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于1959年获激光发明专利,并在5年后获诺贝尔物理奖。究其原因,除了汤斯本人聪明、勤于思考外,汤斯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时,能师从一流导师也是他成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加州理工学院,汤斯与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诺贝尔奖获得者利纳斯·鲍利以及其他6名诺贝尔奖得主交往甚密。他在战时贝尔实验室读物理学博士期间,也曾与晶体管发明人肖克利和研发早期雷达系统的布拉顿一起共事。可以说,这些科学大师对汤斯的科学研究生涯乃至最终获得重大发现起到了领路人的重要作用。有意思的是,正是由于汤斯的眼睛出现视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访谈整理者按林颖珠,女,1932年生,祖籍山东,曾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附中,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1957年赴美留学,1959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1963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田纳西大学太空研究所工作,研究磁流体发电,后任该所能源转换发展计划负责人,1988年她从田大提前退休,成功创立ERC科技咨询公司。1985年林颖珠荣获美国女工程师协会颁发的最高奖"成就奖"。2013年荣获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  相似文献   

3.
<正>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东北部有一个名为帕萨迪纳的小城,世界闻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就座落于此。在离加州理工学院不远的地方,有一片被群山环抱的建筑,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喷射推进实验室。实验室作为现代科学研究机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极其重大的使命,而  相似文献   

4.
3年前在北部天空中发现的一个神秘天体使科学家感到困惑,他们一直无法弄清这个天体的组成,也不知道该天体距地球究竟有多远。 参与发现这一天体的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乔治·乔戈夫斯基说,天文学家发现无法解释的天体是很罕见的事,而更为不同寻常的是,这一天体在发现后一个多星期时仍未得到定义。 乔戈夫斯基和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帕洛马山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你也爱看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那么你对下图中谢耳朵与佩妮讨论粒子物理学的场景一定不陌生。在画面的白板上,有3个"奇怪"的图像,那便是大名鼎鼎的费曼图。《生活大爆炸》这部电视剧多次以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为话题,一方面是因为费曼在物理学界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该剧的背景地设在加州理工学院,这所大学是费曼1951年之后的执教地。理查德·费曼是20世纪一位极具才华、极富个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就让我们从他晚年参与调查的"挑战者"号事故开始,一起走近他的传奇人生吧!  相似文献   

6.
李展 《金秋科苑》2013,(5):16-21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出生,浙江省湖州人。2012年12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应聘为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科教文汇》2020,(9):F0004-F0004
克里斯蒂安·德迪夫(比利时,1917-2013),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德迪夫,1917年出生于英国萨里郡,在比利时安特卫普长大,并在安特卫普的圣母学院完成初等教育。1934年秋进入天主教勒芬大学主攻古代人文。但他逐渐发现对医学和科学更感兴趣,从而树立终身从事科研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保罗·麦克里迪(Paul Mac Cready)1925年出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新哈芬市,小时候性格孤独内向,喜欢一个人装配模型飞机,并常关起门来躲在小房间内摆弄这些玩意儿。 后来,他开始自己设计和制造各种模型飞机,并送去参加比赛。他14岁时制造的一架以橡皮筋供应动力的飞机,曾在空中飞行了将近13分钟,创下了世界记录。 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屡次参加翱翔机飞行比赛。曾于1949年、1951年、1953年三次夺得美国全国翱翔赛冠军。1956年,他成为第一个在国际翱翔赛中独占鳌头的美国人。 翱翔机结合了麦克里迪最感兴趣的两门学科:航空学与气象学。1952年他取得了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学博士学位之后,成立了气象研究有限公司,进行有关紊流的天气变化的研究计划。这一段时期的工作很富有刺激性,他和他的助手常驾驶单引擎小飞机进入雷暴云的中心,为他日后的事业开创了一条道路。1970年,他决定运用他的多门知识来创造一个比较干净的世界,也就是使用不会产生污染的燃料来发动飞机和汽车等。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医学会原名中华医学会广东支会,成立于1917年,是中华医学会的地方支会,也是广东省历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学学会之一。第一任会长由首位在美国加州取得行医执照的华裔医生郑豪担任。1961年,改称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2002年改称广东省医学会。  相似文献   

10.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人文学与高等教育”一文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年以前,哈佛大学主持了一次中国的十位大学校长和美国的十位大学校长的会谈活动。中国的大学校长基本上是理工科出身的(现阶段北京的领导阶层也大都是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理工传统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而参加会谈的美国的十位校长除了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外,都是研究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  相似文献   

