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这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互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将“教育”与“教学”机械地分离,把教学变成孤立于教育之外的智育甚至是轻视或忽视能力培养与智力开发的知识传授,把教育变成狭隘的唯功利性的德育,甚至是某项具体政策的教导,都是处在一定历史时期偏颇片面的观念。这种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将学生异化为物或工具,成为专制政治的附庸,而不是发展为能占有其本质、具有创造性的人。笔者在此使用“语文教育”这一概念,正是为了打破这种狭隘的功利观念,以完整的全面的大语文教育观念来审视语文学科的问题、研究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教育工作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而且还要讲究艺术性。它要求教育工作用灵魂塑造灵魂,以情感升华情感,以睿智启发睿智。“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育的情境千变万化;教育的内容千头万绪。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运用教育艺术,创造地、巧妙地去开展教育工作。也就是说,要求教师要有爱的艺术、理解的艺术、尊重的艺术、赏识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造型人才●李灵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造型人才●李灵有人说,20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世纪。本世纪仅前50年,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就达961项,而到了60年代以后,科技发明的总数竟超过了从16至19世纪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在学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形成过程,这正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而选择什么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的话题。音乐艺术是一种最擅长情感表达的艺术,它对人心灵的抚慰和感化作用,是其他艺术难以取代的。音乐教育由于其情感感染特征,可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方式。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感恩教育功能,并有意识地将这种感恩教育观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愉快地接受感恩观念,帮助他们培养感恩之心与健全、美好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与德、智、体、劳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个体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达到对美的肯定、摄取,对丑的否定、摒弃,使感情得到净化,道德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艺术教育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体现了艺术学科以及跨学科的横向融合、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艺术教育的纵向融合,强调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关注学生自我理解与观念,强调艺术知识、技能操作、艺术情感获得的渐进性等。  相似文献   

7.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要适应未来社会教育的需要,就必须突破传统师生关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状况,构建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观念到行为都要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一款第4条指出:“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等院校的审美教育,对于提高我们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审美教育工作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对审美教育的观念进行更为完善的思考,以及对审美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更为完整的确定就显得尤其重要。条款中特别强调应“建立较为合理的艺术教育体系”。观念是先导,内容是核心,只有具备新型而完整的审美教育观念,具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建立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当代艺术教育理念的新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当代艺术教育的新理念入手,介绍了当代艺术教育关注人历史、强调环境教育、在社会中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观念。提出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背号下,作为人艺术修养的社会化艺术教育的实施方法,如重视直觉体验、涉及人知识、关注多元化的教育、营造除学校教育以外的丰富的社会化艺术教育环境等,力图通过艺术架构新的教育环境,在国际化环境下提升我国民众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本质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品质和化精神的培养。西方与素质教育思想最为接近的是19世纪以来倡导的“全人教育”,即倡导以“育人”为本.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西方教育实践中值得借鉴的教育模式,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开放性的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1.
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个性化发展。艺术包含着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高尚情感,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所以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的情感教育,集中地体现于它的美育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对于人的发展能起到独特的作用。表现为:艺术教育有助于人的思维的全面发展,能开发少年儿童大脑的功能,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是培养少年儿童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的最简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必须关注完整的人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一个技能统治一切的时代,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它至少应该包括:信仰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公民教育,并且需要我们确立新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相似文献   

13.
略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下半叶发端于西方工业国家的教育机会均等运动,在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表现不仅在于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认知不断得到深化和丰宫,已逐步形成了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等丰富内涵的教育机会均等观[1],而且,其影响的范围也从西方工业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一股国际性的教育民主化热潮。当前,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也正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研究我国现阶段教育机会均等的状况,探索其实现途径,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民主化进程,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情感在每个人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却很少关注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的和谐发展,重认知而轻情感。本文主要封情感及情感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指出了认知教育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情感教育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学校在对儿童进行日常认知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情感的发展。本文提出了把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同时还给出了适合于各种课程的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共同发展的一个通用的教学设计模式,以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的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21世纪新人。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教育的本质,而爱情作为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圣洁的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教育话题之外的。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爱情教育也已受到关注。现在我们不仅能够公开地谈论爱情教育,而且在上海、浙江、河南、辽宁等地已大胆尝试,把爱情教育引入中学课堂。有的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增加了一个谈论爱情的单元;有的开设“爱情课堂”,一个下午语文、  相似文献   

16.
果戈理和乔伊斯笔下的人群是卑贱的,又是伟大的;即是必死的,又是永恒的,创们都致力于完整地揭示人,揭示完整的人,试图解开“人是什么”这个古老,永恒的谜,果戈理对乔伊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应该被列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19世纪到20世纪人类思想意识和艺术观念的发展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17.
张超  纪楠 《黑河教育》2010,(9):56-56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它强调在生动形象、鲜明直观的艺术呈现中展现善良美好的情感。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艺术教育的学校,也无法接受缺少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人手。一个人对父母、对同伴、对周围的人有了深厚的感情,才能服务于社会,立足于社会。”目前.多数孩子是处于独立个体化、娇生惯养、辈份观念淡的生活氛围之中,多数孩子获得到的被关爱情感是处于饱和状态。但是。笔通过观察发现孩子情感空间尤其是关爱情感空间是缺失、不完整的表现在:孩子们总在向成人索要关爱而自身却少有付出.甚至是不懂得他们也有付出的义务与责任;孩子总是任性地要求,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过激甩闹,不懂得适当控制情绪。究其原因,笔认为是在培养孩子关爱的情感的教育中被成人给忽略了:成人总把自己关爱的情感一厢情愿地、无怨无悔地付出。只求把孩子的情感空间塞满被爱;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在培养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战略中,艺术教育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是一种启迪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的教育,也是引导一个人自觉地提高全面素质,自觉地完善道德、情感、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发展创造力的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艳 《宣武教育》2007,(7):16-18
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观念日新月异。沧桑的额头、厚厚的镜片已经不再是教育第一线工作者的固定名片,近年来许多学校的青年教师被委以重任,走上班主任的工作岗位,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教师队伍变化的同时,教育内容也与时俱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素质教育对教师、特别是青年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