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古代武举及其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举,又称“武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考试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是我国古代教育体制中的一种考选形式。武举始创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废于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前后延续了近一千二百年,在我国历史上,对体育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武科考试,从公元702年(武则天长安二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在武科考试中,曾出现过许多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3.
孙成波 《钓鱼》2006,(20):65-65
武当山下的东浪河是汉江上游的支流,流过车城十堰,又流经房县的马蹄山,在山下又一分为二,变为东西两条河,一水分两流,成了从古到今的姊妹河。早在唐代,高宗之子李显即位期间,即公元684年,母后武则天谋取李显帝位,又将其贬于房陵州(房县的古称),封为庐陵王,直到公元698年,为打发  相似文献   

4.
“状元”实际是“状头”之说。武科举始创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200年。录取为第一名的便叫“状头”,“头”与“元”同义,所以俗称“状元”。“武状元”是武科举最高一级考试——殿试后,皇帝对贡士中选定的一甲第一名赐予的称谓。据有关史料载,可以考证的武状元,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薛奕,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张三甲,共168人。  相似文献   

5.
胡兴军 《武当》2007,(2):52-53
状元,实际上是“状头”之说。考官将新科进士的“状”(考生家庭状况表,州与府的举荐信)连同考试成绩,一起呈报皇帝。科举包括文武两项常科。这个制度,一般认为应以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设立文进士科为开端。而武进士科却比文进士科晚了近100年的时间。武科举始创于唐朝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相似文献   

6.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科考“武科”的历史沿革、考选内容、体育文化价值和弊端等进行系统研究。“武科”又称“武举”,宋承唐制,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正式设立。考试内容以骑射弓马为主,内场有策论(诸家兵法)。“武科”有助于宋朝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为国家遴选优秀的军事体育人才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宋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宋朝300年间,“武科”虽受到历代君王的重视和支持,历经77榜却未选拔出一位名将,存在“武科”标准以文为主和拘于制度化运作等弊端。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能否长寿受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制约,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健康长寿说明了这个问题。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元705年,终年81岁,这在平均寿命只  相似文献   

8.
永泰公主(684-701年)名仙蕙,字秾辉。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因私下议论李唐与武周两集团的斗争,被武则天处死在洛阳,年仅17岁。公元705年武则天死后,其父中宗即位,将其灵柩由洛阳迁至乾陵,于神龙二年(706年)与驸马都尉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  相似文献   

9.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科考"武科"的历史沿革、考选内容、体育文化价值和弊端等进行系统研究."武科"又称"武举",宋承唐制,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正式设立.考试内容以骑射弓马为主,内场有策论(诸家兵法)."武科"有助于宋朝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为国家遴选优秀的军事体育人才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宋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宋朝300年间,"武科"虽受到历代君王的重视和支持,历经77榜却未选拔出一位名将,存在"武科"标准以文为主和拘于制度化运作等弊端.  相似文献   

10.
武举,堪称武科,始于唐武则天二年,废于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在中国历史上存活了1200余年。作为我国封建社会选拔武艺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对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从隋朝禁武到出现非正式的选拔武备人才制度。形成于唐的武举制,完备于宋,发展于明,衰亡于清。完善了'文武兼备'的人才选拔标准。但随着拥有'坚船利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宫而设的科目——武举,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其后历代相沿,逐渐发展成与一般文士考试相对的体系。唐代考试项目有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负重等项目。北宋时,先试骑射,后试策。以策定取舍,弓马定名次。靖康二年(1127)北宋被金朝所灭之后,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的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置于金朝的统治之下。  相似文献   

12.
阿崔 《体育博览》2008,(9):86-86
中国古代的体育赛事并不多,由官方主办的就更加少了,皇室每年的田猎勉强算是一项,却也只是考校皇家子弟的弓马而已。昔日烽火戏诸侯的联邦运动会没有哪个君王敢于冒着亡国的危险重试,好在从唐代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起,武则天开创了武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武官。统治者们终于有了集中观看运动员们比试的机会,那些来自于草根阶层的武术爱好者们则有了与读书人一样的出身门路:为官帽,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13.
贵刊1994年第三期上刊登的《谁最早使用‘钓车’一词》一文把最早使用“钓车”一词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此前一般认为,“钓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钓车篇》(诗)。陆龟蒙的去世时间是公元881年,也就是说,该诗成于公元9世纪,“钓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9世纪。该文作者引述公元756年前后在世的唐代张志和于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所做(填)的《渔歌子》词五首(阕)中的第五首提到“钓车子”:  相似文献   

14.
秀秀 《健身科学》2008,(3):49-49
丁香又名"鸡舌香",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相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  相似文献   

15.
刘彦骅 《武当》2004,(11):43-43
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南温县人。少好学,熟读诸子百家之书,崇拜老庄之学。从蒿山道士潘师正受传符篆、辟谷、导引及服饵之术。后随师一同隐居天台山玉宵峰百余年,容貌一直像三十岁人。武则天曾数次召他进京,他拒绝应召。后来唐玄宗迭次召见,玄  相似文献   

16.
武举制是朝廷设立的考试科目,通过定期统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并对其授予官职的一项人事选拔制度.武举制正式创立于唐朝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此后的宋、金、明、清各朝也都沿用了这一制度,到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被废止,共延续了1201年.唐代在我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武举制的创立在当时是一项重要的创新,对当时及后世体育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武艺是古人对武术的总称《三国志·刘封传》中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记载,说明“武艺”一词出现很早。《续文献通考》中有“练胆、练艺”之语,其中“练艺”即指练武。《古今图书集成》中有“精诸家武艺”一说,其中“诸家”之词说明武艺的发展是多元的,如军事武艺、民间武艺,细分起来还有南北各派、内家外家等。到我国唐代,由于武举的创立,武艺出现了全面发展的势头。 武举始于唐朝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废止,历时1201年。武举分内堂考策论(即理论考试)和外堂考武艺。我国唐、宋、金、明…  相似文献   

18.
漫话求仙服石的皇帝郗杰历代封建君王都想长命百岁,但如愿者甚少。从秦始皇起直到清朝未年,在259个皇帝当中,平均寿命不过39.2岁。除了梁武帝(公元464—549年)、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乾隆(公元1711—1799年)等几个皇帝长寿外,活...  相似文献   

19.
勤劳勇敢的渤海国各民族,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其中,马球运动的开展也是很有特色的。 渤海国原名震国。公元698年(武则天通天万岁三年)靺鞨族首领气气仲象之子大祚荣建立,自称震国,定都于今天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公元713年(震国五年、开元元年)唐玄宗迫于无耐,册授大祚荣;左骁卫员外大将  相似文献   

20.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在治理国家中,是一代历史伟人。武则天十三岁丧父,十四岁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做了“才人”。二十七岁,太宗去世,她与部分宫女入国家寺院——感业寺作了尼姑,三十岁又被高宗召入宫中为“昭仪”,一年后生一子即后来的中宗。武则天三十多岁被封执政皇后,掌握军政大权,指挥满朝文武,长达三十余年。公元690年,她接受各阶层的请求,穿戴上皇帝衣冠,端坐宝殿,又达十五年之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