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指出运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游戏理论和游戏教育。本文认为对运动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实践和总结,对长期困扰我国学校体育界“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问题,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蝴蝶效应在中小学体育游戏中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毅 《体育师友》2002,(3):22-23
体育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价值是大家公认的。“以儿童教育儿童”促进了儿童从“自我中心”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游戏作为“思维的一种形式”,其过程中的“以物代物”有助于儿童思维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促进了儿童的智力发展;体育游戏的重要特点之一——“重复愉快的身体活动”使儿童在游戏中乐此不疲,从而促进了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冯娜 《精武》2012,(1):34-35
游戏是一种古老而又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更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作为儿童游戏的一个分支,将基本的体育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当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古到现代,不同的学者对游戏进行了各自的阐述,形成了不同的游戏流派,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古代的游戏理论、西方的康德和席勒的游戏理论、虚拟游戏理论、皮亚杰的游戏理以及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今幼儿体育游戏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孙学明 《体育师友》2011,34(5):11-11
儿时学过的诗词不一定能记得.但是玩过的体育游戏却记忆犹新:端起腿冲向“敌阵”,冲锋陷阵的勇气和大败敌军的欢畅至今难忘。跳皮筋、打沙包、斗鸡、打梭、跳房子、木头人……。这些旧时游戏你还会玩几样?传统的户外游戏有传承的必要吗?新时期儿童如何“做游戏”呢?  相似文献   

5.
儿童游戏是指由儿童作为主体的、非生产性的、非消费性的、以儿童自我愉悦为内在目的的社会互动系统;从社会学视角看,儿童游戏是一种社会化机制,它通过建构映射真实的生活世界之社会结构的“游戏社会”、规范的社会化、互动模式的社会化以及角色扮演等功能方式,将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经由“游戏社会”中游戏实践的中介,社会化为具有社会性的个体,从而为儿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创造了实践条件.  相似文献   

6.
论民间体育游戏发展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搏击·武术科学》2011,8(9):105-106,114
文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丢沙包”、“推铁环”、“抓子”、“玩泥巴”等等这些虽然古老而朴素,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思想启蒙的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深入广泛的问卷调查,获取直接数据,并从民间体育游戏的发展演化入手,探讨民间体育游戏的发展变化规律,为民间文化的传承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虱老老头”是吴地儿童游戏之一,“虱”音do,第一声,是个吴地方言。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新型现代游戏层出不穷,对于吴地少年儿童而言,许多吴地民间传统游戏闻所未闻,“虱老老头”这一有趣的传统游戏也濒临失传。怎样吴地游戏“虱老老头”开发利用与拓展尝试,是摆在我们吴地学校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践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永忠 《体育学刊》2000,(1):124-124,126
喜欢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了幼教界的普遍关注。《世界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有游戏的权利”。游戏是幼儿通向真实世界的桥梁,它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广泛发展,它对于儿童的身体、情感和社会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游戏的特征及其对少年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体育游戏的特征游戏的特征,都是以矛盾对立的两极出现的,而这两极又共存于同一矛盾体中。1.愉快与严肃游戏具有愉悦性,在游戏中儿童感受的主要是积极的情感,伴随着欢笑的表情,反映的是与满足、宣泄、尽情、轻松等有关的内心体验。但许多游戏都是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进行的,儿童进行游戏时带有一种专注和痴迷,其严肃的态度不亚于成人的工作态度,在扮演游戏角色时,其认真的神情就好象真的一样。可见,游戏是一种愉快而严肃的活动。2.手段与目的儿童在游戏时关注的是活动过程,而对结果似乎不很理会。但游戏又不是一种盲目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山东省传统体育游戏进行了研究,意在丰富儿童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并为体育器材短缺的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素材。主要结论:山东省传统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彩;体育游戏对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和智力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增强儿童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儿童初步形成竞争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体育游戏为儿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山东省传统体育游戏的研究与保护;在学校体育中教授相关的体育游戏,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国幼儿人群游戏和体操健身活动的现状,以便为我国幼儿人群运动健身科学指导方案的制定和健身效果的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走访调研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11省13市的31所幼儿园进行了有关我国幼儿人群游戏与健身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游戏是幼儿园幼儿的最基本活动方式,健身活动包括幼儿体操、体育课、户外活动等,幼儿的走、跑、跳、投掷、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能力训练是活动的主要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游戏的形式化、教学化,体操及体育动作还缺乏较为科学的活动理念,幼儿体质监测的缺位等,也影响了幼儿人群健身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igins of meaning in adventurous activities. Specifically, the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of 10 adventure climbers in the Scottish mountaineering community. The study explores how formative experiences have influenced engagement in adventure climbing.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adventure and how individuals interpret and find meaning in the activity—this paper goes a step further and asks where do these dispositions come from? Using Bourdieu’s ideas of field, habitus and forms of capital to frame these experiences in the wider social environment, early experiences are identified that, for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their later adoption of the ‘adventure habitus’. Among these influences are mainstream education, adventure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as well as broader formative experiences relating to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nd class. In additio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accounts differ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n terms of their attitudes and dispositions towards adventure. This may relate to their respective experiences as well as expanding opportunities for both males and females. However, while the ‘adventure field’ provides a context where women can develop transformative identities, these are nearly always subject to male validation.  相似文献   

13.
Even though many sport philosophers have worked to delineate clear definitions of play and games, typical language usage often conflates the two phenomena and even provides an undue normative bias toward games as play.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ames and ideal playgrounds is required to alleviate this normative bias. To carry out this argument, I first examine previous definitions of play and games and how the concepts are often conflated. Secondly, I provide a definition of ideal playgrounds using prior philosophy on play and human conventions. Third, I present an analysis that examines how both game and non-game activities can act as ideal playgrounds. Finally, I argue that changes to the way we use language can help to alleviate this problem.  相似文献   

14.
展望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儒家文化与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的分析,进而提出建设适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的、基于儒家文化背景的和谐全运会体育文化,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体育服务,并为全运会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2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采GMFM量表评定,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析、找出问题。采用WeeFIM量表对患儿的疗效进行评定。实验组以设计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平衡"性疗育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结果和结论:两组患儿入组时GMFM-88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9.56,P〈0.01。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作用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因此,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足球比赛市场形成的原因,就近几年在我国举办的商业足球比赛门票价格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商业足球比赛门票价格制定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探索,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对商业足球比赛门票的定价策略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我国商业足球比赛门票价格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关于体育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儿童心理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了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作用。首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与体育游戏的关系作了研究综述,并分析了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点通过体育游戏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案,分别是:竞赛法、暗示法、创造环境法和榜样示范法。倡议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是心理快速发展阶段,而心理发展又离不开动作。虽然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动作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导活动,而体育游戏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它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阐明体育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对提高学前儿童认知能力,丰富情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等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结合社会融资理论,对往届全运会场馆建设的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探索第十一届全运会新的融资方式,以期为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美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营销现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美体育赛事转播交易、转让方式、定价标准、运作方式、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反映中美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营销的现状,为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提供参考,更好地发展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