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5月20日)本·拉登的末日奥萨马·本·拉登,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末日。在近15年来的美国现代政治中,追捕拉登是少数几个被各方坚定贯彻执行的努力之一。而击毙拉登的突袭行动,也显示了奥巴马总统的决心、耐心和力量。拉登之死让美国走出了十年来的低谷,让坚信自己能完成任何艰难使命的美国人松了口气。  相似文献   

2.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5月23日)巴基斯坦困局 当巴基斯坦在9·11后与美国合作反恐时,巴民众却认为反恐战争便是美国的战争;当巴士兵和平民因反恐战争而身亡,巴民众也认为是美国人的错;拉登死后,很多巴民众认为自己遭背叛了。而在美国,不少议员也奇怪,为什么巴既拿着美国金援又为美国敌人提供庇护?拉登之死让两国重新审视对方。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政府严管“9·11”事件等敏感事态的新闻报道两则关于美国政府在“9·11”事件中对新闻报道控制的消息让人深思。其一:白宫向媒体下“禁播令”华盛顿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美国白宫发言人当晚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已经要求美国各电视台慎播本·拉登的电视讲话。因为拉登可能通过电视讲话这一形式传达他的命令与指示。白宫发言人说,政府的目的是不希望恐怖分子借助本·拉登的电视讲话接受到恐怖指令。因为“拉登的电视讲话就算不是向他的手下发布命令,也是在宣扬他的恐怖论调”。其二:白宫严管“美国之音”9月1…  相似文献   

4.
我挨你说     
《大观周刊》2006,(42):87-87
众所周知,2001年12月美军打响阿富汗战争后,恐怖组织“大亨”拉登就藏进了阿富汗东部托拉波拉山区,并最终从美军天罗地网般的搜捕中神奇消失。令人惊讶的是。5年后的今天,阿富汗政府打算将托拉波拉山开辟成一个旅游景点,并斥资530万美元在当地修建宾馆。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神秘的“拉登大本营”观光游览。然而,安全问题无疑是阿富汗旅游事业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可言 《传媒》2002,(3):55-56
2001年10月7日,在布什向阿富汗宣战后不到2小时,拉登就通过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对愤怒的美国人作出了回应。随即,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几百家电视台转播了这一轰动性的独家新闻。面对拉登成功地利用电视传媒公开煽动反美反西方情绪,措手不及的美国政府一面指责“半岛”电视  相似文献   

6.
微博由不温不火到受追捧2011年5月1日,拉登之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而率先报道拉登之死的是微博客网站Twitter,随后其访问量的暴增同样震动了媒体界。第一位在Twitter上发布该消息的是美国前国防部长的一名助手基斯·伍巴恩:一  相似文献   

7.
萨达姆被捕前,很多人都担心他会不会成为“拉登第二”,而现在,人们可能会问,拉登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萨达姆? 自由的拉登与关在狱中或长眠地下的拉登,哪个对于美国更有意义呢?这只有布什本人才解释得了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拉登阴魂不散 在一盘录音中,拉登警告美国及其盟友,“基地”的反美信念没有动摇。圣诞期间赴美的法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迄今已两月,美国社会仍在强烈震荡。炭疽病威胁高悬,拉登逍遥法外,美国社会困惑于一种无力感,一种视线模糊的惘然。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世界     
《新闻世界》2005,(4):28-29
美国人权报告面皮比牛皮厚,饱腹感减肥上选草莓酸奶,美出重金抓拉登,愤怒的贝卢斯科尼,日本自卫队变成自杀队……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地时间5月5日上市销售的《时代》杂志封面,是一张被划了红叉的拉登的脸。这是《时代》周刊历史上第四次采用这样形式的封面。此前希特勒、萨达姆,以及拉登副手、“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都曾享受过这种“待遇”。对世界来说,拉登是一个句号,而反恐是一个顿号,漫长的挑战还在后面。  相似文献   

