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广协会电视学研委会和浙江广电集团于5月11日在杭州共同举办“全国电视栏目剧研讨会”。来自中广协会、中央电视台、全国30多家省市电视台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2005年以来,电视栏目剧走俏全国电视荧屏,占据的收视率、收视份额呈集体式上升趋势,不少栏目剧甚至超过了晚间黄金档电视剧的收视率。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广电集团的《杭州佬》、南京电视台的《真实的故事》、湖北经视《经视故事会》、湖南经视的《全家老小向前冲》、重庆卫视《雾都夜话》等,都以选题的贴近性、语言的平民性、百姓的参与性、表达的戏剧性等特性取得了不俗的收视业绩。尤其是重庆卫视《雾都夜话》十年占据该频道收视第一位,湖南经视《故事会》的平均收视率稳定在7个点左右,最高时达到10个点,这是当今许多电视剧都难以到达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21,(4):22-22
近日,CSM(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发布了《2020电视大屏收视与创新研究报告》,对2020年电视大屏上的新闻、电视剧、综艺三个类别的收视与创新情况作出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及解读。新闻:收视比重明显上升。新闻类节目2020年收视贡献为16.8%,同比增加3.5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宋蕾  王天盈 《视听界》2006,(5):45-49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的恢复性增长引人瞩目。在2004年评选的以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百佳优秀电视栏目》中,综艺节目占到三十多席。《幸运52》、《非常6 1》等优秀综艺栏目的实践证明,提升综艺节目的市场表现,可以减少电视台对于单一节目类型(电视剧)的倚重,丰富观众的选择,增加电视节目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播出和收视现状,并从行业层面出发,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份额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线索。一、综艺节目的现状(一)播出比例、收视比例和资源使用率近几年,不同电视节目类型按收视份额的多少可以…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蜗居》在将房奴的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同时,也引发了受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剧中,住宅不单单是一种物质实体,还是一种媒介。本文以《蜗居》中关于住房的典型对话和场景为文本,分析电视的叙事模式,探讨住宅作为一种媒介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蔚 《视听界》2004,(6):73-73
2004年,反映普通人生活和亲情、伦理、道德题材的电视剧收视率大幅提高,其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姐》创下了今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收视率的最高,达到8.54个百分点,电视连续剧《婆婆》以微弱差距居其后,收视率达8.37个百分点。受此鼓舞,央视随即又引进了去年曾赢得高收视率的百姓剧《亲情树》的姊妹篇《香樟树》,并于11月上旬安排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百姓剧在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收视情况与央视非常类似,像江苏电视台播出的《空房子》、《母亲》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一些百姓剧如《大哥》、《儿女情长》、《空镜子》、《亲情树》、《结婚十年》等依然能吸引住观众的收视热情,在各地重播不已。  相似文献   

6.
2009年,电视剧《蜗居》,神奇般引发所有人因为房子带来的阵痛,它所引起的轰动效应,甚至形成了一种"蜗居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蜗居》的走红过程,也是这个全社会集体应对现实的过程,最后形成的"蜗居现象"是"后蜗居时代"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此篇论文中,作者从受众方面入手:着力于分析《蜗居》出现的现实背景与"《蜗居》现象"的关系的分析;一切的研究,都是希冀从深层次引入一些思考,并以《蜗居》为例,展望未来国内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方向,为更成熟的电视剧市场的形成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飞 《新闻窗》2012,(5):45-45
电视纪录片,在很多人眼里一直是小众化的。不过,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相信大家会改变这种看法。“平均收视率达到0.5%”,“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和BBC纪录片的收视差不多。”2012年春夏之交,这部7集电视纪录片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舌尖》创造了收视奇迹。  相似文献   

8.
当下电视剧已成为提升频道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最有效、最快捷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剧《哑巴新娘》创收视新高成因的探寻,来增进了解电视剧自身魅力、受众需求、主力收视人群特性对电视收视的重要影响,把握受众收视的一般规律,进而进行有效购片,成功播出。  相似文献   

9.
戴元初 《视听界》2011,(1):33-35
对于许多电视台来说,电视剧是电视媒体收视表现的直接引擎,争夺收视率的战争自然就转化为争夺收视引擎的战争——电视剧争夺的白热化正是源于这一点。怎样才能获得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双赢的优质电视剧?  相似文献   

