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成立初期,有部分熟悉农村生活的共产党人和地方党组织开展了农民运动的尝试工作,并领导了一系列农民运动。尽管这些农民运动规模不大,这些共产党人所开展的农民思想工作方法也未够成熟,但却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扩大了中共在农民中的威信,为中共以后开展成熟的农民运动工作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是最早建立的乡村革命组织,与以往的旧农会有着本质区别。共产党人在农民协会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领导者,农协本身亦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性,成为乡村社会改造的中坚力量。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也为中共以后进行国内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东江地区党组织的策动下,东江抗日根据地发动、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启发他们的觉悟,号召他们团结起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为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而斗争.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改善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为中共赢得了民心,军民关系日益密切.双减运动,使根据地工农业生产成效显著,东江纵队规模和根据地规模不断壮大,为抗击入侵华南的日本侵略者集聚了力量.  相似文献   

4.
1928年美国共产党人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把争取黑人群众参加革命运动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随后美国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无疑为美共开展这一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即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也未换来期待的成果。这一时期,美国共产党人虽然通过“斯考兹博罗男孩案件”赢得了许多黑人的赞誉,通过组织“分成制农民联合会”团结了一部分黑人小农,但却始终未能将广大黑人群众动员到自己的旗帜之下。  相似文献   

5.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一开始,中共四川党团组织就利用原有群众运动的基础,积极开展农运工作,宣传和组织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据不完全统计,1926年冬,四川已有15个县建立了区、乡农民协会.次年春,全省农民协会会员已发展到3万多人,并组建了一定规模的农民武装.从大革命时期四川农民运动的发展过程看,无论在时间规模、组织领导、斗争形势等方面都颇具有特色.特点之一:时间早.四川的农民运动,在规模上虽不能与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齐名,但就开展农民运动的时间而言,也是特早的省份之一.在党的创建时期,四川南部农村就开始有了农民运动的萌芽活动.1919年至1921年间,中共四川党的早期优秀革命活动家郑佑之就在川南致力于群众教育、地方改革和农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采取“以运动促进运动”的方式发动群众开展农业合作运动.与合作运动密切相关的革命运动主要有扩红运动、查田运动、粮食收集运动和检举运动.合作运动和这些革命运动的相互促进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合作运动促进扩红运动和粮食征集运动的顺利开展,为革命战争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第二,以查田运动和检举运动保证合作运动的纯洁性,激发农民的合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中共“以运动促进运动”的方式在中央苏区领导农民开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动员了群众力量加入合作社,既有利于苏区的经济建设也有利于苏区的政权建设和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是在中共“二大”执行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的。该运动不仅贯彻和执行中共“二大”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共“二大”关于农民教育、农民运动骨干、统一战线、历史发展演变方式和农民运动斗争目标等方面的思想,为中共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现代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河南红枪会工作的政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的河南红枪会,对北方农民运动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被历来重视农民问题的中国共产党所关注。中共早期领导人在对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利用红枪会发展农民运动的政策,政策实施的结果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9.
彭湃与阮啸仙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人。通过比照可发现,二人农民运动思想的产生源头不同;都积极探索农民运动理论并取得了一系列可以相互印证参照的观点和成果,如采用了马列主义经济分析方法研究农民经济问题、强调无产阶级对农民运动的领导权、重视农民运动中农民武装力量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冬学是利用冬季农闲组织农民学习的一种方式,曾是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中共开展农民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冬学运动虽已成一历史名词,但其成败得失与经验教训,对当代农民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共早期军事运动属于人民军队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历史的探讨如果仅仅始于南昌起义,就会有许多问题难以弄个水落石出.这些问题似乎都要追溯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人在军事领域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党在这一时期开展军事活动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成果不多.初步研究表明:党在红军时期的军队建设和武装斗争中凭借的基础或出现的失误,和此时开展的军事运动之间存在着某种瓜葛渊源;要科学地阐释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就必须探讨清楚这前后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后,一九二四年一月召开的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使国民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结束后,共产党人于方舟、江浩、李锡九等根据中共“三大”的决议和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具体办法,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底在天津建立了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和天津市党部,天津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加入了国民党,许多党、团员并担任了国民党省、市党部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后,就在军事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当时被统称为军事运动。在大革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一方面由于我党众多军事运动实干家们的艰辛开创,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中国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十分成熟,广大工农参加武装斗争的情绪极为热烈,所以在很短时间里,党的军事运动就出现了蔚然可观的局面。在南京、上海克复前后,它几乎达到了自己的鼎盛时期。这时,在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军系统,我党已经秘密控制了一系列师团编制以上的部队。至于那些非共产党人掌握的部队中,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党的政治影响。尤其重要的是,党通过军事运动建立起了由自己直接领导的工农群众武装。它声势浩大,组织遍布粤、湘、鄂数省。所有这些,为我党领导革命战争并将之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这时的党终究还是幼年的党,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前期,李维汉为首的湘区委在湖南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后期,李维汉等同唐生智为首的国民党实力派进行政治协商,使得工农运动得到迅猛的发展。由于共产党人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从而导致良好的革命形势最终失败。在毛泽东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李维汉对统战所依靠的对象农民,有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农村的阶级矛盾尖锐化,引发了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对农民运动的激烈争论。毛泽东是中共党内和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关于农民运动思想的正确代表,但是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看, 他的思想中也存在着过激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离城返乡的革命知识分子点燃了湘鄂赣边区的革命火种。但是早期的共产党人遇到了动员中的双重阻碍,一是如何使共产党人实现乡村的"本土化";二是如何消除农民参加革命的固有芥蒂,如革命前后的安全系数及能否获得应有的利益。湘鄂赣边区的中共党人凭借地缘优势,融合血缘和尊重民情民性等举措,最终使革命之火得以燃烧。  相似文献   

17.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邓演达集中论述了他的农民运动思想,包括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土地问题的解决以及如何帮助农民等问题,剖析他这一时期的农民运动思想对于我们研究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以及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国新村教育注重培养农民的自助精神,强调农民的参与意识,充分挖掘农民的潜在能力并时刻不忘倡导奉献精神,这为新村运动的成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活力。我国现阶段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农民的这些精神。韩国新村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民教育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邓中夏的农民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依据中国农民生活和农村生产的状况,指明了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二是具体阐述了开展农民运动的方针策略,指明了农民运动的前进方向。这些基本观点显示出其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先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竺清旦是二十年代宁波地区著名的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他早年竭力主张普及国民教育,唤起民众,以救国图强。但在帝国主义压迫、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的政治局面下,根本无法实现。他转而从农民斗争中寻找出路。在党的指引下,投入农民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建立宁波最早的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掀起宁绍台地区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并开展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