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饭的哲学     
得克萨斯州的亚林诺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母亲把他送入当地一所学校。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管理制,在那里他得准备接受为期10天的意志磨炼。学校餐厅的午餐是无限量免费供应的,由于训练相当艰苦,往往等到亚林诺再去盛第二碗饭的时候,大锅里已是空空如也。母亲来学校看儿子,亚林诺满腹委屈地向母亲倾诉。谁知母亲听后哈哈大笑说:“孩子,吃饭的时候,你是不是一开始就盛了满满一大碗?”亚林诺回答:“是的。”母亲又说:“这就对了,所以你吃不饱!”亚林诺更诧异了:“我要是不先盛一大碗,就更吃不饱了。”母亲神秘地一笑:“你可以先盛半碗,这样你肯定就…  相似文献   

2.
先盛半碗饭     
亚林诺上中学时,学校实行全封闭的寄宿制管理。入学之初,亚林诺便和其他同学一起接受了为期10天的军训。虽然学校的餐厅免费为参加军训的学生供应一日三餐,但由于训练相当艰苦,体能消耗很大,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亚林诺饭量大增。每次等亚林诺起身盛第二碗饭的时候,大锅里总是空空如也。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李老师告诉我,我的孩子在上美术课时不认真学画画,随手在作业本上涂几笔,就不感兴趣了。我想这孩子真有些任性。怎么办呢?还是让他好好学画画,这样既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又可以培养耐心。于是,我就买了一盒12色彩笔,回家强迫他学画画。谁知他又犯了在幼儿园里同样的毛病,我一气之下就动怒了,拧耳朵,打屁股,但那都没有用。一连几天,他怕见我,对我有点望而生畏。但还是不肯画画,这真叫我束手无策了。一天晚上,我在家用毛笔画了一幅画准备第二天拿到学校里展出,孩子看到了,默默地欣赏着。到第  相似文献   

4.
名家与高考     
正又到一年高考时。每当此时,不管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谈论这个话题。当代名家笔下独具魅力的高考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著名作家余华,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不过他落榜了。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一文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校的大门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室里的黑板上也写着这八个字,两种准备就是录取和落榜,一颗红心就是说在祖国  相似文献   

5.
这一年,夏惠贤学会了开车,因为他准备跑更多的学校;他学会了做好原本并不感兴趣的事,因为他必须在基层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服务;他还搁置起自己的出书计划,因为还有比学术研究更重要的事在等着他……从高校教授到分管局长,从课程专家到行政领导,夏惠贤心无旁骛地接受着事业的第二次挑战。  相似文献   

6.
一直都很乖的儿子这几天火药味十足,我们说的话他总要表示反对。那天,儿子放学后没有回家。第二天就要考试,他还这么贪玩,我们焦急万分。儿子回来后,没等他解释,我就冲着儿子发了一通火。我说:“如果不想读书,现在就可以去流浪,我们绝不会阻拦。”事实上儿子是在学校帮着老师准备第二天的考场。当知道缘由后,我向儿子道歉。儿子虽然接受了,  相似文献   

7.
小猴摘桃     
鲜桃山上,桃树林里像落满了彩霞。仔细地瞧,唷,那不是彩霞,是山顶的鲜桃全熟了。猴弟弟早等着这一天呢,他抓耳挠腮,甭提多高兴了。 “呜呜呜”第二天天刚放亮,猴弟弟便开上卡车,沿着盘山公路,准备上山顶去摘桃子。  相似文献   

8.
诚实的老鼠     
动物学校是一所著名的小学,这所小学从开办到现在从没出现过丢钱的事件。可是,今天却发生了。原来,今天是动物学校开学第一天。当教导处的兔主任检查动物钱币时,发现居然少了一张。但是,据每班班主任报告说,钱币全部收齐,并没有少交或未交的。嗯?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二天上学后,消息马上传遍了整个学校,弄得同学们担惊受怕,生怕把钱币给丢了。在动物学校二年级鼠兔班中,小老鼠迪菲也很害怕,但是它并不是怕钱会丢,而是怕让人知道那钱是它偷的。原来昨天下午,它是最晚来报到的。当它报完到,交完钱,准备回家时,它发现教室讲台上放着一张动物钱币…  相似文献   

9.
校长到区里开会去的消息,在教师间传开来。“老王”一年级级任顾先生拍着科任王老师说:“大概是视导会议吧!你瞧那日历,不是到了视导的时候吗?”他哈哈的笑了。立刻又严肃的说:“不过我们得作个准备;以防万一!”准备工作紧张地进行了。班务计划没有订,这是不碍事的,因为学校里的老师从来就没订过这东西。“课时计划!”他大吃一惊,因为他曾记得前次开区教师会议的时候,他也举手发言:保证不上无准备的课!可是现在半学期下来却一课课时计划也没有订……。但他立刻有了办法:“开夜车!”老顾很高兴,第二天早上逢人便说:“哈,只差三课,视导组来的时候,我就可以补订好了。唉,咋夜熬  相似文献   