10.
胡超峰 《声屏世界》2005,(12):42-43
近几年来.根据漫画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作为新剧种频频出现于电视荧屏,其代表作便是改编自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漫画系列《涩女郎》的电视剧《粉红女郎》。该剧一经播出便深受都市青年观众的喜爱.取得了理想的收视率。在《粉红女郎》取得收视成功后.改编自朱德庸的另一漫画系列《双响炮》的同名电视剧《双响炮》紧接着新鲜出炉,在部分省市电视台的播出中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自1997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引进播出了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之后,韩剧在我国电视剧市场上制造了一波一波收视热潮。中国观众为什么对韩剧如此心醉神迷?本文尝试运用接受理论和心理分析方法,从中国观众缺失与补偿的心理机制中探寻韩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收视营销就是找准自己的目标观众和潜在观众,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关系,找到合适的播出资源,通过最佳路径,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节目和收视服务,吸引最大数量的观众花更多的时间收看。面对全媒体的发展格局,面对各级电视播出机构的激烈竞争,电视传媒如何提升电视剧收视份额,超越竞争对手?借鉴市场营销观念,笔者提出如下收视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电视剧是最受电视观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但鉴于电视剧的制作、采购、播出以及观众收视心理等特征,如果电视媒体过于依赖、看重电视剧,那么大到整个电视行业及电视产业,具体到一家电视台、一个频道,早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此,61号令的出台及执行,对规范国内电视行业的行为和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文艺公共性的困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10年春晚‘广告门’事件"、"2009年电视剧《蜗居》现象"这两大有代表性的电视文艺现象为参照,审视中国电视文艺目前在公共性方面所处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指出:公共舆论、伦理与价值观,以及文化认同三个方面的积极建构,应是中国电视文艺从当下困境中突围、进而充分承担起当代"公共影视空间"职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3,(4):45
2013年中国各大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随着"限娱令"、"限广令"的出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播出,同时观众品味的提高和收视习惯的碎片化现象也不容忽视,这无疑是对电视媒体的全新挑战。就东方卫视而言,内容资源成为节目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东方卫视推出的《妈妈咪呀》、《舞林争霸》、《中国梦之声》三档节目展现了超强人气。  相似文献   

16.
透视《蜗居》的热播与热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电视剧《蜗居》不仅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在网络上也同时兴起了一股《蜗居》热潮。本文从身份认同、网络的二次传播以及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等角度,透视了《蜗居》热播与热议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力 《记者摇篮》2009,(5):78-78
2005年10月,12集电视纪录片《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播出的第一周,就在北京地区创下了6.2%的收视率,超过了同在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京华烟云》。以后的调查显示,《故宫》的平均收视率达到3.09%同时段收视份额占到9.36%,在央视一套所有节目中(包括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排名第七。这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播出方面是创纪录的。观众收看《故宫》的热情,使那些认为纪录片曲高和寡的人们看到,被视为小众文化产品的纪录片也能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也使那些认为视觉文化通俗粗劣的人们看到,纪录片是有文化底蕴的。  相似文献   

18.
互动=激动?—互动电视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新闻记者》2001,(8):45-46
“互动电视正向我们走来” ,这是2001年3月16日上海《新闻午报》文化视点版的一个醒目标题 ,文中向我们描绘了互动电视将带来的激动人心的全新收视体验 :自由点播节目、自由选择剧情、自由切换镜头…… ,新的互动技术仿佛又带来一次收视习惯的革新 ,手中的电视遥控器也当家作主 ,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电视工作者们也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仿佛“互动”将给电视插上新生的翅膀 ,带来新的翱翔空间。可是 ,当我们沉浸在这种对互动电视未来的美好遐想之中时 ,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到现实中 ,想一想电视的上帝———观众 ,他们会为这种被动到…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行影视管理制度下流通的大众文化商品,电视剧不可避免成为管理机制、商业利益和收视观众权力争夺的场域。家庭伦理剧直接卷入当下生活和热点话题,其对当代普通人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再现,在一定程度上融通了电视收看的主体和客体。作为文化经济产品,电视剧《蜗居》的形象和主题具有多义性,面对诸多可能性,能动的观众(尤其侧重青年中年、城市白领、房奴等效忠从属关系的类型群体)最终选择正面地建构起切身相关的日常生活及其叙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2,(5):6-6
收视数据再起波澜CSM将启动司法程序日前,电视剧《大祠堂》出品人王建锋爆料称,电视剧收视率可以买卖,每年投入5000万元,收视便能进全国前十强!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收视率的质疑声铺天盖地。自2008年末,尼尔森公司退出了在华收视率调查业务后,作为国内惟一的媒介调查机构,央视—索福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