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年间清朝统一新疆后,直至新疆建省前的一百余年间,在新疆先后发生过数次内乱及外敌入侵事件.在平息内乱、驱逐外敌的斗争中,察哈尔营官兵与伊犁其他八旗官兵一起,不断被调往前线,他们英勇奋战,为维护国内稳定、边境安全和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梁霞 《文教资料》2008,(31):63-64
春秋初期曾雄霸一时的郑国由于长期内乱而从此衰落,郑卿祭仲反复不臣为内乱的重要原因.但大多学者都将其行为归结为环境使然,而忽视了祭仲本身善于弄权的特点.本文从此点出发,较深入地分析了祭仲本身善于弄权的原因,探讨了祭仲对郑国的弄权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晋国立国六百余年间的多次内乱,可分作前后两个阶段考察,前期的内乱迫使文侯、献公、文公等君不断改革,使晋国成为北方的强国。后期的内乱,致使私家势力膨胀,最终导致了晋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4.
清朝大修桂柳运河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扩展,是一个重要而系统的边疆建设工程.清政府之所以要增强桂柳运河的运输能力,政治军事方面是为了有效遏制反清力量、平定西南少数民族起义和帮助周边国家制止内乱,安定边境;经济方面是为了加强对西南边疆经济开发,促进民族交往和市场繁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督政府的建制,比较客观地分析了督政府在法国大革命中消除内乱、稳定国际环境所起的历史作用,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马建忠处理"朝鲜内乱"和出售招商局两事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考察,通过清末笔记中的记述史实,作出重新评价,指出马建忠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家和爱国者.  相似文献   

7.
张新刚 《政治思想史》2013,(1):13-32,197
对柏拉图《法篇》卷十的分析表明,柏拉图在该卷中最终回答了《理想国》卷二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提出的挑战,柏拉图政治思想着眼的最大敌人——城邦内乱的自然基础。通过将政治放在自然层面来讨论,城邦内乱的理论根基得以充分揭示和克服,柏拉图继而在新的自然基础上建立理想政制。  相似文献   

8.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特点是 :毛泽东的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利用和操纵了“文化大革命” ,并把它推向极端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并终于以党和人民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内乱  相似文献   

9.
随着刘宋政权的建立,东晋士族门阀政治日趋衰落,皇权政治逐渐复兴。但门阀士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皇权依靠的重要势力,他们与新起的庶族、宗室等力量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权力的争夺。细绎每一次刘宋宗室内乱,都可以发现门阀士族的身影活跃其间。可以说,在宗室内乱中,高门与寒庶、高门与皇权之间的斗争是一味重要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江晓雨 《成才之路》2011,(25):94-I0023
战国时期,燕王哙将王位禅让与燕相子之,燕太子平与子之争夺王位,致使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则趁火打劫,借口平定燕国内乱,出兵伐燕,仅用50天就攻下了燕都蓟城,杀死了燕王哙与子之,企图灭亡燕国。这不仅引起燕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也招致中原各国的干涉。之后,齐国被迫从燕国撤兵,赵武灵王便把作为人质的燕公子职护送回国继位,是为燕昭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