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历史教学界对历史教材编写的讨论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的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代表着历史教材改革的方向。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实验教材,无论在理论观念还是在结构功能方面都较传统教材有较大的突破,笔者暂且将其称之为一种“转型”。目前,实验教材已经投入使用,因此,分析这种“转型”并重建历史课堂教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李树全 《历史教学问题》2015,(3):127-129,17
<正>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老师们普遍接受了"用教材教"的观念,教师能够依托课程标准,大胆取舍教材,拓展教学内容。历史课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充实,也越来越多元。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突破了长期以来教科书对教师的禁锢,也打破了教材至上的传统观念,将历史教师从封闭、盲从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历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到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历史教学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3.
谈谈我们的中国古代史教材编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学工作必须联系实际,为政治斗争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所以历史教材也必须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不断地补充和修改.一年多以来,全国出现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跃进形势.为了适应全民大跃进的形势,适应历史教学工作的需要,历史教材也必须跃进.关于历史教材如何跃进的问题,"历史教学"1958年7月号上发表的巩绍英等三位同志合写的"历史教材跃进的道路"一文,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其中最主要是的"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历史教材的跃进".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凡是有条件的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可以组织教师群众的力量,密切联系教学工作实践,大家动手,审查教材,改编教材."我们根据这一精神,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进行了编写中国古代史教材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厨间锦囊     
《老年教育》2014,(10):60-60
<正>日常烹饪选锅常识1.铁锅:宜炒菜忌煮汤用铁锅烹饪是最直接的补铁方法。但铁锅易生锈,不宜盛食物过夜;也不适合煮汤,否则铁锅表面保护其不生锈的食油层就会消失。刷铁锅应少用洗涤剂,新铁锅最好用盐水泡泡,再擦色拉油去除异味。2.不粘锅:宜轻炒忌煎炸不粘锅之所以不粘,全在于锅底名为"特富龙"的涂层。这种涂层如果干烧或油温达到300℃以上,就可能被破坏。许多菜肴需要煎炸,油的沸点是320℃,这很容易导致不粘锅中的有害成分分解。所以煎、炸食品时应避免使用不粘锅。  相似文献   

5.
胡思彬 《成才之路》2013,(11):73-73
本文介绍了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使用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对策。教育改革除了教学理念方面的改革,教材的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方面。在"一标多本"的教育环境下,重视教材的选择与实践对做好教学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岳麓版历史教材是编写的比较有特色有价值的教材书籍。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其是以"整体史观"理念指导编撰的历史教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战场,在新课程背景下,打造有效的历史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我谈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深挖教材,理清线索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这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教材,补充材料,通过历史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强化历史教学效果。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采取的是"3+1"的模式,即除了三本必修(分别介绍政治制度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外,再从四本选修教材中由学生任选一本教材进行考试。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历史教学对选修教材的处理往往是选择其中的两本教材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考试中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我通过近几年对选修教材的接触和钻研,发现新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的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聂幼犁在历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材编制、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转型与研究性学习、学科测量与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丰富而有深度的探索,对于今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仍有借鉴意义。基于核心素养的体系构建把握聂幼犁的中学历史教育思想的理论框架和演变历程,为进一步探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独特的育人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坤宁胙肉"一起分福《延禧攻略》有一集提到乾隆皇帝分发胙肉给大臣要求吃下,可能很多观众对这一情节印象比较深刻,其实清朝历史上一直有"承福受胙"的传统。所谓胙肉,其实指的就是用于祭祀的肉。这种肉用大铁锅加白水煮熟,不加任何调料,而且还有很多的肥肉,一般人很难下咽。清昭梿《啸亭续录·贵  相似文献   

10.
MOOCs的出现与兴起,为自学考试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梳理自学考试与信息技术的耦合历史,探讨在"互联网+"时代,以MOOCs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将如何破解自学考试在学习方式、助学方式、评价方式、教材资源及生源对象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各出版社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版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历史教材,形成了"一标多本"的教材多元化局面。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能够优势互补,使教师和学生深入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前各个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增加了随书所附的地图,教学大纲也特别提出要注意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地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中的主题探究是对历史事件的专题探究,是对历史学习从理论认识到思想升华的过程。历史教学的主题探究要源于教材、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也要高于教材,达到思想升华。在"主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目标性更加明确,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易被调动。  相似文献   

13.
核心素养的落实,深度学习的达成,都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结合部编教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堂实践,从"宏观着眼:单元整体设计""微观渗透:知识碎片追问""精准阐释:历史概念解读""主旨选择:知识结构构建""课堂活化:历史情境呈现"五个维度出发,提出实现历史课堂转型的具体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高中阶段重点学习的学科之一,部分历史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内容单一、方法单调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作为我国高中生必修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其课堂进行转型势在必行。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构建思辨型历史课堂,教师可将多媒体课件与教材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再现历史事件,并让学生在课后收集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应用转型背景下,对"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进行课程改革。针对该门课程存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推送主观性、课程师资偏"研究型"等问题,给出解决对策,以期对相似定位的院校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活力的恢复和勃发,学术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历史教育作为学术发展的一个方面,通过课程、教材、教学、考试、教师教育等领域的持续、系统改革,在实现从政治教化为主到人文教育为主的发展转型过程中,逐步形成"历史教育学"。那么,从"历史教育学"学科视域和社会教育的基本要求看,历史教育该如何发展、成熟和完善,如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和社会功能,则须从其发展理路中继续深入研究。一、历史课程定位:从政治教化到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17.
吴丽娟 《考试周刊》2013,(15):17-19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基础,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本文分析了对历史教材资源的标题、图片、材料和习题资源如何进行有效合理开发利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探究历史,从而达到"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教学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文化领域掀起白话文运动,文学语体发生了转型,精英的文言文逐步被大众的白话文所替代。在文化思潮冲击下,当时的国语教学乃至国文教学纷纷淡化文言文,转向语体文。特别是小学教科书,以白话文居多,教材选文的风格日趋单一化。为了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域,我校的"大教材"拓展力求  相似文献   

19.
与新课程标准文字教材相配合,投影教材的编制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投影片演示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做到更加开放、更富有启发性。这里应努力体现两个转型:一是投影片的设计思想由教师视角向学生视角转型,与方便教师使用相比较,学生的交流处于更优先的地位;二是在学生视角下,为学生设定的地位,由展示客体向思考感受的主体转型。投影片不再只是"向着"学生展示,而主要是"为着"学生的思索和感受而展示。  相似文献   

20.
品德教材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近十年来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本文在对比人教版小学品德教材的基础上指出,在"德育生活化"这一基本前提下,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取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