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聚敛】文化导向力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要素,是由学校文化性质和方向确定的,又反作用于学校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并进而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师生心理特点,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  相似文献   

2.
一、学校文化力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学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明总和。学校文化不等于学校文化力.“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只有它转化为力量时,才能称之为文化力。”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即使拥有良好的文化要素,也未必会形成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当文化要素通过学校管理者的有效运作后,其“正能量”助力于学校、社会的发展,才能称之为“学校文化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学校科学发展战略的高度,论述了文化力置于学校发展内涵,是文化育人理念体现的育人特色,是育人目标形成的核心力,而学校竞争力的大小则取决于这一核心力的聚积及其强弱程度。认为学校文化战略的创设,重在学校文化形态以“理念载体、环境载体、活动载体、教学载体、制度载体、行为载体”所产生的“力”。而学校文化战略倡导“德育为先”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意识和育人体系,则是理念精神特色价值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3个方面的问题,即学校CIS、学校文化力、以及学校CIS与学校文化力的塑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是指学校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形态和愿景展望,对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文化建设所作出的符合自身规律的预制和规划.它以提升学校文化力为根本指向,以学校文化力的内容结构(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为具体指向,以表现这些文化力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为中介,以对这三大领域的策划为工作范畴.由于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因而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理应成为学校宏观管理和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社会对名校的高期待,需要名校保持高位运行状态,培育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是建立在团队知识的基础上的,名校要始终保持高位运行的发展态势,需要在知识转化、资源共享、螺旋上升和整体应对中发掘学校每位师生的知识资源,提升团队的知识储存、知识转化与知识应用能力,建构“以知识管理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的校本研修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姜晓华 《江苏教育》2014,(11):21-23
<正>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正是在"崇尚美好人性,塑造完美人格,追求幸福人生"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建设归根结底要为学校发展服务。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是这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这所学校师生发展的根本所在。学校文化只有发挥影响人、促进人的作用,才能产生学校文化力。产生了学校文化力,学校文化建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说得简单一点,学校文化力应该是根植于师生生命中的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健康向上的,是体现真善美的。  相似文献   

9.
塑造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场力,是学校追求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研究型学校"文化塑造的实践研究中,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把学校建设成为展现师生生命价值的绿洲"的办学愿景,以营造探究型的课堂文化、培育创新型的活动文化、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为路径,塑造"研究型学校"文化特色,取得了成果,彰显了效应。  相似文献   

10.
众多优秀学校的办学实践证明,强大的学校文化力是学校发展中稳定的核心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之魂。那么,什么是文化力呢?通过对学校文化定义的梳理,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氛围和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发展形成的,是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形成的学校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学校管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正在走向文化管理。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不断创造的、以学校教育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集合体。它是一个集体心照不宣的精神默契,是集体人格的沉淀。文化看似抽象,抓不住,摸不着,但它是精神的凝聚力,一旦形成.就无时无刻不让人置身于这种强大的文化取向氛围中。文化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先进的学校文化推动学校的进步,积聚多少厚重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一所学校有良好的文化要素,并不等于一定有良好的学校文化力。只有在学校成员有效运作学校文化要素,亦即形成了良好的学校文化力之后才能达成学校办学目标。因此,学校的核心工作就是要有效地运作本校的文化要素,塑造学校文化力。  相似文献   

13.
胜任力模型也被称作是胜任特征模型,其典型模型是冰山模型。将胜任力模型引入高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中,有利于实现学校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也有利于班主任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模型的建立、班主任的选聘及对被聘班主任的培训、考核与管理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校长文化是学校文化力形成的关键,直接影响学校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和学校文化的形成发展。以校长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力,使其成为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要铸造学校文化力形成的思想和精神灵魂,把准学校文化力形成的时机,扎牢学校科研根基,夯实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突出主线,探索方法,科学管理 规范、科学的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寄宿制学校在育人上要突出三条主线,即突出管理育人主线,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突出环境育人主线,寄宿生的“家”在学校,为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环境的优美、生活的快乐,我们积极探索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构成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的无形性、本质的独特性、存在的专一性、作用的辐射性、发展的适应性、培育的长期性等特征,由文化力、管理力、学习力、创新力、人才培养力等要素构成.培育学校核心竞争力,应从提升学校教职员工的素质、营造学校科研氛围、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培育良好的学习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热衷于谋求硬件建设和规模扩大,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视了学校文化的构建。一部分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问题,认为学校必须尽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包括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领导力。而文化力是学校现代化建设和迈向一流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力。对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加快学校发展,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管理是学校实施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力是文化管理的核心.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运用学校文化力对文化人——教师进行“精神塑造”,实施有效管理,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校长文化领导力,就是通过中小学校长认知、整合与提炼校内外文化,创新优质的学校文化,不断将学校文化力转化为领导力,从而影响师生的价值观、信念与行为,并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愉悦感的能力。它具有导向、规范、激励、凝聚、协调和辐射功能。其构成要素为文化整合力、文化认同力、文化引领力、文化自觉力、文化践行力和价值领导力。博学之、勤思之、精研之与笃行之是提升中小学校长文化领导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一个学校的发展力。优秀的学校文化能给师生营造一个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塑造出全体师生的灵魂,引领师生的生命成长。那么,我们港区一小如何打造学校文化,如何发挥学校文化的作用,促进师生生命的成长,促进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呢?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提出了以“港口文化”为引领,为师生生命成长奠基,为学校内涵发展铸魂的学校文化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