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守知 《地理教育》2013,(11):60-61
一、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命运哪条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它又是哪一年建成的?对此,目前有三种不同意见。其一,1865年秋由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的一条长约500米的供人观赏、有小型蒸汽机车行驶的模型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其根据是:这条铁路虽然是做广告,但由小铁轨铺成“长可里许”,并用了蒸汽机车。这已经具备铁路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京张铁路起自北京丰台,迄于张家口,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重要铁路.张家口在居庸关外,地处北京西北,是通往内蒙、沟通南北货运的要道.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沙俄和英国为掠夺京张路的修建权,进而操纵中国的军事、政治,相互争斗了一年多.中国人民对此无比愤慨,不少志士仁人发出了"铁路修自洋人不如修自中国"的强烈呼声.1903年清政府在人民压力下,同时也出于军事、经济和政治上考虑,特别是为了同蒙古王公加强联系,决定自办这条铁路.1905年5月,清政府分别在天津和北京成立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同时在北京和丰台设立了材料厂和购地所,派陈昭常担任总办,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兼会办,主持全线工程.  相似文献   

3.
京九铁路是北京至香港九龙铁路的简称。它是在京广线、京沪线这两条南北大动脉之间建设的第三条南北走向的长大铁路了线,也是我国铁路建没史上一次建成双线的最长铁路。 京九铁路全长约2500公里,北京的西客站可以说是龙头(但西客站投资较大,在国家计划中另外立项),经河北霸州市、山东聊城市、河南商丘市、安徽阜阳市、湖北麻城市、江西九江、南昌、赣  相似文献   

4.
同治四年(1865)七月,英商杜兰德打通总理衙门关节,在北京宣武门外修了一条一华里多长的小铁路。这是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试车那天,北京宣武门外人山人海,观者如潮。小型蒸汽机开动,喷火而行,轰隆之声震耳。从未见过火车的人,吓得扭头便跑,街头秩序大乱。遗鞋掉帽子的不少。消息传入紫禁城,慈禧太后大为惊异,加上太监和大臣们加油添醋的上书,痛斥洋务弊端和建铁路“为害”,说什么火车是“夷人妖法”,并称建铁路要“破风水,毁坟墓,坏祖宗家法,  相似文献   

5.
张晓华 《历史学习》2002,(10):10-11
1863年英美在上海的侨商就曾向清朝政府建议修筑上海到苏州之间的铁路。1864年,史蒂芬孙(1781—1848年)从印度来中国,提出了一个包括建筑四条全国干线在内的《中国铁路计划》,但仍未被采纳。1865年7月,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段1公里左右的小铁路,试跑小火车,这是我国铁路建设的开始。尽管这一铁路火车只能供人玩赏,但仍被清朝官府以“观者骇怪”为理由限期  相似文献   

6.
“为中国人争口气”1904年,清朝政府做出了在北京西北部修建京张铁路的决定。由于这条铁路有重大战略意义,沙俄和英国帝国主义都对它垂涎三尺。他们勾心斗角,竞相争夺筑路权,最后分别派出代表,几乎以同样的口吻向清政府威胁说:“这条铁路工程浩大,非由我们来修筑不可。如果你们执意用自己的钱和工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修铁路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刘铭传在中国铁路的产生时期,第一个提出以北京为中心,向长江流域、向西北修筑几条铁路干线的综合铁路计划,从而引起了中国铁路问题的大辩论。他在几次辩论中,坚持在中国自修铁路的主张,曾为中国自修铁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他任台湾第一任巡抚期间,克服重重困难,修筑基隆至新竹的铁路,为我国铁路的发端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翻开北京版《语文(必修1)》,汪曾祺的散文、萧红的《一条铁路的完成》等一些从未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篇目赫然在列。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  相似文献   

9.
对于铁路,我们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对有关铁路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可能就知之甚少了。现代铁路的发祥地在英国。1814年,著名的设计工程师斯蒂芬森创造了新型蒸汽机车,成为现代火车的发明者。1822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标准铁路。这段铁路从斯托克顿修到达林顿,全长约32公里。1825年被作为世界铁路的诞生年。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是俄国的第一条西伯利亚铁路,全长7,416公里。最短的铁路是梵(fàn)蒂(dì)冈教皇国的铁路,全长不到1公里。它位于意大利和梵蒂冈边境上,设有两扇电动的活动铁门作为分界线,全线只有10名职工。世界上最宽的铁路…  相似文献   

