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资料表明:学生仅靠阅读来学习,只能记住10%;仅靠听老师讲,只能记住26%;如果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想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90%能被记住。可是,在数学课上对口语表达重视不足,要求也不严格又缺乏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语言“重复、罗嗦、拖沓”现象较严重。口语表达不只是语文课堂的“独门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准确、完整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任务型教学模式完成了“教”与“学”的有机整合,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模拟商务活动中学习目的语并应用目的语解决问题。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能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口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口头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蔡绍莉 《成才之路》2012,(33):45-45
口语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语言的学习具有有效的辅助作用。合理地运用口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口语交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交际形式,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口语交际能力也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分析,口语交际属于典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具有“实用”的性质和“交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朱一华 《现代语文》2011,(11):70-70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这说明口语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受到交际情境的制约。因此,口语训练不仅要体现出双向互动的口语特点,更要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情境”是学习的“刺激物”,没有具体的交际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小叮能有双向活动的口语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大学英语学习网站(NHCE)为平台,在口语课堂中引入计算机辅助、构建型角色扮演活动,进行了为期18周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辅助、构建型角色扮演活动在口语课堂的实施有助于不同语言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计算机辅助、构建型角色扮演模式的引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口语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在新教材结构中编排了一种新课型——口语交际。新课标还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不仅能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修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优化  相似文献   

8.
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项目课程在商务英语开发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为此,本研究利用项目课程开发理论,开发了商务英语口语项目课程,构建了在职业活动中以工作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的高职“商务英语口语”项目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将与学生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密切相关的职业资格要求渗透到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体系中,以语言为载体,力图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口语”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从四、五岁到九、十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在小学“口语”训练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会激发学生“口语”的兴趣,使学生“要说”;发挥想象“会说”;辨析词句,使学生“说好”。总之,电化教育能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抽象为直观,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运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实验检验任务型教学法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并发展出适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方法是通过教学实验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被试在英语口语的“语言准确性和范围”,“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与“语言灵活性和适切性”三个方面的前后测差异。实验结果显示:任务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有效提高高职生英语口语的“话语长短和连贯性”、“语言灵活性和适切性”,但在提高语言准确性和范围方面效果不如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交际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语言习得能力形成之后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本文通过教学法研究了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并且探讨了如何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最好的语言输入以便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取150名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参加高考英语测试和英语语言能力测试;然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受试的高考英语成绩与语言能力测试成绩的相关关系;最后,从两者的相关关系,讨论分析高考英语命题的负面反拨效应及改革方向,探讨中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问题。本研究指出:中学英语教学及测试应重视真实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大学英语教学要注意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提高上,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幕.  相似文献   

13.
14.
As access to a university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globally, there have also been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that use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 and in the number of non‐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studying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Correspondingly, the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EMI environm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Using a large sample of 953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an EMI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IELTS) as it pertains to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students as determined by grade point average and addresses implications and appropriateness of further language support. Results indicate that IELTS scores are a meaningful predictor of academic success, especially in the EMI environment that exists in the UAE. Lower than the IELTS guidelines, an IELTS 6.0 seems to be a key benchmark that predicts academic success. It may be that this more moderate English proficiency score is a better fit for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but that further language support embedded into degree programmes is necessary except at the highest proficiency levels, and that a bilingual op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lowest proficiency levels.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多学生学习外语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1.固守语言规则;2.不敢开口,研习“哑巴英语”;3.错将语言交际能力理解为单纯的口头表达能力;4.将英汉“对号入座”作为外语学习的唯一途径。走出这些误区的方法是:1.正确认识语言的本质及语言学习的任务;2.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3.恰如其分地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比较;4.增强相关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self-questioning on EFL students’ literary reading engagement. Two interventions were tested: (1) students generating questions while reading short stories, and then exploring their questions in small-groups; and (2) students generating questions while reading, and then reflecting through a free writing activity. Participants were 59 Vietnam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in a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ourse. A pre-test 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 with switching replications was used, with a control condition in which the teacher (instead of the students) posed the questions. Students’ reading engagement was measured by a written response to a short story and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elf-questioning interventions positively influenced students’ reading engagemen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condition. A maintenance of effects was also observed. We conclude that self-questioning combined with group discussions or free writing promotes students’ reading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17.
运用复杂度较低和复杂度较高的任务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62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口语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任务型口语教学中,任务复杂度显著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相对而言,复杂度较低的任务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帮助更大。  相似文献   

18.
谢敏 《丽水学院学报》2008,30(3):101-103
中介语是处于英语学习者母语和学习目标语的中间状态,并随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是英语学习者因个体差异而不同的独特的变化的语言系统,其目的是促使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口语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是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中介语理论对口语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全文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论证了中介语理论对口语学习和教学的指导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对人类的语言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思维支配语言,并且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而在EFL学习过程中,英语思维方式却常常被忽略,因此造成了学习过程中的诸多困难。本文以关联理论的语境观——"认知语境"为基础,通过对EFL学习者认知语境的分析,阐明了EFL学习者认知语境的主要来源,并通过英汉思维方式的对比揭示了英语思维方式在EFL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就如何在EFL学习者的认知语境中建构完善的英语思维方式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帮助学习者们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英语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跨语言学习测评研究中,目前尚未有学者探究同一群体的中国学生的中英文学习心理是如何相互影响,并最终影响语言能力。为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本研究调查了中国北京267名初中生中英文阅读动机,并同时测试他们的和中英文阅读能力。在八个维度的阅读动机中,对中文作为母语和英文作为外语的阅读动机进行量化对比,中文阅读动机在自我效能感、好奇心、投入度、消遣娱乐性、社会伙伴态度五个维度上的表现高于英文阅读动机;而在学业成绩、工具性、社会家庭态度三个维度上,两者没有差异。同时,相关分析表明工具性与英文阅读水平密切相关;消遣娱乐性与中文阅读水平密切相关。此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维度的阅读动机分别解释中英文阅读水平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验证了阅读动机的跨语言性迁移特征,不同的阅读动机对中英文阅读水平起着不同作用。文章最后对中英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