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了探讨男子400m栏运动员下肢力量和无氧能力特征,为针对性力量训练和伤病预防提供依据。采用Wingate方案及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8名优秀男子400m栏运动员进行无氧能力和膝关节肌力进行测试,分析400m栏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和相对功的关系,屈伸肌群力矩比、膝关节肌群力量与无氧功能力在不同角速度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00m栏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和相对功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作为评价肌肉力量指标,相对功比相对峰值力矩更具实践意义;屈伸肌群力矩比指标低于专家推荐值,运动员应加强屈肌群力量训练,以保持关节的平衡和协调;膝关节肌群力量与无氧功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相关,不同角速度时,膝关节肌群峰值力矩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湖南师范大学9名北狮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为揭示该项运动膝关节肌群收缩的生物力学特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BIODEX SYSTEM 3等速测试系统对湖南师范大学北狮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测试指标为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屈伸肌峰力矩比、平均功率及做功疲劳度。结果:1)北狮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2)狮头狮尾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和做功疲劳度无显著性差异;3)狮头狮尾左右膝关节同一肌群峰力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舞狮运动员膝关节肌群峰力矩变化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少,平均功率呈现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速度后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男子青少年中跑运动员进行髋、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发现男子青少年中跑运动员髋、膝关节肌力特点及薄弱肌群。方法:对16名上海优秀男子青少年中跑运动员进行髋、膝关节单侧等速向心60°/s×6和240°/s×6测试记录测试峰力矩、最大功率、屈伸肌峰力矩比值。结果:髋关节屈肌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在两个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伸肌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两个速度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膝关节屈肌峰力矩及相对峰力矩无差异,而伸肌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在两个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屈伸肌峰力矩比值无差异。研究对象髋关节屈肌最大功率和相对最大功率在两个速度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伸肌最大功率和相对最大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膝关节屈伸肌最大功率和相对最大功率在两个速度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髋关节随测试速度增加最大力矩呈现下降趋势,高速测试时峰力矩屈/伸值下降,髋关节屈肌力量需加强;膝关节伸肌峰力矩随测试速度增加减小,屈肌及峰力矩屈/伸值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观察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特点,发现目前下肢力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美国BIODEX公司生产的biodex system4等动测试系统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男5名,女6名)的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向心收缩的等动测试,测试速度分别为60°/s和180°/s。结果:男女运动员伸肌群的相对峰值力矩和相对平均功率都要显著高于屈肌群(P<0.01)。相对峰值力矩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1),相对平均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男女运动员下肢屈伸肌比平均在50%~65%之间,并且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屈伸肌比显著增加(P<0.05)。在同一速度下,男女运动员伸肌峰值力矩出现的角度要显著大于屈肌(P<0.01),但是在不同速度下,男女运动员伸肌峰值力矩出现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出现的时间显著变短(P<0.01),并且同一速度下,屈肌群峰值力矩出现的时间要短于伸肌群(P<0.05)。左右腿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相对平均功率、屈伸肌比等指标没有差异(P>0.05)。结论:了解到目前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特点,其中男女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屈伸肌比(H/Q)较低,应该注重发展股后肌群的力量,以提升屈伸肌比值。左右腿肌肉力量发展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5.
