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档案馆是否要进行历史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档案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档案学研究》从1988年第3期起,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很有必要。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请档案界同仁教正。 一、档案馆开展历史研究,有利于 历史档案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 有的同志认为:“档案工作的目的是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而档案馆搞历史研究,却忽略了档案工作的目的,模糊了利用工作方向,不利于历史档案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关于档案工作的目的是否仅仅是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档案馆搞历史研究,是否有利于历史档案开放方针贯彻执行呢?笔者认为,档案馆如果不具备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档案馆编研机构的设立和编研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档案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同志对编研工作的性质和现状不甚了解,因而产生了一些片面的看法。 刘文杰先生认为:档案馆设立编研机构,“大量利用本馆馆藏历史档案进行历史研究,撰写历史论著”,从而“忽略了档案工作的目的,模糊了利用工作方向,不利于历史档案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他所举编研工作的三大弊端:其一,“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通过查找信息的封锁从而形成对珍贵档案史料进行人为的垄断”;其二,“高层次研究人才大多流往被认为容易‘出成果’的编研部门搞历史研究”,而“不利于档案馆的业务建设”;其三,“致使档案馆同学术界(尤其是史学界)之间形成无法解决的矛盾”,并断言:编研机构的存在是“妨碍档案开放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呼吁:“一定不能提倡档案工作者搞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档案馆是否应搞历史研究之讨论,至《档案学研究》1991年第1期宣布暂止才降下了帷幕.这场讨论,是80年代档案界颇有影响的讨论之一.一篇文章引出一场大讨论.早在1987年,《档案》杂志第5期就刊登了四川大学档案系教师刘文杰所撰写的《论我国档案馆搞历史研究与开放历史档案》一文(后简称《刘文》),该文对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作法表示否定,明确指出:“倡言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倾向是不科学的.”一语惊人,此文很快引起了反响,如《档案》杂志1988年第3期就有两篇与《刘文》商榷的文章,一篇是纪凤辉的《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档案界很多同志,就档案馆工作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发表了很多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是历史研究工作,编纂档案史料是档案工作者参加历史研究的主要方式,是一项重要的历史研究工作,是长久地保存档案史料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档案工作的方向。第二种意见认为:研究档案就是研究历史,档史不可分,治档必治史。档案馆研究历史应成为治史之主流。第三种意见认为: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做法不利于  相似文献   

5.
周蕾 《湖北档案》2010,(7):17-19
自1980年党中央决定开放历史档案以来,档案开放工作已开展了30年。随着档案开放政策的实施,档案馆一方面作为档案开放政策的执行机构,组织档案开放工作并向社会提供利用;另一方面受档案开放观念的影响,档案馆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功能呈现出不断完善和拓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云南档案》2003年第3期在《中国档案精粹·云南卷》出版发行的首发式座谈会上,我在发言中谈及,我的学术生涯与云南历史档案是分不开的,我与云南省档案馆交往有40年的历史。《云南档案》杂志的编辑们对我的这一段话,颇有兴趣,希望能写成一稿,遂成此文。我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学和研究。我的实践说明,要搞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离不开对近现代历史档案的搜集、研究和使用,否则在学术上难以有所建树。而要搞云南近现代历史研究,更需要借助云南地方档案资料,否则更是寸步难行。据我所知,云南省档案馆所藏历史档案资料,是相当丰富的。在…  相似文献   

7.
从开放历史档案到开放档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0年5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第21次会议,其议题之一是讨论、研究中央档案馆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情况,并作出了开放历史档案的重要决定.同年5月27 日--6月6日,国家档案局在北京召开省以上档案馆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开放历史档案,加强档案馆的恢复与建设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开放历史档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档案馆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鉴于我国目前的档案情况,要做好这一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一、几年来档案开放实践的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生活逐步走上正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档案事业出现了生机。1980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21次会议对档案开放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同年国家档案局在北京召开的省以上档案馆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开放历史档案的要求。随后一些档案馆开始了档案开放的具体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周彬 《档案学研究》1991,5(1):65-67
开展“档案馆工作与历史研究”的专题讨论,不但有深刻的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对档案馆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地方档案馆的一名编研人员,我不揣浅陋,发表两点不同意见。 一、市(地)、县档案馆不应打入 历史研究的“另册” 在讨论中,一部分意见认为,专门收藏历史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和馆藏比较丰富的省市)级档案馆开展历史研究是天经地义的。而市(地)、县档案馆是否也要研究历史,则另当别论,似乎无此必要。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不可否认,从市(地)、县档案馆的馆藏情况来看,所收藏的大部分是建国以来的档案。但我们不能以此就认定市(地)、县档案馆用不着开展一定的历史研究了。因为历史是发展的,建国初期的档案距今已有三四十年了,就是现在形成的现行档案,上百年后也将转化为历史档案。更何况,多数市(地)、县档案馆都或多或少地收藏一些历史档案,在管理、开发这部分档案的过程中,就必然地要进行一些有关的地方史研究。另外,综合性档案馆应该研究历史,一些专业性档案馆就不需要研究历史吗?以城建档案馆为例,在开展城建  相似文献   