11.
由陕西省教委科技处处长刘德文任团长,西安交大科研处副处长田惠生、西北大学科研处处长朱恪孝.山东省教委科研处处长韩金远四位同志组成科技考察团,从1997年11月1日~15日,完成赴美考察任务.考察团的主要任务是考察美国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形态以及与工业界的合作.考察团在美期间,先后考察访问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犹他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研究中心、普林斯顿科技园、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硅谷.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科学研究组织形态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是美国一所以培养高级人才和科学研究为主的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由于在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学生教育、博士生培养质量、学术水平、奖学金及受到研究项目支持的基金数目,在美国高等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个海浪都有出生地,那么海浪出生在哪里呢?被人称之为"海洋中的爱因斯坦"的沃尔特·蒙克也曾提出过这个问题。蒙克是一位物理海洋学家。他于1917年出生在奥地利,后加入美国国籍。他曾在二战中参与对海浪的预测。而在20世纪50年代,他开始探寻海浪的出生地究竟会在哪里。那时,蒙克在墨西哥西海岸的瓜达鲁普岛一边观察海浪,一边用他和同事研究出的公式反推海浪运动轨迹,并得到海浪可能的出生地。反推的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因为根据他的公式,打在墨西哥西海岸上的海浪来自大约1.5万千米之外的地方,差不多位于印度洋  相似文献   

13.
<正>A名不副实的"飞行汽车之父"美国专利局保存着近80种飞行汽车的发明资料,保罗·穆勒仅是其中一个代表。1917年,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飞机制造家格伦·柯蒂斯(他和莱特兄弟争夺第一架飞机的发明权)的铝制飞行汽车就诞生了。它有3个宽40英尺的机翼,由发动机驱动后置螺旋推进器。格伦·柯蒂斯被称为"飞行汽车之父"有些名不副实,因为这辆理论上成立的"飞车"从未真正飞行过。  相似文献   

14.
罗西 《知识窗》2005,(7):24-25
潘维廉自称是个美国来的"洋鬼子",这是他自己起的中国名. 1956年4月,这个人们亲切地叫他比尔的洋鬼子出生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1980年8月毕业于美国西南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毕业于美国福东大学,获比较文化硕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美国瓦尔登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第一证券公司副总裁.  相似文献   

15.
夏斌 《百科知识》2003,(2):9-10
所有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如何揭开它们的庐山真面目,一直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获奖的三位科学家分别是美国人约翰·芬恩(John B. Fenn,1917-)、日本人田中耕一(Keichi Tanaka,1959-)和瑞士人库尔特·维特里希  相似文献   

16.
﹃ 1917年爱因斯坦把新发现的相对论应用于整个宇宙。当时,科学家坚信宇宙是无限的,是恒定不变的。可是,令爱因斯坦大失所望的是,按照他新发现的等式推测,宇宙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像许多科学家那样,给他的等式加入一个“λ”项,这样宇宙就静止不变了。可是,1929  相似文献   

17.
正访谈整理者按吴建民(Jain-Ming“Jimmy”Wu),气体动力学家,1932年生于南京。1941年他被迫进入上海日租区的日本寻常小学读书,后成为全校学生总队长。1947年随母亲到台湾,就读于台湾师范学院附中,结识女友林颖珠,并受她的影响转学工程。进入台湾大学后,他选择攻读机械工程系航空组,1955年获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为了积累赴美留学的费用,他从台大毕业后当了两年编译官。1957年因慕名钱学森而赴美留学,在明尼苏达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转投加州理工学院,于1959年、1965年在加州理工分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8.
刘建康,鱼类学家、生态学家、中国淡水生态系统研究奠基人之一。1917年9月1日出生于江苏吴江,193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9年2月由美国回到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水生所前身)研究员,1950年随所迁至武汉,先后任水生所鱼  相似文献   

19.
《科教文汇》2012,(17):F0004-F0004
阿道夫·冯·拜耳(德国,1835-1917年),因在靛蓝、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拜耳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先后在柏林大学、波恩大学、海德堡大学学习,曾师从于R.W.本生和凯库勒。1858年,拜耳获柏林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872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1875年去慕尼黑继李比希的任职,直到1915年退休。1886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17年8月20日去世。  相似文献   

20.
阿萌 《知识窗》2001,(4):4-5
学生时代他已初露艺术才华   斯皮尔伯格1946年出生于美国辛辛那提,他的父亲是美国著名的通用电器公司的工程师,母亲是音乐会的钢琴演奏师.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使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从父亲的身上他遗传到了商业细胞,从母亲的身上他则遗传到了艺术细胞.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