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校难忘     
母校桐城中学创办于清朝末年的1902年,创办人系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桐城派”后期重要人物吴汝伦先生。吴先生是桐城人,他是在作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筹办京师大学堂的同时,在家乡创办这所学校的。我见过珍存在母校的他的画像,虽有些模糊,但仍可隐隐看出先生那潜在的渊博和不凡  相似文献   

2.
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备的办学主张和办学理论。在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及隶属于京师大学堂的医学堂和武备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汝纶是晚清著名的古文家和教育家,但学术界关于其生平的记叙多有舛误之处。首先,吴氏并非乙丑科(1865年)第八名进士,事实上是第一百零四名;其次,其入曾国藩幕府的确切时间应为1866年5月;再次,吴汝纶最终应允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一职,不是出于管学大臣张百熙的跪请,而是由于当时清廷谕旨已下,形势所逼,不可再辞;最后,其晚年回乡创办的是桐城学堂而非桐城中学。  相似文献   

4.
桐花绕城开     
其实,桐花绕城而开只是我的想像,我在桐城并没有见到桐花。但陈所巨先生的确说过,桐城之所以叫桐城,就是因为那一片雪白而纯美的桐花。我来时,先生已经作古,但春天尚在.我既没有见到古雅的先生,也没有见到雪白的桐花,其失落之情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吴文俊 《数学教学》2009,(5):F0002-F0002
今年是吴文俊先生的90华诞,我们特将吴先生在本刊1993年第五期发表的文章重新刊登,以示祝贺. 吴先生的文章系根据一次发言的记录整理而成.那是在1992年冬天,时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的游铭钧同志,致力于国家课程的改革.数学课程是改革的重点.为了弄清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需要征求数学家的意见.于是在中关村召开了几次座谈会.出席座谈的有程民德、丁石孙、陈天权等许多数学家,吴先生也在邀请之列.  相似文献   

7.
老姚郑重地给了我一份毛笔写的教务处通知,命我去见教务长朱光潜先生。朱先生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学者。15岁以前,他在安徽桐城家中已背诵了十年的经书与古文才进入桐城中学,21岁,公费就读香港大学。毕业后到上海教书,和匡互生、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刘大白、夏衍等人办杂志,创"立达学园",创办开明书店。28岁,公费进爱丁堡大学进修  相似文献   

8.
我在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重庆育才中学度过了高中时代,今年是母校八十周年校庆,也是我入校四十周年。《重庆陶研文史》编辑部要我写一篇母校感言。我在北京飞回重庆的飞机上用手机写下这段文字时已近深夜十二点,这时候夜空的寂静和飞机均衡的轰鸣声是回忆和思考最好的伴侣,此时此刻,母校形象也分外清晰!  相似文献   

9.
校友金大侠     
金庸先生是广大中学生喜爱的武侠小说大家,浙江省衢州一中是他的母校。2004年10月27日,浙江省衢州一中校园内掌声雷鸣,鼓乐阵阵。金庸先生在阔别母校六十二年之后重返母校,该校小记者周振新与金庸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写成了《校友金大侠》一文,这里特将此文发表,读者可以此领略金庸先生的一份学子情怀和侠客风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吴图南先生的武术教育理论,结合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研究得出,吴先生的武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在现代教育中仍然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儒者风范     
《神州学人》2001,(9):25-25
美国康奈尔大学华裔学者吴瑞教授的儒者风范,留给任何人的印象都是难忘的。 吴先生今年72岁,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因为此前并没有见过吴先生、我以为古稀之年的老人多会显出反应迟缓、动作拖沓甚至耳背…其实不然。 长城饭店,教育部“长江计划”第四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的评审正在紧张进行,吴先生是“长江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因为距离下午3点钟的全体会议还有一段时间,我对吴先生的采访,被安排在两点至两点半。 18层的一间套房,吴先生亲自为我打开房门,带我在沙发上坐定。我环视了一下房间,吸引我注意力的是旁…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一所实践其“生活教育”思想的实验性学校.也是著名的少儿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简称“新旅”)的母校。在近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自觉行知、自主成长”的管理思想,稳步求进。近日,记者就近几年来学校发展的情况采访了校长蒋寿桐先生。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教育品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是很早就有的事情,但是,教育界兴起对教育品牌的研究却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我所在的重庆育才中学,是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新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创立了蜚声中外的生活教育理论(毛泽东同志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联合国教科组织认定其为世界化名人)。在陶行知先生一生创办的学校中(如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1932年开始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等),  相似文献   

14.
香港企业界巨头吴戈登先生的行为证明了“仁慈先从亲属始”的格言不再成立了。吴先生捐资一亿美元给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这是迄今为止一位非美国人对一所美国大学最大的一笔赞助。这笔赞助费的金额之大和吴先生所要表达的消息,使亚洲地区的高教界大吃一惊。吴先生对普林斯顿大学的这一笔资助金额大于香港7所大学一年内所收捐款的总和。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捐赠给本地大学时,吴先生的回答和他的性格一样非常坦率,他说:“这一  相似文献   

15.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中国大学之先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台州的王舟瑶、喻长霖、章(?)。三位名彦曾相继投身于京师大学堂的教育事业,他们在教学和管理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京师大学堂的发展和壮大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诞生于明代中期的桐城先贤何唐(省斋先生),少年时代即为志行高洁的乡里名士,入仕期间是个廉正有为的清官,退居之后则是一位安贫乐道、身体力行、讲论不辍的乡里大师。他开启了桐城教育史上讲论学术的端绪,为嘉靖以后桐城风教的大启和人文的昌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死后世称宋潜虚先生,又因曾一度隐居故乡桐城南山,世人又称之为"南山先生"。他是清初著名的散文家、历史学家。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明确指出戴名世"是一位古文家,桐城  相似文献   

18.
行高于世.自有口碑。我从小就听到许多关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感人事迹,尤其是关于他的“倾资兴学”。我因而十分崇拜他.觉得他这个人很伟大。后来,我在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学习并工作过多年,尤其是自1937年有幸第一次见到他老人家并在解放前后和他本人有过多次接触后,我对先生的思想和人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淮安新安小学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9年6月6日创办的一所实践其“生活教育”思想的实验性学校,也是著名的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  相似文献   

20.
张奠宙 《数学教学》2010,(11):1-2,8
我虽然从学生时代起就多次见过华罗庚先生,但并无机会当面聆听他的谈话.这里提到的华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都已经公开发表.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已经深刻刻印在中国数学教育的历史上.我只是千千万万受益者中的普通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