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经常写一些稿件,1987年我共写了320多篇新闻稿件,只被地市级报刊电台采用了两篇,一度失去了信心,不愿再写稿件,去年,我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使我受益不少,学到了很多新闻知识,1988年1月份到12月份,我共发出稿件110多篇,被报刊电台采用28篇,其中省以上报刊电台上稿21篇,地市级报刊电台上稿7篇,并被支队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所有这些成绩都应归功于我的良师益友——《新闻知识》,是她提高了我的上稿率。  相似文献   

2.
我曾写过不少人物报道,但真正感到印象深刻、社会反响颇大的还是采写奥地利女人格特鲁德·瓦格纳扎根中国56年的几篇报道,《我的根已在中国》、《一个西洋女的中国恋》、《格·瓦格纳的中国恋》这三篇报道都获得省级奖。其中有一篇被国内多家报刊所转载,海外也有家报纸采用了。  相似文献   

3.
我搞业余通讯报道工作才一年多的时间,向各级新闻单位投稿158篇,被采用102篇。有业余通讯员问我有什么诀窍?我的窍门儿有三: 一熟悉报刊,选准栏目。每家报刊根据宣传的需要,常常开辟一些固定或临时性的栏目。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读者来信”;《新闻与写作》的“当好通讯员浅谈”;北京《支部生活》的“读者论坛”等。各种栏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选稿标准。通讯员,如果善于研究不同报刊的不同栏目,针对栏目写稿件,要比“天女散花”投稿件命中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我在去年参加函授学习的时间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稿,先后在军地报刊上刊登稿件48篇,其中有两篇军事训练稿件被《人民军队》报头条采用,两篇稿子被《人民军队》报刊登后,还得到300元钱的奖励,年底,我也因此荣立了三等功。  相似文献   

5.
我从1984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为报社撰稿,几年来,被军内外各级报刊采用240多篇,被《致富时代》杂志社等四家报刊聘请为通讯员,荣立了二等功。最近,又被广州军区政治部和广州军区《战士报》联合评为优秀通讯员. 我坚持业余写稿的体会是: 一、把写工作材料和新闻报道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从1980年以来,我在种好承包田、搞好全家10口人生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为报刊、电台写稿,16年来共计写稿3O00多篇,被采用了1800篇,其中,全国性的报刊采用了120篇,省级报、台采用了1680篇。同时,还编著出版了《谈古论今话地名》、《长武风采》两本书。被《农民日  相似文献   

7.
我从1983年开始给报刊投稿,几年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采写稿件,有52篇被《内蒙古日报》、《致富之友》、《呼伦贝尔报》等报刊采用。 1983年我正在计财科当会计,当时农场刚刚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当年,粮豆丰收,加之措施得当,使亏损17年的甘河农场第一次盈利,财算一定,我就写了《甘河农场十七年来首次盈利》一  相似文献   

8.
我担任乡里的通讯员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已有300余篇稿件被省和中央级报刊、电台采用。有两篇稿件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广播稿二等奖和江苏省优秀广播稿一等奖,有5篇稿件被选人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新闻集锦》一书。两年来,我写的全部稿件的特点可用一句话概  相似文献   

9.
有些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写了几篇稿子,或未被报刊采用,或见报时间晚,就误认为写稿也得走后门。实则不然,绝大多数报刊编辑,对作者来稿处理都是极认真的,就以我的几篇稿子为例吧。去年2月14日,当我打开西安晚报时,见四版有我一篇题为《闲话‘压岁钱’》的小言论,可是近期我没有向西安晚报投这篇稿子呀。后经查发稿登记,原来是  相似文献   

10.
我担任乡里的通讯员,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两年来,我先后在市以上报刊、电台发表了七百余篇稿件。其中省级有二百七十五篇,中央级三十一篇。而且有五篇稿件被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新闻集锦》一书选编,二篇被选入通讯员业务指导刊物,三篇分别获省优秀广播稿一、二等奖,一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文艺工作者,一年有半数以上的时间到基层巡回演出,经常和工人农民打交道,我发现他们中间有许多值得报道的感人事件,于是拿起了笔杆子。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新闻业务陌生,刚开始的一两年,稿子写了一篇又一篇,但大部分稿件都没有被采用。就在我想打退堂鼓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光顾市邮电局报刊零售专柜时,在众多的报刊中,一本《新闻通讯》跃入我的眼帘,我急着买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耕乐     
在生活中,青年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有的喜欢体育,有的爱好音乐,而我呢,却爱好新闻写作。屈指算来,从我写的第一篇小稿被采用至今,已整整5年了。这5年里,全国各级报刊电台已采用了我写的消息、通讯、特写、杂文等620篇,我也连续5年被《徐州日报》、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新沂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五年的业余写稿,有耕耘的艰辛,也有收获的欢乐。1985年的秋天,我利用两个晚上写了一篇关于农村储蓄方面的稿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投给《徐州日报》。出乎意料,这篇处女作被采用了。  相似文献   

