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很重要,人人都知道!光看在试卷中的分值,我们就会对此一目了然。可是,真正爱作文的又有多少呢?学生怕语文是因为作文,稍不留神审题疏漏就会不及格;教师教语文如履薄冰是因为作文,几个学生作文搞砸了的话,该班的年级排名多半就是倒数。传统作文教学,学生犹如教师牵的提线木偶,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教师更是困苦不堪,一  相似文献   

2.
蔡珠玉 《现代语文》2007,(11):116-1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直接体现着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大多数职高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已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理负担。他们面对一张白纸往往是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写作缺乏成功的经历,失去了兴趣。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训练有着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命题,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构思;教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而"写",又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引领学生热爱习作,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使他们在高考语文写作试题上获取高分值,一直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心愿。但事实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看作文,作文教学总是无法走出低谷。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些老师怕教作文,怕改作文,一些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是因为每次老师口干舌燥讲了一大堆,问学生是否懂了,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说"懂了",可交上来的作文依然多半是空洞无物、句不达意、东拼西凑。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觉得没东西可写,而又不得不写,而且还要写到一定字数,就只有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了,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作文已日趋模式化,基于可操作性的原则,教师平日主要训练学生写议论文。通常的模式是首段亮出观点,中间摆上几个烂熟于心的论据,结尾重申观点。这样的文章,学生怕写,老师怕读。而常规的作文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审题,然后赏读范文。等到了考场,换了题目,学生又有审题之苦,仓促之间往往立意浅薄,论据不足。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学生作文能力差、习作水平低是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也是教师和学生都深感头痛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 ,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 ,我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地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敢写———克服心理障碍 ,树立自信心要使学生写出好文章 ,必须使他们对作文有兴趣 ,“爱写” ;要使学生爱写文章 ,必须使他们消除畏难情绪 ,“敢写”。现在的学生之所以不爱习作 ,不会习作 ,首先是因为他们不敢习作。分析其原因 ,有两种 :一是受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影响 ,认为作文高不可攀 ;二是不敢说真话 ,怕亮“丑”。因此 ,…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个难点,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难,怕写作文,而能教会学生写作文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们怕写作文原因有很多,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缺少生活体验,繁重的课业压力令他们不善于观察思考,缺乏感悟能力等,教师方面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批改不当、指导形式单一等等,都导致了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后果,今天我就从作文教学的系统性的缺失上谈谈作文教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个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还病句错别字连篇。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不会选材,觉得没内容可写,又不善表达,写不具体,更不会修改。选材。表达、修改是学生通向作文成功之路的三道难关。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学生常被“牵”着走,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写作的积极性。当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两者结合。作文教学,必须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要出发,考虑他们的写作…  相似文献   

9.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师的共同感受,也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又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打破传统作文冷漠、呆板的面孔,大大优化作文教学,为作文教学创设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文本身的难处,又有学生、老师的原因。但我想:我们主要应从"教"的方面去找原因。许多教师对于作文的教学,普遍的做法是:命一个作文题目,读一篇范文,提出一些作文要求,然后叫学生动手写作。这样的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也没有掌握写作的要领,于是整节课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课之所以成了教师怕上、学生怕写的课,是因为教师作文指导缺失"路线图",口干舌燥,收效甚微;学生缺少"原动力",笔下无物,无从下手。通过对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探索,我们将情境作文校本化,确立课堂情境作文为"触景作文"——(思维)触景生情,(表达)声情并茂,并研究出相应的模式,让课堂变得开放。孩子们由此亲眼目  相似文献   

12.
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文本身的难处,又有学生、老师的原因。但我想:我们主要应从"教"的方面去找原因。许多教师对于作文的教学,普遍的做法是:命一个作文题目,读一篇范文,提出一些作文要求,然后叫学生动手写作。这样的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也没有掌握写作的要领,于是整节课  相似文献   

13.
对口单招班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作文的问题。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是因为作文素材积累少且陈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阅读,但是中职生又存在着阅读时间少,不会阅读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素材积累的典型化及多用性方面做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已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写作缺乏成功的经历,失去了兴趣。传统的作文训练有着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命题,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构思;教师解惑,学生行文;教师批改,学生自改;教师评讲,学生总结。从这个训练的过程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文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作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状况是:教师命题,教师讲授,教师评改;学生奉命作文,被动写作,怕学厌写。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按照整体原理优化作文教学,正确处理好教与学、读和写、认识和表达等诸种关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千方百计帮助学生从内部获得写作动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情感活动,其运行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作文教学,为什么会出现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现状?这是因为作文不仅仅是语言问题,也不仅是词语运用、段落组织、结构安排等问题。在其深层,还有个写作情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因为作文教学而烦恼;对于学生而言,写作文也是他们最头疼的事。老师不会教,学生怕写作,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我们的同行及教育专家也试图通过一些方法比如先说后写、自由表达、鼓励想象、激发兴趣、范文引路、读练结合……来改变这一现状,当然运用很多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天,我不想谈方法,因为我没有更好的方法,我想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作文的影响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高年级部分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作文内容"少而差"现象比较严重,极大地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如不及时转化,势必还将影响这部分孩子未来的发展。为此,笔者进行作文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与研究,收效明显。一、强化阅读训练高年级学生写不好作文,绝大多数是因为阅读出了问题,或是没有阅读习惯,缺少阅读意识;或是语文基础太差,致使阅读障碍频频产生,消融了阅读兴趣;或是无合适的书可读,阅读量偏少等。我从抓阅读训练入手,不断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1.注重课内阅读训练在课内阅读训练中,我常把读课文及回答一些简单问题的机会向作文后进生倾斜,且耐心倾听,多给鼓励性评价,逐步使这些学生敢读、会读、爱读。  相似文献   

19.
蒋晓萍 《现代语文》2005,(11):104-105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一直困扰着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一方面,学生怕写作文,因为作文的命题、体裁和写作要求,都是由教师指定的,学生只能据此而作,写作思维完全囿于教师的限制之中,学生缺乏写作欲望却又不得不为之;与此相对应的是教师怕改作文,面对一二百篇作文要修正、眉批和评语,令许多教师一筹莫展.为了按时完成批改任务,对一部分作文只能应付了事.  相似文献   

20.
吴金萍 《现代语文》2009,(8):135-136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融生活,融阅读知识、写作技巧及个性情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学生写作中所表现出的苦处,他们拿到题目或话题,不知到底写什么好,只好东拼西凑,写满字数。其结果空洞无物或千人一面,毫无新意。这样的作文学生怕写,教师怕改。学生作文的创新是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学生作文的创新既使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又能让学生在应试中得到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