11.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渠道,是开放历史档案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档案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对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60年3月,中共江西省委决定成立江西省档案馆筹备处,与江西省档案局合署办公。江西省档案馆于1962年10月正式成立。其任务是:集中统一管理省一级机关现行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 江西省档案馆成立后,收集和整理了一大批现行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部分旧政权档案资料。制订了有关规章制度,购置了部分档案设备,加强了基础工作,开展了档案的利用工作。十年动乱期间,档案馆曾被撤销,到1975年12月恢复。馆内设一科(管理革命历史档  相似文献   

13.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由于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档案保护条件的变换,烟台市档案馆部分档案,尤其是历史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及东海关档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情况。对此情况,烟台市档案馆加大档案保护力度,最大限度的延长档案的保管和使用寿命,留住真实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王甫 《档案学研究》1988,2(3):62-63
档案工作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档案馆工作面临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诸如:怎样理解和执行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档案馆工作通则》以及《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几点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和意见?如何全面了解和正确理解周总理关于档案馆工作的指示?如何看待我国档、史结合的历史传统问题?我国档案馆工作的历史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看待外国档案馆工作的不同的传统经验?档案馆工作与史学界研究工作关系如何?“编研工作”在我国档案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编研工作”与档案馆工作整体工作的关系问题,等等。深入地探讨这类问题,对提高我国档案馆工作的水平,提高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馆学的水平,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本刊将陆续以表一些关于这方面不同观点的文章,以便广大档案馆工作者和档案学者在学术上作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西安     
《陕西档案》2013,(1):60
西安市档案馆完成了馆藏到期档案的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西安市档案馆组织人员集中对应向社会开放的133个全宗16077卷市委、市政府(市人委)和市级有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1980年——1982年间形成的档案、市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形成的"文革时期"应开放档案和部分科技项目管理档案进行了鉴定。共开放档案9584卷。西安市档案馆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分两次开放历史档案39006卷,2009年开放档案30278卷。至此我馆四次共  相似文献   

16.
西藏历史档案是国家档案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西藏历史的必要条件。西藏历史档案馆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的制成材料、字迹、形状、内容、种类等都有独特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市县动态     
《陕西档案》2013,(1):60-64
西安 ●西安市档案馆完成了馆藏到期档案的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西安市档案馆组织人员集中对应向社会开放的133个全宗16077卷市委、市政府(市人委)和市级有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1980年——1982年间形成的档案、市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形成的“文革时期”应开放档案和部分科技项目管理档案进行了鉴定。共开放档案9584卷。西安市档案馆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分两次开放历史档案39006卷,2009年开放档案30278卷。至此我馆四次共开放的档案达到78868卷。为便于社会各界利用已开放档案,市档案馆已将开放档案目录陆续在西安档案网上公布,利用者可登录检索。(王兴华)  相似文献   

18.
动态简报     
朝阳区档案馆开展《走进档案背后的故事》口述历史档案征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档案资源建设,更好地发挥档案主动服务大局、资政惠民的作用。近日,朝阳区档案馆正式启动了朝阳记忆工程-《走进档案背后的故事》全区离退休老首长、老干部、老军人口述历史档案征集工作。重点采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用鲜血和青春谱写的奋斗史,追忆解放前和建国初期朝阳区发展建设、历史变迁的原态,以丰富档案资源,弥补馆藏空白。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档案学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所收到的论文中,专门论述历史档案的开放和编研工作的有二十余篇。这些文章,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历史档案编纂工作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交流了看法,总结了经验,对今后历史档案编纂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一、历史档案编篡工作的意义 许多论文的作者指出:作为科学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级档案馆,应该既是集中保管档案的所在,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地之一。早在二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就号召档案工作者要学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过去的六月,有一个属于档案与档案人自己的节日——"国际档案日"。2004年维也纳国际档案大会为提高公众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设立为"国际档案日"。6月9日当天,上海市及各区县档案馆、珠海市档案馆、河南省周口市档案馆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庆祝"国际档案日"。上海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了17592卷历史档案和最新采集到的一批珍贵历史影像,并精选历年开放档案的珍品进行陈列展示;上海市各区县档案馆除了开放档案外,还举办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珠海市档案馆首次向公众派发档案智能卡,市民刷卡后可进入档案馆自助查询系统,检索、利用公开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除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档案日",国内很多档案馆都设立了自己的节日,例如北京和上海的"档案馆日"、天津的"档案开放日"、珠海的"档案公众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