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文章对汉英象声词的形态结构、句法功能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作了对比分析,并总结了一些汉英象声词在使用中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汉语里,象声词可谓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时代,象声词就以单音节的形式存在,在《诗经》中也能看到象声词的广泛运用。到了唐代,象声词的使用与先秦时代相比堪称相当丰富了。象声词和其他词类一样,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在产生变化。本文从构成形式和语法功能这两方面来考察《全唐诗》中的象声词,以期能对象声词在近代汉语初期的发展状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英汉象形词和象声词的起源及结构,把象形词词义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直观象形词、变形象形词和描绘象形词三类,把象声词按其音义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基本象声词、次象声词和回声词三类,并分析了它们在英汉文字中的异同之处.文章分析了象形词和象声词的在文字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对文学作品中象形词和象声词的的典型例证做了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4.
汉维语象声词之间有很多异同之处.本文主要论述了汉维语象声词的概念、语法功能和构成形式,指出了它们的相互区别.  相似文献   

5.
目前,语法学界对汉英双宾语句的外延大小、内部小类和结构层次划分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却很少触及它在两种语言里的类型差异.本文从用作双宾语句谓语的动词性能出发,对汉英两种语言里的双宾句类型进行了分类和特点归纳.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三本通行《现代汉语》教材关于叹词、象声词的论述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叹词、象声词是实词。叹词只表示人类感情的声音,只能做独立语或单独成句;象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各种声音(不含人类感情的声音)的词,既能充当独立语和单独成句,还可充当一般的句法成分。"啊、嗯"等词为兼类词。  相似文献   

7.
象声词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摹仿人或自然界事物所发出的声响而构成的词叫做象声词。所谓象声,正如王力先生说的“不一定把声音摹仿得很象,只是习惯上这样说,大家心里上也觉得颇象就是了。”这是因为人或自然界事物所发出的声音,不一定完全符合语言的语音系统。就汉语来说,人们在摹仿某种声音的时候,为了使其适合汉语的语音系统,即适合汉语语音声、韵、调的结构规律,不得不对所拟的声音加以改造,而取其“近似值”。如哼哼叽叽、呜里哇啦、叽叽喳喳等象声词,是对人所发出的声音的摹仿;哗啦、嘡啷啷、滴滴答答、噼里啪啦等象声词,是对自然界事物所发出的声响的摹仿。这些摹仿只能是客观声响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8.
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对于汉英交替传译构成了一定的困难,汉语中的“纺锤”句式就是困难之一。然而。关于口译的书籍中对这类句式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方法鲜有描述。以吉尔的交替传译脑力分配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汉英交替传译中“纺锤”句式的笔记版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并最终提出了两种更为合理的笔记设计:“调整版”和“综合版”。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键词为"海南""翻译"的文章为统计源,从论文发表时间段、专题分类、理论依托等方面对海南城市外宣汉英翻译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的来说,海南城市外宣汉英翻译研究还存在内容单一、视角局限、描写片面、缺乏跨学科系统研究等问题。笔者基于收集到的37篇相关论文,综述海南城市外宣汉英翻译研究现状,为海南城市外宣翻译研究趋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文本类型理论视阈下,对实地采集到的汉英公示语语料做了文本类型分类,梳理了目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策略混乱、逐字翻译、滥用拼音、语言繁琐、语病层出、语义模糊、语用失效等常见翻译问题,探讨了应对此类劣质翻译的策略,以期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提升双语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象声词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对古代汉语象声词的语义进行研究,能促进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字含义和所要传达的内容。基于此,描述古代汉语象声词的语义,对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种形式的古汉语象声词的不同语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对古代汉语象声词在语句中的应用形式展开深入探讨,力求明确古汉语象声词的语义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两岸客家话有一个形容词词缀"滚",含义是"……的样子",用于单音节象声词或动词的重叠式后面,构成"AA滚"式形容词,用来形容连续不断的声音或连续不停的动作行为。它在两岸客家话中非常普遍,对此做一个综论,归纳其用法、表义,并解释其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关键词为"海南""公示语"和"标识语"的文章为统计源,从论文发表时间段、专题分类、错误类别等方面对海南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从整体上看,海南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成果还存在术语不统一、选题单一、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研究等问题。基于收集到的20篇相关论文,综述海南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现状,为海南公示语研究趋向与规范制订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对比分析了传统汉英缩略词语与近几年来在网络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大量新生汉英缩略词在构成上的异同,进而总结了汉英缩略词在构成上所表现出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15.
象声词是对声音的摹拟 ,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丰富的象声词 ,但是由于各自语言的特点 ,使得它们在使用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英语象声词的结构比汉语象声复杂 ,而汉语象声词的使用范围则比英语象声词广。  相似文献   

16.
孙志杰 《华章》2007,(9):169-169
本文简要地录述了虚拟语气的分类、构成及用法、对虚拟语气做了简单的总结,有利于今后英语教学中系统讲解把握.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能够体现该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极其丰富的谚语。由于汉英民族思维结构和生理构造特点的共性,汉英谚语以及人们对谚语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双方的文化传统不同,语言类型特点有别,导致了汉英谚语在形式和语义上呈现出个性差异。本文立足于汉英谚语音韵节律的类型学特征做一般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儿歌运用象声词、动词,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动物们的神态、动态,因此,这首儿歌又是一个美妙的谜题。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做铺垫,幼儿便不能理解儿歌里的象声词、动词,那么欣赏、猜测、创编的乐趣也就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19.
象声词是对声音的摹拟,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丰富的象声词,但是由于各自语言的特点,使得它们在使用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英语象声词的结构比汉语象声复杂,而汉语象声词的使用范围则比英语象声词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对语法学界有关现代汉语象声词类属问题的研究作一浅略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 一、象声词与叹词 吕叔湘、朱德熙两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把象声词分为叹词,应答词、狄义象声词(摹拟自然声响的词)。丁声树等先生《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叹词称为象声词。诸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