采用CYBEX6000等速测力仪,对30名优秀的速滑运动员髋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平均功率、总功输出及屈/伸肌比值(%)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双髋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总功输出均随角速度增加而下降,平均功率则升高;同一速度区髋关节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平均功率、总功伸肌大于屈肌;不同速度区伴有"优势交换"现象,即低速区左侧屈伸肌大于右侧,高速区则以右侧伸肌增强为主。速滑运动员髋关节屈/伸肌比值(%)随角速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女子速滑运动员11人膝关节肌力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女子不同级别速滑运动员11人进行Cybex 350型等动膝关节屈伸测试,随着肌肉收缩速度的提高,最大肌力矩趋于降低,并且胭脆肌与股四头肌力矩峰值的比率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6名二级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向心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临床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 Kinitech等速康复肌力测试系统,对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膝伸肌大于膝屈肌(P<0.05),峰力矩屈伸比(F/E)随给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伸肌群最大功率无明显差异,左、右侧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60°/s伸肌除外);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角度(APT)表现为伸肌角度明显低于屈肌角度,随速度增加左右两侧膝关节达峰力矩的角度无显著差异;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时间(TPT)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达峰力矩的时间大于屈肌;右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PT/BM)与下肢形态学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本研究结论,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峰力矩变化规律与成年人相一致,但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能力发展不平衡,屈伸肌群运动达峰力矩角度、达峰力矩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不同级别男子跳高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离心收缩时峰力矩特点及差异。在首都体育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采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对8名一级男子跳高运动员和8名二级男子跳高运动员膝关节肌群进行等速离心收缩测试,测试角速度60°/s、120°/s、240°/s,指标包括峰值力矩、相对峰力矩(峰值力矩/体重)、峰值力矩屈伸比。研究结果:(1)一级跳高运动员起跳腿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较二级跳高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平均功率随给定运动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P<0.01);(3)离心收缩峰力矩随给定运动速度的增加无显著变化;(4)离心收缩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为0.60~0.63之间。结论:跳高运动员膝关节肌群等速测试结果的差异是造成一、二级跳高运动员成绩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对36名二级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向心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临床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Kinitech等速康复肌力测试系统对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膝伸肌大于膝屈肌(P〈0.05),峰力矩屈伸比(V/E)随给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伸肌群最大功率无明显差异,左、右侧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600/s伸肌除外);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角度(APT)表现为伸肌角度明显低于屈肌角度,随速度增加左右两侧膝关节达峰力矩的角度无显著差异: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达峰力矩的时间(TPT)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达峰力矩的时间大于屈肌;右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PT/BM)与下肢形态学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峰力矩变化规律与成年人相一致,但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做功能力发展不平衡,屈伸肌群运动达峰力矩角度、达峰力矩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使用CYBEX-NORM770型等速力量测试康复仪器对12名青少年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膝关节进行等速向心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值随着测试角速度的增加而减少,膝关节屈伸肌群力矩的比值随着角速度的增加而增大;(2)运动员左侧膝关节屈伸肌群力矩比值明显大于右侧膝关节屈肌群峰力矩比值。  相似文献   

11.
陶珊  曲峰 《体育科研》2014,(1):34-38
目的:研究不同速度下台阶对膝关节压力的影响,为运动健身和损伤预防提供生物力学支持.方法:对10名男性普通大学生分别以48、60、72、84、96、108步/分、慢速跑、中速跑、快速跑,这9种速度下台阶时膝关节峰值力和屈曲角度等进行分析.结果:随着下台阶速度的增大,膝关节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峰值力均不断增大.以中跑速度下台阶时膝关节所受的垂直方向的峰值力显著增大.以慢跑速度下台阶时膝关节所受的前后方向的峰值力显著增大.以快跑速度下台阶时膝关节垂直方向峰值力超过两倍的体重.同一速度下台阶,左右膝关节峰值力无显著性差异.随着下台阶速度的增加,峰值力时刻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不断增加.结论:膝关节负荷随着下台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膝关节屈曲幅度随着下台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同一速度下台阶时,右膝关节负荷较左膝关节大,但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跳远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形态与专项力量间的相互关系。