10.
隐身男孩     
上期回顾:一份意外的大奖让萨姆的父母获得了去月球旅行的机会。这本来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可是没想到,飞船出事了……深夜菜园第二天早晨,到上学的时间了,萨姆准备到学校去,他要告诉老师他再也不能和哈德博顿一家待在一起了。学校里他有很多朋友,相信总会有人能帮助他。可是希尔达好像知道他的企图似的,站在门口把他堵了个正着:“你上哪儿去?”“学校。”萨姆回答。“我看不用了,你今天不用上学去了。”希尔达斩钉截铁地说。“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上学?”希尔达嘿嘿冷笑:“我知道你想干什么,快别做梦了,你得和我们待在一起,哪儿也别想去。…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一位优秀的教师,当别人问他用多少时间准备了那节好课时,他的回答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曾经听学校一位参加全市课堂教学比武的老师说:"以后再也不到市里参加课堂教学比武了。"问其原因,他苦笑着说:"这简直是折磨人,从通知到准备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一堂课上了改,改了上,再改再上,反反复复十几遍,一堂课几乎每一分钟该说什么、做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纳粹德国攻占波兰后,牢牢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学校的新老师,这一天,她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骑着摩托来到学校。他们狞笑着看着沙宁,大声地对她说:"嗨,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可弱小的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  相似文献   

13.
故事梗概在名满天下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诺贝尔数学奖金获得者兰布教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难题,这道题曾经耗费了这个数学家数个月的时间。题被写在走廊的黑板上,大家都觉得没人能够解开这道难题。然而就在第二天,兰布教授经过走廊时,不经意的一瞥却发现黑板上赫然写着答案!为了查出是谁解答了难题,兰布教授又在走廊的黑板上写了一道更难的题,这道题曾经耗费过他两年的时间。很快,目标出现了,但谜底的揭开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个神秘的超级数学天才竟是学校的一名叫威尔的清洁工人!喜出望外的兰布准备全力培养这个数学奇才,然而随后他就发现,…  相似文献   

14.
<正>年底,几乎都是最忙碌的日子。刚结束公开课《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素质教育督查组又翩然而至。某知名特级教师手指轻轻一点,便点到了"俞梓炜"三个字上。他自然地走进了高一(9)班的教室,把已经在准备上课的英语老师着实吓了一跳。经过一番解释,他终于明白,自己看错了课表,俞梓炜老师的课在第二天。于是决定第二天再来。消息迅速反馈给我。得知这一消息,学生比我焦虑,他们纷纷给我出主意。有学生提  相似文献   

15.
选班长     
上学第一天小天天就是自己来的,他家就在学校附近,与学校只隔一道围墙。在头一天跟爸爸妈妈来学校踩了点儿,认了教室,第二天就说什么也不让爸爸妈妈来送了,理由是他长大了,已经上一年级了。  相似文献   

16.
①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典籍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皆知,有名学生面色尤其凝重。②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接受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明灯     
1976年,唐山,丹与雅是一对新婚夫妇。新婚燕尔,准备第二天利用婚假去北戴河、秦皇岛好好玩一玩,两张火车票已经买好了,就放在床头柜上。就在这一天的晚上,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当雅挣扎着睁开眼睛时,周围漆黑一片,仿佛  相似文献   

18.
正"六一"终于到了!我盼天盼地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我乐坏了。"六一"前一天晚上,我一晚上没睡好,翻来覆去地想象着如何让明天的节日过得精彩些。第二天,我破天荒地早早来到学校。可是,天公不作美,滴滴答答下起了雨,活动只好临时取消。我沮丧到了极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往沙发上一坐,怎么也  相似文献   

19.
这天,小丁丁给他的好朋友小胖打电话“:小胖,你知道吗?我们两个参加的哈哈总动员活动的录像,明天8点要在电视里播(bō)放了,你别忘记看哦!”小胖听到这个好消息开心极了,可是,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早上8点,他却没有看到自己的节目。小朋友,你能告诉小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在本期找)1.一天,小朋友们参加郊游活动,请你写出钟面上的时间,或根据时间画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然后把各个时间和相对应的活动安排用线连起来(注意:小朋友们从到达活动地点到准备返程,共玩了6个小时)。:15:009:00:到达活动地点出发回到学校准备返程2.小亮从晚上21点…  相似文献   

20.
最后一别     
最后一别汤玉顺秋雨,淅淅沥沥,如泣如诉,绵绵地、不停地下着。这雨下得叫人好心焦。我无可奈何地耐着性子在家等待着、等待着……一天,两天,三天。等到第四日,雨住了,“天公”放了些晴,但依旧阴着个大脸子。我急速背起行装,准备到学校报到,学校已开学三天了。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