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辅导员的忠诚管理是辅导员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辅导员违背心理契约将导致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降低.在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契约的特点和辅导员职业忠诚度下降表现的基础上,从心理契约的构建、心理契约的调整和修补以及心理契约的维护等方面探讨提高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管理:提升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的忠诚管理是辅导员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辅导员违背心理契约将导致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降低。在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契约的特点和辅导员职业忠诚度下降表现的基础上,从心理契约的构建、心理契约的调整和修补以及心理契约的维护等方面探讨提高辅导员职业忠诚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养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先决条件。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素养,已成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应着力从心理培训、激励机制、心理教育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心理素养,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马宁 《科教导刊》2023,(7):87-89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为心理育人提供了新理念,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通过心理育人把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分析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通过加强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顶层设计、深化辅导员心理育人理念、全员协同落实心理育人、开展辅导员全过程心理育人、促进辅导员全方位心理育人等方面来培养和提升辅导员的心理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代高职院校心理辅导员承担着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且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存在对心理辅导员职业界定的认知误区、情感误区、行为误区的三大误区,严重影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心理辅导员只有通过角色转换、自我调适、方法转变方能彻底走出误区,在真正把握心理辅导员职业界定的情况下,完成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程德华 《教育评论》2015,(3):83-85,88
以CSSCI2004-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从作者分布、期刊分布、研究方法分布、受资助情况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研究情况进行统计,探析当前辅导员职业心理研究热点和辅导员胜任力、职业倦怠心理等研究进展情况,以及辅导员职业心理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蔡玲 《考试周刊》2012,(40):149-150
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心理、情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调节和帮助时所应具有的能力。随着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高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已经很有必要。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提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辅导员提高该项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周楠 《成才之路》2024,(11):5-8
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学业、职业、人际等多方面的压力。面对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帮助和支持是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关键路径。文章从辅导员心理育人的内涵和特点出发,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育人领域的路径探索与实施,旨在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提供启示,帮助高职院校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贤英 《文教资料》2010,(36):198-199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新情况、新任务,辅导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就需要适时地运用心理换位法。本文在阐明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心理换位法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辅导员运用心理换位法的前提及具体做法,以有助于辅导员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培养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并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是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的地位日趋显著,这需要高校辅导员在从事这项工作中,既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觉察能力、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还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掌握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辅导的胜任特征是高校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能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在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五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由于心理辅导胜任特征良莠不齐的缘故,目前高校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心理辅导职能的状况并不理想。我们建议从完善选聘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和强化绩效管理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断拓宽、职业认同和个人发展的局限、社会挑战与高校保障机制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使高校辅导员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充分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着重强了调辅导员对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调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为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人才培养提供心理学方面的依据.方法:使用SCL-90问卷进行测量,WJZ软件进行统计.结果:辅导员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75%的人在各个方面有轻度症状;54.17%的人存在中度以上的问题,而16.67%的辅导员任一因子分≥4,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结论:辅导员整体身心健康状况不佳,需要进行多方位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意义、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应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为咨询者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项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山东、辽宁5所高校的142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普通高校辅导员目前主观幸福感总体来说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辅导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具有日常管理者、德育教育者与心灵辅导者的多重身份。主要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从实践角度阐明了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事实,提出了从高校"心理辅导员"这个角度来进行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要注重方法、掌握技巧,灵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现实、面对未来,迎接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9.
组织公正感是指人们对组织管理决策与人际交往公正程度的主观判断。在高校辅导员队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对组织公正感的认可程度如何,会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对组织公正感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directors’ perceptions of the adequacy of the preparation of master's‐level counselors for work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unselors were rated on average as prepared; however, many directors had concerns about counselors’ ability to work with students presenting more severe mental health issues. Findings are discussed,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ining and preparation of college counseling practitioner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