12.
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新闻是自由的吗?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以及围绕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的一系列新闻事件就足够引起我们的反思。美国之音电台台长为新闻自由被撤职“9·11”事件之后,正当美国人愤怒不已的时候,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说,塔利班不会交出本·拉登,还说“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自己种下的苦果,美国应该停止不断扩张其帝国的行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到了美国,美国之音决定播出,这时,美国官方立即出面制止。美国国务院9月24日表示:政府禁止“美国之音”播放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讲话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日: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一位西方记者曾写道,无论美国人意识到与否,美国的恐怖分子敌人是孙子的学生。不过美军新近发动的“春季攻势”,也承孙子之衣钵,投入新的精锐部队,并采用新的战术来围捕拉登。  相似文献   

14.
传媒书架     
《新闻与写作》2009,(5):92-92
《我怎样采访本&;#183;拉登》作为全世界最危险、最神秘的一个人,本&;#183;拉登总吸引人想去探究真相。而美国战地记者彼得&;#183;阿内特的《我怎样采访本&;#183;拉登》,就是这样一本探究真相的索引,一本引导人穿越历史烟云的地图。这本书是阿内特第一个学期在汕头大学讲课的全纪录,  相似文献   

15.
终结恐怖     
《中国新闻周刊》2011,(17):22-28
毫无疑问,拉登的死代表着国际恐怖主义一个时代的结束.依靠自己的财力和现代商业管理经验,他将原本分散无组织的恐怖分子,组成有纪律、有野心的“基地”组织。拉登和他的基地组织策划实施的2001年9月11月纽约双子座大厦的恐怖袭击,使得和恐怖主义的斗争成为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的一致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不管亚辛是巴勒斯坦的宗教领袖,还是以色列的‘拉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以色列用恐怖手段来反对恐怖主义,最终只能使恐怖升级。而美国用双重标准对待国际事务,只会自食其果。 ” 新浪网评  相似文献   

17.
毫无疑问,拉登的死代表着国际恐怖主义一个时代的结束。依靠自己的财力和现代商业管理经验,他将原本分散无组织的恐怖分子,组成有纪律、有野心的基地组织。拉登和他的基地组织策划实施的2001年9月11日纽约双子座大厦的恐怖袭击,使得和恐怖主义的斗争成为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的一致目标。国际社会在打击国际恐怖分子方面的情报、金融、政治合作和军事打击,也贯穿了整个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拉登并非天生的恐怖分子。二次大战后巴勒斯坦的境遇,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外国军事力量对海湾国家的染指是他走向极端的心理转折点。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的一个癌细胞,它的扩散导致了中东半个世纪以来诸多问题的出现,也推动了中东恐怖主义的泛滥,催生了基地主义的滥觞。回溯历史,告诉我们,一旦人类世俗社会的发展道路受到干扰和挫折,宗教势力对社会发展道路的影响就会强化甚至极端化。现在,拉登的死可能催生新的政治局面,世界摆脱恐怖主义噩梦绝无仅有的机会出现了。给巴勒斯坦、阿富汗一个公平发展的机会,通过现代的世俗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使尽可能多的人远离恐怖主义的魔爪,这才是让我们的世界安全起来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8):12-12
拉登:命运扑朔迷离 伊朗国家电台2月28日的一则新闻把美国和巴基斯坦置于全世界的考问之下:拉登被捉了吗?伊朗国家电台称,拉登很久以前就在巴基斯坦被抓获,布什为了增加其竞选连任的筹码,有意封锁消息;但对于伊朗的报道,美国和巴基斯坦高层一再否认。 伊朗国家电台普什图语广播部主任阿什克·侯赛因称,他们有两个消息源,其一是巴基斯坦英文报纸《民族报》的总编谢哈德,另一个不予透露。但谢哈德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候否认了这一说法。伊朗媒体去年曾率先报道了萨达姆被捕的消息。 伊朗的报道至今没能得到任何方面的证实,但这个世界头号恐怖分子却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成为阶下囚后,本·拉登的命运更加牵动人心。  相似文献   

19.
新闻浮世绘     
把尸体从墓里挖出取样,再埋回去,样品送美国检验,美国一法医队在阿富汗一墓地不厌其烦,只为证实拉登是否已死。  相似文献   

20.
名刊要览     
美国梦的历史"美国梦"这个词的首次出现,应该是在1931年,当时美国仍在经济大萧条的危机中挣扎。从市场资本主义到杰斐逊的自由思想,都让美国人相信自己有力量来改变世界,只要辛勤劳动,终能富足。这一信念让美国持续发展,也改变了全世界。不过,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美国梦在未来的前景实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