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报扩版后,广大通讯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提高采写艺术,多写好新闻。俗话说“水涨船高”。报纸版面多了,稿件质量要求高了,通讯员只有提高采写水平才能适应,这是不言而喻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通讯员为扩版后的军报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稿件,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但也有相当多的通讯员,采写水平还不能适应军报扩版的需要,稿件质量不高,尤其是思想性和可读性俱佳的精品更是少见。不少通讯员的稿子还停留在写一般好人好事的水平上,不会选典型,不能抓问题,不善选角度,内容干巴,语言粗糙,甚至错别字、病句屡见不鲜。有…  相似文献   

2.
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搞好通讯报道工作的一条有效措施。在近 30年的基层采访过程中,自己深深体会到,只有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联系广大群众,才能拓宽采访路子,才有写不完的新闻。   一、坚持正义,替群众说话。身为报社通讯员,下基层采访,农民群众把自己当“记者”一样对待。有心里话,有好人好事,有难言之苦,都向你讲。在这个时候,要认真听、仔细记,从中抓住主要问题,重点环节,逐一核实清楚。亭口乡供电站一站长,利用职权,谋私利,不供电,坑害群众。谁家添置了一台电冰箱,他就以“增容”提…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1,(11):45-47
武警天津指挥学校── “七点播出”受欢迎 本刊讯 函授学员杨鹏飞报道:武警天津指挥学校为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开办了校园广播节目“七点播出”,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练笔的园地,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特别是“七点播出”节目中开设的《昨日采风》栏目,专门宣传报道员的酸甜苦辣,每周重点宣传一个人、一件事,成为师生们了解报道员的一个窗口和报道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强大推动力。 赵学峰摄影作品获总后二等奖 本刊讯 函授学员周庆园报道:总后镇江船艇学院新闻报道员赵学峰的《老虎下山》等三幅摄影作品分别获得了总后庆祝建党80周…  相似文献   

4.
一、采访要善于引导去年初,军务处的费参谋让我写篇科技方面的稿子。我问他有什么素材,他说了一大堆数字,什么有多少技术成果,有多少获得军区、总部的科技成果奖,等等。可从这些数字中看不出有什么新闻价值。再问他还有什么情况,他说这些数字和成果够突出的了,还不能写篇稿子吗?当问他部队在科技工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时,他可能理解成写不成表扬稿要写批评稿,便说没什么问题,我们单位的情况比较好。而正在这时,领导找我安排了其他任务,科技方面的稿子就此“搁浅”了。过了几个月,黄参谋再次约我写写他负责分管的科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切都似乎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有人说我去年另辟蹊径,寻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在重大题材上有所尝试。说实在的,去年的一年,在忙乱中我几乎是遇到什么写什么,很少有另外的想法。这里,只能回过头去,寻找一点采写的体会。(一)我感觉中的“重大”1992年聂荣臻逝世,我很快写出了近万字的《十大元帅都走了》的稿子,被《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工商时报》抢着先后在两天时间里用整版刊登,接着被几十家报纸转载、连载,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读者文摘》以6个页码的篇幅在头条全文转载。如果说重大题材,这是我写的第…  相似文献   

6.
音乐家在生活阅历、思想情感、艺术造诣等方面,与“门外”人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这需要掌握此类来访的特点和规律,灵活运用采写技巧,讲究采访艺术,写出的文章才会有一定的深度与力度,才能引起音乐界人士的共鸣,吸引非音乐专业的读者。“有备无患”是打开音乐家话匣子的钥匙音乐家,尤其是有成就的音乐家,大多个性鲜明,他们见的记者多了,常常在接受采访时不经意流露出应付的态度。这就需要记者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更重要的是,采访前,应该对音乐家的成长过程、艺术生涯和成就,他的个性、脾气、爱好等背景材料尽量全面了解,做到“…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报道采写难,这是人所共知的。被批评,对象因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对新闻媒体的批评存有抵触情绪,不仅不愿意配合采访,甚至想尽办法对抗新闻舆论监督,设置种种障碍阻挠记者采访、发稿,更有甚者对记者采取威胁恐吓的手段。那么,怎样采写好批评性报道呢?笔者总结几年的采访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7,(12)
人物采写随谈文/赵冠军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按其情况、内容和类别来说,是非常繁杂的。这就要求记者的知识面要广,要善于交际,还要有点奇点子。采访人物时,要尽量研究、熟悉采访对象,要尽量和采访对象达成共识,创造出良好的气氛,特别对一些难采访的对象,则...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勃起,旅游新闻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怎样写旅游新闻,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提到了新闻工作者的面前。一、旅游新闻的提法缘何而起,中国古代有不少散文家以写山水游记而出名。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有一种新提法,叫旅游散文。其实,古代的山水游记就是最早的旅游散文。现代旅游散文。不仅包括侧重描写山水的游I小而且包括作者寄情山水抒发自己感受的文章。因而说,它比古代的山水游记涵盖面更广。在采写旅游消息时,我有一种体会,古代的山水游记如果以新闻的方式来表达,就是现代的旅游新闻。譬如唐宋八大家…  相似文献   

