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合同成立不一定生效。合同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 ,就是无效的 ,就不具有法律拘束力。无效合同因具有违法性 ,所以当事人不得依据合同实际履行 ,否则将承担违法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不仅对无效合同的认定提供了具体标准 ,也对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作了相关规定 ,在处理案件时应予适用  相似文献   

2.
合同是我们现代社会经常用到的一种文体。《现代汉语》中解:合同是两方面或几方面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而通常我们遇到的是都是民事合同,它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广义合同则是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     
合同与契约:合同,通常也指契约,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确认某种权利与义务关系所达成的协议。合同的特征:①订立合同的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②订立合同的行为是一种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③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④订立合同的行为是合法行为。经济合同:是合同的一种。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经济合同法:是调整经济合同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发生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法律规范。订立经济合同的原则:订立经济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依法就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并使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行为。订立经济合同时,必须遵守下列原则:①主体合格原则:1)经济合同当事人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要有法人资格;2)企业法人订立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4.
双务合同具有双方当事人对待履行的性质,双方的履行义务互为条件,为保证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对等性,防止单方面不履行合同,《合同法》规定了“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三种抗辩权,抗辩权制度从法律上最大限度地平衡了合同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正>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遵守合同是现代社会的公理。合同制度对于维系和巩固社会的信用基础,保障社会交易安全,鼓励交换和流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救济则无法律,而实现救济的前提是区分各种责任形式,因此明晰合同制度中的各种民事责任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合同制度中的民事责任包括因违约产生的违约责任,合同无效时的缔约责任及合同被解除时的相应责任。一对于真实有效的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即产生相应的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违约责任的法定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依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约定违约金为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还可依合同法第115条采用定金责任。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受苏联民法的影响,认为违约金的性质兼具惩罚性和赔偿性。事实上违约金的惩罚性不仅不符合民法和合同法之公平性和补偿性原则,也与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定作合同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适用的一种合同,围绕这类合同所产生的纠纷和法律诉讼日益增多。在经济活动中,定作合同双方当事人只有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我国《合同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才能避免合同风险,减少定作合同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合同的效力是合同对当事人所具有的法律的约束力,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合同法对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生效规定了统一的要件,同时当事人也可以约定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只有符合法定条件或约定条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未具备约定条件的合同成为不生效的合同,因此,合同的效力问题是合同法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合同及其合同法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早期,合同被称作:书契.《周易》记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对人易之以书契.”“书”是文字,“契”是将文字刻在木板上.合同制在中国古代也有悠久的历史.《周礼》对早期合同的形式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判书、质剂、傅别、书契等都是古代合同的书面形式.经过唐、宋、元、明、清各代,法律对合同的规定也越来越系统.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制定了合同法.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是关于市场交易规则的法律,不仅与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是“适用频率最高”的法律之一.合同法是民事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合同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同的解除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在其自身利益遭受违约方的行为严重损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违约救济措施,或者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的约定.由于这两种救济将导致双方合同关系终止的后果,该问题在合同法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合同法>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但是在具体规定中合同解除与约定解除条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本文试分析合同解除与约定解除的特点,以辨析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旅店住宿合同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旅店住宿合同的法律特征,阐述了旅店住宿合同中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分析旅店住宿合同与房屋租赁合同相似之处的基础上谈及了其法律适用问题,并阐述了旅店住宿合同与房屋租赁合同的不同点,建议将旅店住宿合同有名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其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电子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电子合同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广义的电子合同是指经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其他手段拟订的约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形式。实际上所谓电子合同,是指当事人利用网络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形式订立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经济合同适用的法律,是调整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在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中,对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往往成为双方有争议的焦点,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弄清这一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71):90-91
在各个领域,合同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合同依法制定,所以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其对缔约双方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也是国际商务活动中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因合同具有经济和法律的特殊功能,在中韩两国不同的文化和观念条件下,如何准确地利用不同的语言,准确地传达共同的意思要求,并且如何运用翻译把合同内容准确地传达给双方当事人,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门课题。本文结合合同的翻译原则,对词汇、句子、篇章的特点展开分析,阐述韩语合同翻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合同法的实施结束了对是否共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这对范畴的争议。订约主体就当事人约定的主要条款达成的合意即为合同成立,而合同生效是拢已经成立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和基础,但合同成立与生效各有其所应具备的要件,合同法对此作出了较以往不同的规定。区分合同成立与生铲进而区分合同不成立与无效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司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在其自身利益遭受违约方的行为严重损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违约救济权利。或者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作为保障合同当事人双方民事权利、义务实现的一种方式,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将导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因此,其在合同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理论界及实务界看,对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及其法律后果认识颇有差距。笔者以为,研究合同解除制度中解除权的行使及其法律后果,发挥理论对实务的指导作用,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交易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如何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问题上,当今世界各国均将“意思自治”原则作为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首要原则,即由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共同选择适用于合同的准据法。在当事人依据意思自治原则确定了涉外合同的准据法以后,由于主客观原因,据以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冲突规范、连结点发生了变化,或者当事人双方事先共同选择的准据法本身发生了变化时,其涉外合同的准据法原则上也应该由当事人双方依据意思自治原则确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17.
预约合同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约是相对于本约而言的,乃指当事人双方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契约(本约)的契约,在实践中的运用却十分地广泛,但我国法律尤其是《合同法》未作规定。预约合同一旦成立生效即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定法律拘束力。当事人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应尽的合同义务,则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受害方当事人则有权寻求法律救济。从性质上讲,预约责任不排斥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违约金及定金罚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构成要件,处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产生不同的法律约束力。合同成立对当事人具有程序上的法律约束力,即当事人不得擅自实施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行为;而合同生效则具有合同本身的法律约束力,即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评价合同,通常是指教育评价双方当事人之间对教育领域的某一特定评价对象在评价内容、实践、义务等方面达成的具有法律效益的书面协议。美国教育评价合同实践具有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建立了合同实践制度、重视外部评价者的评价、强调签订书面评价合同等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我们也应遵循法律原则,借鉴美国教育评价合同实践的经验,规范和监督日益增多的教育评价活动,如,树立用评价制度规范评价活动的理念,培育社会评价机构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建立能保障教育评价合同运作的制度,倡导合同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行为。  相似文献   

20.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分为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两种。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使用须符合以下条件:双方当事人的债务须因同一双务活动而发生且具有对价关系;债务已届清偿期,行使抗辩权的一方无先行履行债务的义务;双方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对方有能力履行债务。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抗辩方须有相对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债务的确切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