13.
我们随州车务段三十余名通讯员,人人都有一位“良师益友”——《新闻通讯》。去年,我们段开展智力投资,为该段的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通讯》。据统计,截止12月底,全段通讯员共投稿280篇,在全国十一家报刊、杂志、电台上刊用131篇,其中被铁路报刊采用80余篇,比1985年增加了38篇,在《中原铁道》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基层通讯员,我已为新闻传媒写稿二十三年了,品尝了写稿的酸甜苦辣,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写出了一点小小“名”气。近几年,我每年有ZOO多篇稿件(含转载)被各地报刊和广播电台采用,有的稿件被发了头条,有的获了奖,有的被选编入书出版,用稿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绝大部分稿件被国家和省级报刊采用。前不久,接到《人民日报响通知,我采写的《心系路桥四十年》这篇人物通讯,已被编入《中国跨世纪优秀人才智慧宝库》一书,很快就要出版发行。回顾多年来的写作实践,我以为在写作上,能取得这点滴成绩…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我这个业余新闻写作爱好者,竟在《中国体有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18家报刊及电视台被采用稿件40余篇。由于我报道了我矿各方面的经验和成就,矿上发给我宣传报道奖金一千元,并记二等功一次。我这点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新闻知识》这位老师。记得去年初到宣传科送广播稿,偶尔在桌子上发现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我给北京一家报社的周末版每年都要邮寄20多篇稿件,通常会被采用近10篇。去年,我先后发出30多篇稿件,却连一篇也未见报。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难道是因这个周末版改换了原先的特色,我寄去的文稿“不对路”?不是!购阅两期该报,发现周末版的风格“涛声依旧”。莫非是因笔者“产品低劣”?似乎也不是。同样一篇稿件,寄出后却常被《人民日报》和《半月谈》等报刊所采用。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相似文献   

17.
我是西北新闻刊院的首届学员。一年来,在刊完指导下,我利用学习之余撰写新闻报道稿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据统计,先后往各级新闻单位发稿共七十五篇,其中有三十三篇陆续在《城乡生活》、《河池日报》、《南宁晚报》、《广西日报》、《中国环境报》等报刊见报,二十七篇被市、县级广播电台(站)播发,五篇被编进即将出版的《瑶族风情录》,并被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接收为会员。最近,又被中共南丹县委宣传部评为一九八五年度新闻报道积极分子,获乙等奖。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六年我利用工作之便进行采访,写了新闻稿九十二篇,被县广播站采用四十篇,省、州报刊采用十篇。虽然采用率不算高,可是我不能忘记,这是我的老师——《新闻知识》辅导我而取得的成果。我是已年近花甲、只有高小毕业的文化基础。《新闻知识》创刊后,我一直坚持订阅,将它看成是我身边的辅导老师,认真学习,从  相似文献   

19.
从1979年至今,我利用业余时间共采写新闻稿件200余篇,有160余篇被市以上报刊采用,其余被县广播站及县办报纸采用.其中,《伏牛山之巔——老君山》还被河南科技报1982年评为优秀稿。由于我坚持采写新闻报道,坚持“新闻爱好者协会”工作多年,培养了一批土记者,栾川县委、县政府1990年命名我为“精神文明积极分子”,发了荣誉证书。1981年我下潭头乡搞农业区划调查,在汤营村吃饭  相似文献   

20.
5年来,我先后在各种报刊发表文章2000余篇,日均上稿一篇以上,多次被《西南机电报》等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两次被《中国机电日报》评为优秀撰稿人。这些稿件,大多是我八小时以外跑出来、写出来的。我的体会是——时间,巧作安排写稿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我的方法是一挤、二集、三高效。挤:就是八小时内尽快干完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