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相似文献   

2.
凡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是可供欣赏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使读者读来如身临其境,与作者共鸣,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所描绘的山上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确实令人陶醉。《我的空中楼阁》用定景换点的写法,以小屋为中心,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观察、描写,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全景,又有局部之景,不仅此景与彼景各具特色,而且此景与彼景又与小屋密切相关,浑然一体。作者在文章开端就立足于山外,向读者推出一幅全远景,写了小屋的位置,交代了小屋和山的关系;“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风  相似文献   

3.
文章贵在有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方为绝妙佳文。《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佳作,行文如行云流水,“十分清新,十分自然”,耐人寻味。小屋是“我”的空中楼阁。为了抒发对这空中楼阁独特的情思,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屋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山如眉黛,小屋是一件艺术品,点缀了山,象风帆,象飞雁,给山带来了“灵动的色彩”,带来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树点缀了小屋”,大自然的恩赐,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一棵大树又“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小屋象鸟蝶“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领空”虽小,却“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有围墙的花和无围墙的花把小屋装点成一个绚烂的大花  相似文献   

4.
苏强问:《我的空中楼阁》是怎样变换立足点写景状物的?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那像眉黛似的远山,那苍翠欲滴的山林,那万紫千红的花蕊,那虚无缥缈的小屋,简直就是一幅淡雅、优美的山水画。何以写得这么淡雅、这么优美?定景换点,变点换景呗!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立足于小屋之外,描写了小屋的位置与环境。作者先立足山外,对小屋和山的关系,进行了全景远观:小屋立于山脊柔和之处,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既给山增了一点生气,又使山添了一点情调。然后立足山上,对小屋和树的关系,进行了局部近看: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满山皆树,显出小屋  相似文献   

5.
一点质疑     
在备<我的空中楼阁>这课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课文在说到山与小屋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因为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里刚讲过博喻,同学们能够轻松地认出它来.既然是博喻句,自然少不了找本体、喻体,以求甚解.  相似文献   

6.
如豆之灯     
一只古旧得发黑的小红匣子上,一盏煤油灯,遍身油腻,光晕朦胧,如豆如萤。小屋充满氤氲的柔和,灯是夜的眼。 母亲做着针线活,不时用针拨一拨灯芯,给小屋增添一点亮度。我伏在炕沿上就着灯光读书。有时是默读,小屋静静的,只有灯捻燃烧的咝咝声和母亲引线穿针发出的细微声音。  相似文献   

7.
1.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再续写一个比喻句,内容、结在构要与原文和谐一致。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________,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2.仿照画线的句子和修辞特点写一句话。请印度有句谚语:“对你严肃的面孔,可能是一盏明灯;对你谄笑的面孔,可能是一个暗堡。”3.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  相似文献   

8.
一、以山映衬小屋的玲珑美文章一起笔便绘出:“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堪称是一位丹青高手,先着笔于小屋的依托背景:山多么像美人的一叶柳眉,那么柔和清新,那么妩媚可人。于是缀上了一座小屋———“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犹如琴弦上跃出的一个动听的音符,广袤的海面上微风皱起的波韵,作家视听互应,色声交感,动静结合地描绘出了小屋的玲珑之美。二、以树映衬小屋的飘逸美作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位,借树写屋,托树言情。写树的姿势———“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写树的动态———“轻轻…  相似文献   

9.
我的"安乐窝"虽然不大,但它十分漂亮,看上去让人感到舒心。我的"安乐窝"是一个有两间小屋的套间:一间是我独有的书房,另一间是卧室,两间小屋连在一起。小屋的墙面装饰的是绿色的星座墙纸。有时候站在小屋中间,  相似文献   

10.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云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花草写之。”有时要描写某一事物,只从它本身着笔,显得缺乏表现力。于是便采用画家所谓烘云托月之技法。《我的空中楼阁》正是这样。作者不囿于小屋本身,而十分注意小屋周围的环境配置,从山、花、树、路等方面,用以美衬美的手法对“空中楼阁”逐层烘托着色,画出了一幅美妙超俗的图画。 一、以山写小屋,映衬小屋的玲珑美。 作者可谓一位丹青妙手,先以单色着笔,描绘了一个山如眉黛的背景:山像广阔海面微风鼓动起的波浪,像美人的一叶柳眉,像星空的一弯新月,那么柔和,那么妩媚,那么清新自然。这是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背景,但毕竟有些单调。“世界上有许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上,在山脊柔和的角度上,画家缀上了一座小屋。它的出现,恰是美人眉上的痣一点,好比一望无际  相似文献   

