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的中小学陆续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即各中小学每天上午或者下午,有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学校没有安排课程,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来定,可以组织学生做广播体操、跳集体舞,也可以分年级组织兴趣班活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的中小学陆续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即各中小学每天上午或者下午,有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学校没有安排课程,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来定,可以组织学生做广播体操、跳集体舞,也可以分年级组织兴趣班活动。  相似文献   

3.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每天可以安排两个大课间活动,分别安排在上午的第二节课后和下午第二节课后,时间各为30分钟。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突出规范化和整体化,  相似文献   

4.
2006年,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在市区的12所中小学开展了“快乐大课间”活动的实验。该活动突破了固有的课间操模式,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半个小时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等活动。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不少学校纷纷效仿。但笔者以为,在实施“快乐大课间”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学校要将“快乐大课间”活动纳入到课程管理中,列入课程表,并加强对活动过程的有效监督,避免个别教师占用学生的活动时间进行文化补习或思想教育。二要丰富学生活动的内容。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活动项目。可由师生改编或自…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等活动形式不一样,它具有自己特殊的优势,不但有时间长度优势,可以容纳较多的活动内容,而且组织形式相对也比较灵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内容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呢?一、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首先要在吃透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摸清学校的具体  相似文献   

6.
一、课间活动新形式大课间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新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中。它不仅可以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冬杰 《成才之路》2009,(12):98-98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与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一种更加科学新颖的学校体育活动形式。与以往相比较。大课间体育活动目的性强、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学生参与性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就如何开展中小学“大课间活动”,提出一些不成熟意见.希望能对推动“大课间活动”深入广泛地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新孔  郭频 《时代教育》2007,(9Z):104-104,96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了更好地贯彻此规定,结合素质教育及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提出了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构想、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在中小学校大力提倡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广大中小学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一小时,大课间活动更是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学校大课间活动当然应该发挥调节学生紧张学习、增强学生体质的多重作用。基于此,教育局和学校都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对于营造前所未有的体育锻炼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在课间操的改革过程中,不少省市一些学校进行“大课间活动”的实验,经过效果分析:运动负荷合理,其活动量超过体育的总量;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其达标率超过实验前。从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大课间活动”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为30分钟(比常规课间操多10分钟)。其内容和方法,各校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确定。现举北  相似文献   

11.
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纲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各中小学轰轰烈烈开展起了大课间活动.抓好大课间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全了学生的品格和人格,使学生感受到了团体的力量和美的熏陶,促进身心健康和校园整体精神面貌的提升.中小学大课间要朝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才能使活动具有长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以基本体操或器械操、集体舞、民间体育、素质练习及体育游戏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与课间操相比,其活动规模大,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统一管理。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对学生紧张学习起调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有明显的作用,是学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是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教育部提出的响亮口号。而"幸福教育"的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长、幸福成长。基于此,乡村中小学通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丰富学生课间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把幸福感和快乐感带给所有的学生,从而切实保证了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了健体、调智、促德、审美的教育功能。大课间体育活动,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极大地提升校园运动的品质,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目前,  相似文献   

14.
赵娜 《班主任》2010,(6):45-46
最近,学校开展了“快乐大课间”活动,每天下午两节课后有30分钟的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这一消息传出后,孩子们欢呼雀跃。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响应,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既愉悦了身心,又融洽了感情,可谓一举两得。可没过多久,  相似文献   

15.
王敬东 《考试周刊》2012,(77):116-116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原有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把课间操扩展为体育大课间活动,既有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具有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灵活、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比较适宜等特点。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不能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97):118-119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响应教育部的规定——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其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运动时间长,形式多样化,参与人数众多,练习强度适宜等特点。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紧张且长身体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效果。现阶段大课间活动大部分都是在传统课间操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本文就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怎样有效开展做些浅述。  相似文献   

17.
赵桂霞 《教育文汇》2006,(10):21-23
2006年新学期,山东省潍坊市区的12所中小学校在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开始了“快乐大课间”活动实验。该实验就是每天在上、下午各安排半个小时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等活动。实验开展两个  相似文献   

18.
周颖 《辅导员》2010,(22):47-47
自"阳光体育活动"在学校启动后。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号召我们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激情,体会运动的快乐!这学期,由于上级机关对课间活动时间的规定,学校改为大课间活动,学校号召组织全校师生跳大绳运动。我们在这项活动中积极参与,坚持不懈。每天早上,我进了校园,看到学生们迎着朝阳,满面红光,步伐矫健,灵巧的身体随着翻飞的绳子跳跃。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在校锻炼时间,体育活动必须形式多样,从而保证小学生的课外运动。但是,目前农村因为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小学大课间活动很难实施,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探讨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思考提高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的策略,让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师进 《考试周刊》2013,(43):123-12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四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三课时,高中每周两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二十五至三十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上级领导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做好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锻炼一小时与小学生身体素质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