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新课程课改的推行为初中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农村教育而言,这既是一次难能可贵的进步机会,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教学挑战,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教学,农村英语教学在很多方面与城市教学有很大的差异,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必须在此次改革当中付出十分的努力。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就农村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的教育改革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灵灵 《新疆教育》2012,(13):125-125
目前,中小学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成果不断涌现,然而对于多数山区学校而言,由于师资力量老化、加之山区教师接受培训机会较少,课程改革仍然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如何利用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助教的机会,尽快让课改走进农村学校,让课改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学生,是我们需要研究并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中,农村小学与城区小学以及乡镇中心校存在明显的差距.如何推进村小课改,实现课改实验的均衡发展,成为当前课改成功的突破口.为此,笔者就村小课堂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黄霞 《江苏教育》2012,(17):16-18
课改十年,波澜壮阔。我是一名草根教师,没有教海弄潮儿的卓越风采,微小得如同恒河里的一粒沙子。回望这十年,教育改革对我而言是一场洗礼,让我的血脉里一次次融入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一、课改现状 当前,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兴起了一股课改的浪潮,从城市到农村,这项改革都进行得雷厉风行,并且也得到了一路赞歌.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中,农村小学与城区小学以及乡镇中心校存在明显的差距。如何推进村小课改,实现课改实验的均衡发展,成为当前课改成功的突破口。为此,笔者就村小课堂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7.
关注理由: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的职业使命和责任决定了这一群体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教师是农村地区新课程整体推进、深入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是新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动力。课程改革有赖于教师的强力支撑,同时也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农村课改进行三年后,我们将镜头聚焦于课改中的农村教师群体!我们有了新的"惊喜":农村教师利用课改契机,自觉进行专业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态势初显端倪;发现了来自于教师的"困惑":找出了农村教师实践课改的障碍性因素。我们也留下了缕缕"思索":农村教师如何走出有自身特色的新课改之路?"风起于青萍之末"、"见微知著"!希望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文本旅行,而是引发人们对农村课改进一步思考、关注、行动的实践探路,以期共同撑起农村教育、农村课改的蓝天!  相似文献   

8.
课改中的农村现象是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而引发的问题,诸如国家教材适应性不强,校本课程开发困难,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部分课程形同虚设,传统教法地位难撼,新教法裹足不前,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整体素质不容乐观,课改氛围营造不够,学习观念有待变革等。造成农村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农村课改资金缺乏,农村师资队伍薄弱,农村学生家教缺位等。要消除课改中的农村现象,切实有效推进农村课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二是有效开发课程资源;三是构建推进新课改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一项既艰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课改更是举步维艰。如何打造出适合农村小学自身课改的特色,现已成为农村小学教师实施课改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教学课改是我国教育界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数学课程进行课改也是非常困难的一次挑战。在课改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是课改的执行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1.
聚焦新课改,我们不要忘记农村;聚焦农村新课改,我们必须关注农村教师,课改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成败在农村。农村教师是农村课改的主力军,农村教师在课改中的心态和表现如何,他们如何做到课改同成长;值得我们关注,本期沙龙请来自农村的教师畅谈感触,发议论,想未来,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课改在农村     
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在农村小学已全面铺开。农村小学课改的现状如何?有何启示?笔者略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农村小学课改的现状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很大差距,加之这次改革面广力度大,学校、家庭、社会均缺少足够的准备。所以,农村小学课改的帷幕刚一拉开,一个个问题便接踵而至。1.观念——农村教师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作为课改推行的主体——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尽心尽力地教、竭尽所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一轮课改强调的则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农村课改实验区,不少教师都认为课改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在考试成绩就是硬道理的社会评价体系下,农村语文教师无法将应试与课改统一起来,因而无奈地放弃课改而狠抓应试。于是出现的局面是专家策划、领导发话(口头重视)、学校异化(课改变味)、教师无话(服从应试)。调研结果表明,课改推进艰难,应试压力固有其责,但教师素质不适应课改要求却是主因,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4.
课改中的"农村现象"是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而引发的问题,诸如国家教材适应性不强,校本课程开发困难,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部分课程形同虚设,传统教法地位难撼,新教法裹足不前,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整体素质不容乐观,课改氛围营造不够,学习观念有待变革等.造成"农村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农村课改资金缺乏,农村师资队伍薄弱,农村学生家教缺位等.要消除课改中的农村现象,切实有效推进农村课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二是有效开发课程资源;三是构建推进新课改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薛晖 《儿童音乐》2010,(5):42-43
高中课改调研手记(7) 4月7日-10日是我们在衡阳市调研的时间。调研的日程安排基本与上两次相同,首先是市教育局半天的整体情况交流,然后用一天半的时间到一所省示范性高中、一所城市普通中学和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实地考察,再用半天的时间与各学科老师交流了解课改实施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6.
第一,围绕深化认识抓课改武威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课改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课改能否健康有序地推进,在几年的实验中,我们最深的体会是:深化认识是前提,组织领导是关键,设备投入是基础,督查指导是保证。一是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新课改的重大意义,最大限度地争取礼会对新课改的理解配合和关心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从2003年秋季开始,全国已有一半的农村中小学校走进了课改的行列,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学行为正逐渐形成。但由于受农村落后的经济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农村基础教育正接受着一次全方位的严峻的挑战与考验。本期我们刊发两位一线教师的文章,希望引起大家对农村课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冲击与挑战。目前,课改工作在乡村小学已铺开。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加上这场课改来得迅猛,学校、家庭与社会都缺少足够的准备,所以,农村小学课改的帷幕刚一拉开,一个个问题便接踵而至。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也深深地体会到,课程改革不是单纯的技术方法的更新,而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新课改更加注重如何关注人,怎样发展人,在课改中只抓“纯教学”不放,是很难取得实效的。于是,我校抓住了课改这一契机,以改变思维方式为核心,力求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在尝试中我们找到了问题点,发现了闪光点。  相似文献   

19.
聚焦新课改,我们不要忘记农村;聚焦农村新课改,我们必须关注农村教师。课改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成败也在农村。农村教师是农村课改的主力军,农村教师在课改中的心态和表现如何,他们如何做到与新课改同成长?值得我们关注。本期沙龙请来自农村的教师畅谈感触、发议论、想未来,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第一,围绕深化认识抓课改武威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课改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课改能否健康有序地推进,在几年的实验中,我们最深的体会是:深化认识是前提,组织领导是关键,设备投入是基础,督查指导是保证。一是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新课改的重大意义,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对新课改的理解配合和关心支持。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从政府部门到实验学校,层层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做到政府领导重视抓,教育部门具体抓。目前初步形成了管理、培训、研究、指导一体化的工作网络和管理体系。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