11.
雷贤平 《学语文》2002,(1):16-16
“我的空中楼阁”显然是作者想象中的“楼阁”,“楼阁”中寄托着作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不是一定就是厌恶城市的喧嚣,我们不敢断言;但这种抛弃都市繁华,向往山中生活的思想理念不能不说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归隐情结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我们不妨把《我的空中楼阁》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做一个比较。 首先,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一旦与现实不合作,就比较多地选择归隐山林,在山林中过上一种似乎是“世外桃源”的生活(事实也许不是这样)。陶渊明离开官场,首先做的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把家安置于田野之中。《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李乐薇也把家安置于山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就这点而言,两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李乐薇身上显然有一种传统士大夫的那种归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技法独到而耐人寻味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仅就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试作赏析。先看出手不凡、别致新颖的开头: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捎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开头这两个自然成段的句,共41个字。字数虽少,但够我们品尝的——从朗读的角度看,它节奏舒缓、明朗;语调活泼、轻快、亲切、甜蜜,犹如一对情侣偎依在月光溶溶的郊外某僻静处喃喃私语时,男士夸耀女士的漂亮容貌一般,倾吐出了真挚的依恋、珍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一天,我也变老了,变得就像《回忆积木小屋》里的那个老老头一样老了,而那时海水还在不停地往上涨,我也要像老老头一样,决不从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搬走呢。我要永远住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水来时,就把房屋砌高一点,再来时,就再砌高一点。就像儿时玩积木一样,一直往上砌。这样房子就变成了一座积木小屋,我住在里面,回忆也住在里面。因此,我很容易就喜欢上了影片里的那个老老头。我喜欢他,不仅  相似文献   

14.
(一)昨晚,我轻轻闭上了眼睛;我把眼睛睁开的时候,却已到了清晨,微风也已把阳光带进了我的小屋。这阳光几乎像流水一般清新,充溢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微风夹着一点清冷,似乎昨夜下了雨。在霏霏细雨的伴护下,我的梦做得很安静,没有激起丝毫的涟漪。不单是我,闹钟也被梦中的雨迷住了,清晨早已贴满了他的额头,他还沉浸在昨夜的一点十分。微风再次跑进了我的小屋,用手拨动着桌上的书,从第一页吹到第三十七页。我清楚地看见,风的手指做出一个诱惑的动作,像是拉我去看看外面的景色;然后快速地奔向寂静,屋子里只剩下一些遗留的清淡。我忽然想起,我常…  相似文献   

15.
梦想     
好长时间以来,我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拥有一间海边小屋。它不必十分华贵,但一定要脱俗,一定要让人一看就感到温馨。它还应该有一硕大的、正对着浩瀚大海的落地长窗,当然,要用洁白的质地轻柔的窗帘来陪衬。我还要采一些美丽的雏菊来点缀小屋,让它时刻充满着清香。然后挂一串用贝壳制成的风铃于门前,微风吹过,便会送来阵阵悦耳的响声。此时,我会伴着风铃声和海潮声欣赏一段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文,再偶尔写上几笔:或是在这弥漫花香的小屋里听上一段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  相似文献   

16.
真情     
夜晚,天空中闪烁着无数颗星星,它们眨着一双双疲惫的眼睛,似乎快睡着了,躺在白云上的月亮审视着大地,柔和的月光洒进一间小屋,使小屋披上了一层薄纱。“妈,明天早一点叫我。”小屋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稚嫩的声音。“明天不是教师节要放假吗?干吗起那么早?”又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这是一个秘密”。女孩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外婆的学堂     
<正>在村委会西南拐角处的绿荫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青砖瓦房,它就是我们村的农家书屋。走近小屋,你会发现它古朴典雅,与周围的建筑风格迥异。小屋面积约60平方米,仿古青砖砌成的墙,没有粉饰,只是用白色水泥填缝。屋顶还是老式木制人字架结构,上面钉了椽子,盖的是青色小瓦。小屋里面的陈设十分简洁,除了8个摆满书籍的大书柜和20套供人阅读的桌椅,再无他物。定睛一看,3号桌上有一位戴着老花眼镜的奶奶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里的笔不时地在笔记本上写着,她就是我的外婆。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女在一个炎热的夏日被绑架了。家人交了赎金后,她在3天后平安回到家。少女告诉科勒探长,绑架她的好像是一对年轻夫妇,她应该是被关在海边的小屋里:"在这间小屋里能听到海浪的声音,我好像被关在阁楼上。天气非常闷热,不过到了夜晚会有风吹进来。"科勒探长在海边找到了两间简易小屋,  相似文献   

19.
我的小屋     
我的小屋,住着我,也住着快乐。屋里有小熊有兔子,有小猴子有洋娃娃。哦,原来我的小屋是一座童话世界呀!我的小屋,住着我,也住着快乐。屋里有世界名著有儿童文学,有电子琴有大画夹峨,原来我的小屋是一个学习的教室。我的小屋,住着我,也住着快乐。屋里有河水有山谷,有儿童乐园有名胜古迹。哦,原来我的小屋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我的小屋,住着我,也住着快乐。我的小屋可以连接明天,可以连接美好前程,还可以连接世界。我永远都爱我的小屋!我的小屋@孙碧阳$山西省隰县第一小学  相似文献   

20.
请到小屋来     
如果你要来找我 ,请到小屋来。春天 ,金黄的油菜花漫山遍野地开了 ,是那样的率真、热烈和质朴。它们是农民一个冬天播种下来的希望 ,而今 ,它们就这样蓬蓬勃勃地盛开着 ,盛开着自己对人们汗水的感激和回报 ,盛开着农民内心的喜悦和憧憬。我的小屋 ,就掩映于这希望丛中。远看 ,你只能看到小屋翘起的质朴的屋角。它不是小楼 ,只是一座屋角上翘的灰色小瓦房。走近一点 ,密密麻麻的油菜花几乎就完全遮挡了你的视线 ,你踮起脚 ,或许还需跳一下 ,才可看见它的头部 ,虽然它不艳丽 ,没有美轮美奂的外形 ,可美丽的大自然却无意中赋予它一种“犹抱琵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