10.
余国华 《新闻前哨》2006,(10):34-35
新闻是讲独特发现的。把独特发现的新闻提供给读,是新闻记的职责。体育新闻同样也要讲求独家发现。笔从1992年进入武汉晚报,一直在一线从事体育报道,对采写的一些独家新闻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能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11.
梁强英雄事迹采写回想重庆日报郜虹,向泽映梁强“抱走一团火,救出一车人”的英雄事迹发生在1995年5月21日,事件发生后,引起新闻界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3月24日,直升飞机将生命垂危的梁强转送到重庆的第三军医大会附属西南医院,省内和驻川中央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2.
采写到独家新闻,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独家新闻永远是相互比拼的“关节点”。《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的解释是,“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由此推论,“独家发现”、“率先刊登”无疑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名人专访是报刊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新闻通讯报道样式。近年来名人专访在各大媒介中屡见不鲜,是一种在报刊中占有很重分量的报道方式,名人专访的这种独特的“专”和“访”,能在读心中产生较大的影响。那么,名人专访指的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名人的解释是: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在这次特别策划“关注河南商态,实现中原崛起”系列报道中,有两个版的内容是“豫商走四方”。站在中部河南的角度,我们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面人手,选择采写了四个部分:《河南商人闯京城》、《河南商人走西口》、《河南商人在上海》、《河南商人在广东》。  相似文献   

15.
邱建新 《新闻前哨》2005,(12):41-42
由于领导人地位的显著性,领导人活动的重要性,领导人活动的内容(谈话、调研等)的政治性和指导性,决定了领导人活动新闻的显著性和重要性。因此,各级领导、宣传部门对此管理比较严,往往消息发程式化的统稿时候多,记者自由度较小,稍有不慎,还容易出错。笔者从事时政报道多年,深感作好领导人活动报道责任重大,出好稿难度很大,改进领导人活动新闻报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赖龙光 《新闻窗》2007,(4):20-21
衡定新闻价值、选准新闻角度、发掘新闻素材,是新闻采写的三大基本功。 在笔者的新闻采写实践中,感觉把握这三点至关重要。因为,不能衡定新闻价值,稿件就无法写,即使硬写出来质量也不高。不能选准新闻角度,稿件就写不出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新闻。不注意发掘新闻素材,写出的稿件就缺乏厚重感,达不到应有的宣传力度。显然,这三点是新闻采写中必须练就的基本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会议新闻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任何一张报纸,都不可能没有会议新闻。道理很简单,报纸是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传媒工具,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的正确与否,有许多常常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肯定或否定,并决定其是否继续进行探索。由此可见,会议便是检阅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作为传媒工具的报纸,就不可能不对它进行必要的反映。这个反映形式就是会议新闻,因此,采写会议新闻便是记者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之一。会议新闻的分量,一般是由会议的性质决定的。从会议的重要程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重要性会议和一般…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写稿子犹如品茶,苦涩中也含有一缕清香。是的,多年来的写稿、发稿给我带来过成功的喜悦,可也使我遭受过挫折的打击。 1992年“八一”前夕,驻京某报社1位编辑约我采写一篇关于军民共建内容的报道。当时听团政治处副主任讲,多年来该部队吃水、用水问题经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已经解决,这个线索不正合编辑约稿的意图吗?我想,该部队驻地偏僻,吃水问题多年是个“老大难”,官兵们都渴望有一天能随时拧开水龙头都有水用,可部队领导和地方政府对此事虽经多次协商没能解决。而今,既然吃水问题已经解决,消息又出自领导之口,…  相似文献   

19.
曾佐然 《新闻界》2001,(6):58-58
采写会议新闻是基层通讯员面临得比较多而又最感头痛的事。由于会议级别,出席领导的重要性等原因,很难被上级报刊、电视台、电台采用。因此,作为最基层的乡镇通讯员,是不能盲目跟随上级报刊台记者,在内容上对会议报告摘摘编编,左一个会议指出,右一个会议强调,更不能逐个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上级报刊台的编辑和读者感兴趣的不是哪个乡镇或部门召开了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了会议,而是想知道会议究竟研讨了哪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效果如何。作为基层通讯员就要有读者意识、编辑意识,不能完…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家企业纷纷开辟了新闻专栏,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笔所在的攀钢日报,仅在二版上专门开设的专栏就有十个,实行滚动式报道。企业报新闻专栏的专题报道要起到警醒、激励作用,需要采编人员付出很大努力,才能使所采编的报道真正起到入眼、入脑、入心。但也有不少做得不是很成功,所采编的报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笔认为专稿采写水平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