肌肉形态测量采用CT断层扫描,力量测试采用美国Cybex-Norm等速测力系统,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研究结果表明:从形态上看,一级跳远运动员大腿肌肉各相应断面面积明显大于二级运动员,且右侧略大于左侧;在相同测试速度下,一级运动员肌肉收缩力量大于二级运动员,且右侧略大于左侧;跳远运动员在低速屈膝、伸膝时,肌肉力量与其横断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重心及下肢动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运动技术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法 ,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最后一步重心速度变化和下肢技术动作进行研究分析 ,对影响标枪运动成绩的运动学因子结构进行探讨 ,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教学、训练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nsion power of the arms and power of the legs, 26 male Macalester College students were tested on a modified Biokinetic Swim Bench. All measurements were measured accurately and reliably. Correla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abilities on the leg extension and the arm extension tasks are low, r =.194. Between the right arm and the right leg the r = .041; and between the left arm and the left leg the r = .227. These correlations are not significant. It was concluded that extension power abilities are highly specific in nature and that assuming arm power from a leg power measurement is not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actual measurement of the arm pow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复运动后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次离心运动组和连续1周重复运动训练组。1次离心运动组进行1次下坡跑运动,重复运动组按照同样的强度进行连续7天的下坡跑训练。分别在1次离心运动即刻、24h、48 h、72 h、120 h、168 h和第7天末次训练后即刻24 h、48 h、72 h、120 h、168 h取股四头肌。结果: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和24 h、48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呈现渐进性加重,运动后第168 h基本上可恢复到运动前水平;7次离心训练后即刻和24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也具有相似的趋势,但训练后168 h后仍未完全恢复;且在各个时段,7天离心训练组股四头肌的损伤性变化均比一次离心运动组更加严重。结论:重复运动所致的骨骼肌损伤具有一定的延迟现象,在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骨骼肌损伤从整体看并不严重,但在运动后24h出现明显的损伤性变化;48 h达到高点,而运动后7天骨骼肌损伤基本上可以恢复。连续的重复运动可能导致骨骼肌纤维的损伤产生一定的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烨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71-77,89
目的:研究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普通在校大学生肘关节拮抗肌活动在等动屈伸过程中的差异。方法:以8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8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Biodex等动测试仪和Noraxon表面肌电仪记录上肢肘关节等动屈伸过程中作为拮抗肌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力量特征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肘关节伸肌和屈肌分别在最大等长收缩、15°/s、30°/s、60°/s、120°/s、180°/s、240°/s条件下进行3次最大等动离心屈伸运动。以标准化的均方根振幅(RMS)和标准化的峰值力矩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对于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来说,随着肘关节速度的增加,两组受试者的屈伸肌力矩都呈下降趋势,大学生表现为速度大于60°/s时伸肌力矩大于屈肌力矩(P<0.05),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表现为伸肌力矩低于屈肌力矩,但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都表现为在向心收缩时不同速度下随着主动肌力矩下降,拮抗肌激活水平表现为逐渐增高,且所有线性拟合系数r2>0.7。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拮抗肌肱三头肌的激活水平(在MVC时:10.1%±5.2%,240°/s时:15.1%±6.6%)要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MVC时:29.3%±8.8%,240°/s时:38.0%±15.1%)。而作为拮抗肌的肱二头肌激活水平在普通大学生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拮抗肌/主动肌肌电活动比要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P<0.05)。结论: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肘关节拮抗肌肱三头肌的激活水平要更低,这可能是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对肘关节周围肌肉进行长期训练的结果。而两者拮抗肌肱二头肌激活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两者在日常活动中肱二头肌作为拮抗肌经常为了克服地心引力受到同样的刺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以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光电测试计时装置,对其垫球、拦网动作所需时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原地拦网和移动拦网中,以两手臂置于耳旁跳起拦网和快跑移动拦网所需时间最少;原地正面垫球,以双手置于体侧的双臂垫球所需时间最少;侧前移动5m垫球以快跑接鱼跃的单手垫球所需时间最少。  相似文献   

18.
辽宁、天津女排主力队员单脚起跳扣球技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LT等研究方法,对天津、辽宁女排主力队员单脚起跳扣球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脚起跳扣球在助跑阶段具有第一步步幅较小,最后一步步幅较大的特点;蹬伸时的左膝角数值偏小;挥臂击球时右肘在161°左右弯曲时,更能充分发挥前臂的加速挥击作用;扣球时右肩、右肘、右腕、右指掌的速度是依次递增的。力图为建立更完善的单脚起跳扣球技术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脑电相干性分析,探讨运动员射击中击发和收枪两种不同运动表现时各脑区间的沟通差异。采用64导脑电测试系统记录12名女子气手枪运动员击发与收枪时的脑电,将两种不同表现击发前的脑电分为4个时间段(每段1 000 ms),分别计算低-alpha频段(8~10 Hz)、高-alpha频段(11~13 Hz)、低-beta频段(14~22 Hz )中前额区(Fz)与其他脑区间(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和颞区)的相干性。结果发现,在低-alpha频段,与收枪时相比,运动员击发时大脑信息沟通较少,表明击发时运动员只需要较低的皮层唤醒和注意努力。左脑脑波相干性显著低于右脑,表明大脑半球不同功能体现在了运动员射击过程中,运动员射击时右半球交流多,注意力转移以视觉空间为主。不同表现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显示了不同高低的脑波相干性,故推断稳定的大脑皮质活动与较好的运动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1997-2000年成年人体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0年福州市20-59岁的1681名成年人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同1997年4738名成年人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所测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成年人随年龄增长,身高均值下降,体形变胖,机能水平逐渐下降,素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