革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先后经历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与参与等的转变。而阅读教学的转变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将探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是现代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统一在这个核心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是对话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学生、文本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构成了动态的交互系统。王富仁教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那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教师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数学课程是学生掌握实用数学工具的主渠道,本文探讨了对话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的理论,对高等数学课堂教师提问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话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对话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新课程改革的理性之光。把对话理念落实到阅读教学中,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从而引发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思考。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对话呢?我在实际教学中作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础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获得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也是唤醒学生意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  相似文献   

15.
袁婷 《贵州教育》2014,(17):40-42
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既是教育过程,也是教育现象。在新课改中我们认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是文本、教师、学生之间多重对话的一种建构,这种建构应该是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如何引导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达到训练言语、张扬个性、陶冶情操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而课堂提问是其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话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近几年来,人们对它的探究方兴未艾。走向对话,或许是当今阅读教学变革的方向之一。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石鑫 《黑河教育》2014,(7):37-37
人生的路途中,良好的习惯是走向成功的指明灯。生活是这样,教育教学也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良好落实。  相似文献   

18.
朱瑛 《辽宁教育》2011,(10):28-30
《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既然是“对话”,就少不了话题,就要在对话之前“构建阅读话题”。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许多阅读话题说白了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教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找。不错,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因为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9.
林丹明 《考试周刊》2023,(13):18-2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接受美学提出的期待视野和对话交流,对阅读教学能有着基础性的指导意义。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学习、借鉴接受美学理论,通过对话交流、教师直接提问或是查找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答疑解惑,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建议部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建议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德国学者克林伯格认为,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