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康熙重臣、一代贤相--吴琠,对于"康熙盛世"的开创发挥过重大的作用.纵观吴琠的一生,他出身低微,关心民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决狱公正,平反冤案;重视人才,荐引皆贤;卓有见识,处事灵活;宽厚和平,操履端方;面折廷争,直抒已见."慎以居躬,每赞寰乎国是;清能容物,更仪表乎官常".在清初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征服噶尔丹,巩固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重大问题上,吴琠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他是一位大节不亏的政治家,是一个伟人,是一个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由江地主编,乔润芩、孙丽萍、宫宏祥整理的《吴琠文集》,最近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吴琠是明末清初时代的历史人物,康熙年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曾担任过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为时人称为一代名相、一代贤相,在稳定清初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清初的经济起过重要作用。该书近22万字,分三部分,分别收集了吴琠诗文、佚文、碑传资料、年谱和诗文,是研究清初社会历史和吴琠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党内,真正懂得中国历史的,还只有毛泽东一人。”①这是1957年彭德杯对张闻天说的一句话,这话并不溢美。毛泽东喜欢读历史典籍,熟悉中国历史,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在毛泽东构建他的思想体系过程中曾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毛泽东不是历史学家,他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康熙的进取精神表现在,他走在了当时学习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前列;表现在他坚持“用人行政,惟求基是”的思想路线;表现在他能正确地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完成了忆族团结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5.
施琅对统一台湾及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们刚刚纪念过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的三百二十周年;今天又迎来了康熙重新统一台湾的三百周年纪念。这是中国历史上两曲同等重要的爱国主义的壮丽凯歌。当我们隆重纪念康熙这一不朽功烈之际,决不能也不应忘记,如实地评价当年曾亲自率兵入台的清军主将施琅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尤其他对促进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大影响。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施琅正是康熙主动进取并正确解决台湾问题这一基本方针的积极谋划者和忠实执行者。  相似文献   

6.
“咱们”和“我们”都是第一人称代词,同学们往往会用错。其实,这两个代词在指代的范围上是有区别的。简言之,“咱们”是包括听话人在内的;“我们”是排除听话人的。这种用法,在清朝就形成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有一天,明珠和另一个叫高士奇的官员陪着康熙皇帝站在偏殿的廊檐下看风景。他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就像庙里的三具泥胎。康熙问他们:“你俩说说,咱们像什么?”明珠是深受皇帝信任的大学士,他听康熙一问,便脱口而出:“咱们像三尊神像。”高士奇虽然官位比明珠低,但他善于体察皇帝的喜好,伶牙俐齿,颇得…  相似文献   

7.
叶剑英在西安事变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充当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西安事变前,叶剑英在东北军、西北军中积极开展统战工作,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而后,他又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动,国民党右派人物吴稚晖起了特殊作用。他给共产党罗织“罪名”,为国民党新右派“清党”提供依据,并为政变的发动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在蒋、汪结盟、宁汉合流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吴稚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充当了阴谋家的角色,他是政变的祸首、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9.
漫淡数学教学中的“细节”吴汉明高尔基曾经说过;“应该采用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那么,教学上呢?我想教学上也是“没有小事情,只有大手笔”吧。我听过一个教师讲三角形边角不等关系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  相似文献   

10.
论孔融“儒变”李培栋孔融在文学史上被列入他本人肯定耻与为伍的建安七子”之首席[1],而在思想史上则总被忽略他曾起过的历史作用;他又不幸生为孔子的甘世孙,因此在生前身后多次遭受到特殊的毁誉荣辱。孔融其人,题有余义,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化变异的一个生长点视之...  相似文献   

11.
《康熙王朝》播出后,引来一些有关史实方面的批评。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什么样?在历史学教授林乾博士的办公室里,林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董建中博士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康熙王朝”。  相似文献   

12.
“人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历代封建政治统治的核心内容。康熙在位期间,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高峰,这与其用人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研究康熙的用人政策,对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内容,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所占的篇幅不算少、以往关于农民战争结局的研究,基本上是固守一个著名论断,即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依照这一传统观点,许多历史教师不加分析地讲解,使学生产生了许多迷惘、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的作用究竟是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是为了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还是皇帝轮流坐?《天朝田亩制度》似乎带来了对这一问题理解的一线曙光,然而还是陷于失败。迷惘的结果等于宣告了封建时代的农民战争的结局无论如何都只能归于失败,农民战争从本质上…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08,(16):25-26
在教学上,夏老师注重创新,从古代的孔子、苟子到近代的陶行知,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都研究过。每年,夏老师自费订阅的各种书报在500元以上,如专业陛的杂志《历史学习》、《历史学家茶座》和《史学理论研究》等,非专业性杂志如《小小说选刊》、《书屋》、《畅销书摘》、《杂文选刊》和《意林文汇》等。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都说像夏老师这样爱读书的人太少了。在理论学习上他常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他从那些经过历史和时间考验的教育家的学说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5.
“江山代人才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必然产生出一些领导运动、指导群众前进的杰出领袖、政治家和思想家、列宁说;“历史上取得统治地位的每个阶级,都推出了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①。任何一个阶级,如果没有自己能够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先进代表,就不能得到统治,更无法巩固统治。历史唯物主义承认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普列汉诺夫说;“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的个人特点,使伟大的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而是因…  相似文献   

16.
石勒是十六国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然而史学界对他的认识和评价却失之偏颇。石勒虽有统一之功,却没有实现中国北方的真正统一;“劝课农桑”重在“劝课”,不在“农桑”,收效甚微;后赵政权建立后,石勒采行的“胡汉分治”,是一种极其落后而且反动的民族政策。所以本文认为,对石勒的评价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7.
孔子人文主义“仁学”的三个支撑点”──兼评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钱耕森一孔子“仁学”的现代价值孔子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人文主义者,他建构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仁学”体系。他的“仁学”思想,在当时是很进步的,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今仍有着重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高正东 《职教论坛》2004,(2S):45-46
这是一个普通的人,说他普通,他却有着一个普通人没有的荣誉——曾获得过甘肃省“园丁奖”、全国“优秀教师”;而且多次当选过张掖市“人大代表”、“党代表”;受到过市区级“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次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汉武帝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多数人对汉武帝是肯定的,极力讴歌他的雄才大略和功勋德业:“孝武皇帝躬仁义,厉威武”,“廓地斥境”,“功德茂盛,不能尽宣”。汉武帝是“一座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他“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对内兴作,多所创建”,“这是历史上非常灿烂的一个时期,汉武帝就是这个灿烂时期的总代表”。我们认为这种评价不符合历史的实际,纵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的所作所为,虽也作过一些有益于民的事,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些好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应该说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暴君,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过大于功。  相似文献   

20.
评康熙     
清朝的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个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个皇帝,年号康熙(以下简称康熙)。他自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年,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封建帝王。康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维护领土主权、抗击沙俄侵略,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 康熙是在李自成农民大起义推翻腐朽朱明王朝的有利形势下,登上历史舞台的。他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