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试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家长无奈的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时左右上床入睡,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夜半十二时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无足够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多了,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家长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接中…  相似文献   

2.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里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到家长无奈地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半夜十二点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讲多了,就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中考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平时学习出色的学生没有考出满意的成绩,而一些平时学习一般的同学却发挥出色。考场上爆出这样的冷门的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它与考生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否息息相关。心理稳定的考生总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考前复习阶段,他们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备考中,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并不感到过分担忧和恐惧。进入考场后,他们头脑冷静,思维活跃,能真实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而心理不稳定的考生则不同,他们经常处在紧张、恐惧、烦躁不安之中。有的表现为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考试失败的后果想得过多;有的考前几…  相似文献   

4.
1每个班里大概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尖子生:平时不见他怎么用功,成绩却好得吓人。一次也就算了,但不论有多少场考试人家都是雷打不动的优秀,而我们不管多么努力不管付出多少心血成绩依旧平平,时间久了,嫉妒和抱怨也一点点地滋长:为什么上天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努力了却得不到回报?我也曾经天真而固执地认为人家天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学生在考场上不仅要比知识,还要比心理,考试之前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复习,当然考前更重要的是会复习,增强信心.考前几天的复习要有重点,有内容,不要大面抓,在抓住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复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复习的内容不宜过难.考前复习顺利,自然就会信心倍增.下面谈谈中考英语七大题型的考试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考试能否考出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和考前的复习,下面谈谈考前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供参考. 一、全面复习课本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7.
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和习题,一方面,同学们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而苦恼;另一方面,虽然做了数不胜数的题目,可考试时还是不得要领,频频"卡壳",成绩依然平平.情景再现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平时学习用功,经常翻来覆去地做习题,有时熬到深夜,但是考试成绩一直没有起色.同时,家长发现孩子很害怕考试,既担心考试时会做的题做  相似文献   

8.
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和习题,一方面,同学们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而苦恼:另一方面,虽然做了数不胜数的题目,可考试时还是不得要领,频频"卡壳",成绩依然平平,情景再现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平时学习用功,经常翻来覆去地做习题,有时熬到深夜,但是考试成绩一直没有起色.同时,家长发现孩子很害怕考试,既担心考试时会做的题做不对,又担心考试时会出现自己  相似文献   

9.
考试     
考试,又是考试!考试究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解放,意味着竞争.还是意味着倒霉?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到了考前一星期才会感到危机,匆匆忙忙地开始复习。而个别人到这时似乎还很轻松。但大部分同学则显得比较认真,他们经常会找个搭档.互相监督背诵一些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最让人感叹的是,要论对考试的重视程度.那大概非家长莫属了。考前几天,家长会对孩子关爱有加,有的还不断地和老师联系,预估孩子的实力;  相似文献   

10.
考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视平时学习、考前复习、临场发挥及考试结果,但很少有人下同样的气力去进行考后反思,以致造成学习上的盲目性,甚至迷失学习方向。工夫没少下,成绩不见起色;犯过的错误照常会犯,新的错误还在不断出现。久而久之,同学们便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前途丧失了追求。笔者不是说平时学习、考前复习、临场发挥和考试结果不重要,但与考后反思比起来,似乎考后反思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更大,没有前者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成绩,但是没有后者学习就会进步缓慢,或者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你胜利了,你不  相似文献   

11.
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每年中考,有学生在考场中得心应手,超常发挥取得辉煌成绩,也有学生考试失常,有一些“尖子”也只是成绩平平.这主要是由学生心理状态好坏决定的.考试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考前几天的辅导便能养成的.如果对于这场严峻的考验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充分知识储备和身心调适,没有平时注意总结经验和妙招的积累,就容易出现考场失利现象.  相似文献   

12.
题记:为人师者应该认真审视自己每一天的教育,问一问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了孩子多少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又给予孩子多少考试的压力和无端的惧怕?在学生没有学会之前,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甚至训斥孩子?我有没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13.
正考前,许多同学有睡眠方面的问题。说是问题,这是与平时相比而言的。考前没有平时睡的时间那么多,睡眠深度也没有平时那么深。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考前压力加大,身体的肌肉变得紧张,情绪容易波动,睡眠自然就会受到影响。真正的问题在于,假如考试之前,你有一夜或者几夜睡眠都不够好,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下面有三种情况:1.一笑了之。很多同学都这样,没什么  相似文献   

14.
心理表征   再有15天就要高考了,桂林某校请我去给该校几百高三同学作了一场考前心理辅导讲座,讲座结束后,有一位女孩子来到我的面前,想现场咨询一个问题.她告诉我她的成绩还不错,平时学习也挺刻苦的,但越是临近高考,身边的同学个个都紧张起来了,自己却怎么也紧张不起来,她担心自己在考场上也紧张不起来,不利于自己的临场发挥,请求援助.……  相似文献   

15.
考前巧安排     
考前,有些同学往往心理紧张,复习忙乱,顾此失彼,笔者据此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的方法。一、计划恰当,有的放矢考前复习,有些学生整天忙忙碌碌,跟着老师转.泡在讲义里,只知道埋头用功,看样子非常辛苦,但常常是事与愿违。譬如“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甚至本末倒  相似文献   

16.
心理调节 考试前夕,学生容易出现焦急、 怨恨、绝望等心理变化,一些考生把 无处发泄的压力转嫁到别的地方, 甚至对父母大发脾气,个别考生自 我感觉考出好成绩无望,甚至会出 现绝望的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不仅 会影响孩子的考前复习、考中临场 发挥,还可能一触即发,导致其它过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4,(8)
要取得好成绩平时认真的学习和复习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能结合运用一些答题技巧则会锦上添花.笔者十几年前曾参加过行政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近几年来一直从事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和考前辅导工作。从本人的考试和教学经验中.总结如下复习方法与答题技巧但愿能给同学们以启发。 1.看清考题,分析题意 本课程的题型结构较为复杂每种题型的答题要求各不相同但都要求看清考题,认真分析题意有的考生答题时由于过于紧张.结果看错了考题,答非所问离题万里.当然不能得分。还有的考生在答简答题时由于写字太大结果占用了下一道题的空间,而出现漏答就更…  相似文献   

18.
每到临考前的复习阶段,不少考生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上课无精打采,容易分心;看书头昏脑胀,不易记住;平时心烦意乱,焦躁不安等。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头脑发“木”,它严重影响了考生的考前复习。从心理和生理角度看,其形成原因如下: (一)思想压力过大。考期的逐步临近,学校和家庭的严格要求、同学间的相互竞争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都会给考生带来严重的思想压力,从而导致大脑皮层机能失调,记忆力下降,头脑发  相似文献   

19.
胡嫣 《家庭教育》2002,(3):16-17
小学四年级的蓓蓓学习用功,可妈妈发现她整天愁眉苦脸无精打采,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没有朋友,和父母也很少聊天,爸爸也说好久没见到女儿的笑脸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快乐,可有的孩子和蓓蓓一样,小小年纪却总是郁郁寡欢。孩子的不良情绪牵动着家长的心,怎样让  相似文献   

20.
问: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可我却常常看不进书,怎么办? 答:在考试前看不进书,主要是因为考生情绪过于焦虑,过分担心考试的结果所致。其实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没有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压力过大,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所以,考生必须学会调节心理压力。如果焦虑过度,建议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