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As China's pace of economic growth accelerating,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as also ushered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Guide is the main practitioners and the main subj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and also an external image of par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i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t guides,I reveal the impact of guides'explanations to the image of tourist attractions,and speculate on how to improve the guides...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旅游业尤其是国内旅游的迅速发展,经济型饭店已经成为业界新贵。为此,应完善饭店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政策,明确定位和塑造品牌是经济型饭店发展的有效长期战略行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及预定系统。  相似文献   

3.
刘颖 《时代教育》2010,(1):280-280
In recent years,as China's rising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s tourism has also ushered in a rar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While bringing us great benefits,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also raised a host of serious problems,one major of which is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article,by analyzing the impact and interac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environmental,I bring up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for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来说,借助旅游助长经济社会发展更成为了一条不错的捷径。上林县是经济落后县,生态旅游业是该县的重点发展产业,对上林县的经济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上林县现有的旅游资源、旅游对经济的带动情况、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为上林县旅游业今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迎来了大的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为例,分析了高校旅游英语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提出多方面的建议,探索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多种策略,致力于提高高校旅游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使其更好地投身海南省及国家的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旅游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而且也会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以及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旅游已成为一项“朝阳产业”,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文章通过对山西省6所高校1106份在校大学生的有效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山西省大学生旅游消费倾向及体育旅游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市场需求,对丰富和促进山西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业发展90年来,先后经历了萌芽化时期、行政化时期、事业化时期、市场化时期和产业化时期,成绩斐然。展望"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战略有了新定位,旅游消费需求进入了新阶段,旅游发展环境有了新支撑。中国旅游业应继续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国内旅游拉动内需,挖掘旅游就业潜力及旅游的扶贫功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及生存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世纪是中国全面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时期 ,迅猛的知识经济带给中国旅游业的是严峻的挑战与冲击 ,同时更是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顺应新型经济时代的变化与需求 ,实施新的战略观念与构想 ,中国旅游业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 ,才能全面提高竞争力 ,实现历史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旅游人才需要良好的旅游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但是目前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调整是必要的.文章在对福建几所新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访谈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影响课程体系设置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新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会展旅游是旅游业产业化、社会化以及与会展行业等相交叉以后出现的新的旅游活动方式。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对于拓展我国旅游业发展空间、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促进旅游城市的各项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及地位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我国就业及旅游业发展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择1978年-2006年的时间序列,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收入和市场两方面,实证研究国内旅游人次、收入,入境旅游人次、收入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吸纳就业的基础产业.旅游业直接就业增速快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又快于第一二产业,旅游业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回归分析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全国就业、第三产业及城镇就业有明显促进作用.而第一二产业促进不明显,其中,入境旅游发展对拉动和促进我国就业作用最大.入境旅游市场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入境旅游成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入境旅游对全国就业的促进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实现.外国人旅游人次对全国总就业、第三产业、城镇就业促进作用大于港澳台旅游市场,与此相反,港澳台旅游市场对第二产业的作用明显大于外国人市场.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及其优化配置,将使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再仅仅依赖于本国已有的资源,而是可以通过利用国际资源,缓解经济快速增长与国内资源有限供给的尖锐矛盾,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为中国缓解资源瓶颈,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国已步入旅游大国的行列。旅游产业的崛起使得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源于高水平的旅游教育。因此,旅游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依赖于旅游教育的改革,旅游院校要发展就要建立系统规范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路子,形成了典型的培育发展模式、开发经营模式和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态。与此同时,中国乡村旅游天生质弱的特点使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等路径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积极有效地发展旅游业的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甘肃河西走廊旅游资源丰富,品味高,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但由于诸多原因,使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笔者应用SWOT分析法,试图对河西走廊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和面临的问题做出综合分析,希望能对河西走廊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旅游业规模也迅速扩大。只有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其宗教文化知识,才能适应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中,宗教文化得天独厚,优势明显。特别是重庆市,宗教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开发利用宗教文化资源,可以使宗教文化成为重庆旅游品牌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为重庆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同其他产业一样有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有受国家经济政策约束(主观因素)和外界极自然因素(客观因素)影响的时期。日本战后选择了和平重建家园的道路,和平的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外界机遇又促进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是同和平共存的产业,世界和平形势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其中世界性的盛会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日本于1964年举办了东京奥运会,1970年举办了大阪世博会,这两次世界盛会对日本经济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旅游产业也是最大的收益者。为日后日本成为旅游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2008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来临,那么这两次世界性盛会给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必将对旅游业的腾飞产生巨大影响,带动整个旅游行业的开发和综合发展,使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