10.
<正>爱火车、爱拍火车、爱铁路摄影,90后的北京小伙王嵬,打小就是个火车迷。15岁开始,7年来,王嵬已行走了20多万公里,拍摄中国几十条铁路线的风光和运行的各型火车,共计25万张照片,除港澳台,他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个省份,拍下20多万张有关铁路、火车的照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发展交通运输十分重要,铁路运输量大,是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这一课的教材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全国铁路网知识。 讲全国铁路应从旧中国谈起。旧中国的铁路很少,而且分布极不合理。从1876年上海境内修筑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解放前夕的73年,共修建铁路24,000公里,绝大部分建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各省。主要还是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军事占领和掠夺资源修筑的,广大西南、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铁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重视铁路建设。新建了五十多条干线和六十余条支线,铁路营业里程达五万二千公里,比解放前增加了三万公里。新建铁路中的75%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的广大地区,这对改善我国铁路的布局,加强内地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在运输繁忙的干线区修建复线、进行电气化技术改造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一八六六年开始兴建,一八七六年竣工。这条四十里长的铁路,却是英国资本家未经中国政府的许可而擅自修筑的。他们为了修建这条铁路,用“建造马车道”的谎言骗过了清朝的地方官吏以后,便开始动工。先从上海外国租界修到租界以外的宝山江湾,然后又得寸进尺地修到吴淞。英国资本家为什么对在中国修铁路如此感兴趣呢?不是别的,正是企图通过这一“资本主义的密网”,“千丝万缕地把这种事业与一般生产资料私有制联系起来,把这种建筑事业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育》2014,(5):63-63
世界首条连接欧洲与亚洲的海底铁路隧道于2013年10月29日正式通车,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和欧洲海岸连接起来。总造价约合41亿美元,其中日本投资占10亿美元。土耳其政府希望这条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新通道能够最终发挥重要的商贸作用。从理论上讲,这条隧道会使得从伦敦乘火车经伊斯坦布尔去北京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漳厦铁路是福建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在清末吸引侨资、实业救国的大背景下,广大爱国华侨对这条铁路倾注了许多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不仅和国内民众一道促成了这条铁路的修建,而且投入了大部分的资本。虽然华侨们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他们对这条铁路的重要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日本在我国东北发动了攫夺铁路权益的狂潮,安奉铁路便是日本强行修建的许多铁路中的一条1904-1905年,日本出于日俄战争的需要,修筑了安奉军用窄轨铁路.其后,为了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日本于1909-1911年强行将安奉窄轨铁路改筑为标准的宽轨铁路.  相似文献   

16.
正1909年10月2日1909年10月2日,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举行通车典礼。京张铁路全长449里,始建于1905年,由总办詹天佑负责设计建造经营。詹天佑被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874年10月9日1874年10月9日,22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性的邮政条约——《伯尔尼条约》,万国邮政联盟从此成立。1969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万国邮政联盟第16届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9日  相似文献   

17.
陈杰 《历史学习》2007,(4):18-20
知识链接 1.中国最早的铁路是1876年英国人擅自修建的沪淞铁路,这条铁路经营了一年多时间,后被清政府赎回拆除。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主持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1881年),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休息站     
《中学生数理化》2006,(3):8-8,18
某城市的车站与著名的海滩胜地之词只一条单向的铁路支线连接,虽然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游客并不多,但是一到夏季就麻烦了,所以铁路公司决定在这条铁路的中点附近开辟一条短的便道,使得火车可同时双向行驶,如下图所示,便道与支线在A、B两点交会,  相似文献   

19.
焕星 《初中生学习》2014,(12):15-15
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然而清政府腐败、保守、专制,唯祖宗之规是从,不肯接受新生事物。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淫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谋,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一条"寻常马路",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建成通车了。  相似文献   

20.
一、交通运输 1.铁路铁路起源于英国,1825年,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的世界第一条客运铁路建成通车。英国铁路分布很不平均,英格兰的铁路较多,其它地区特别是苏格兰的西北部铁路较稀疏。1948年,英国铁路实行国有化。从那时起,铁路运输业常出现赤字现象。为了减少赤字,在1963-70年间,政府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