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7,(11):10-10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发布新闻公告称,该中心与法国蒙布利埃大学的科研人员协作,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学分子,该化学分子能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自我复制,这为艾滋病患者特别是对传统艾滋病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该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PATHOGENS)杂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慧子 《百科知识》2003,(11):8-10
新的统计说,全球已有700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24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而且,艾滋病的传播高峰已从非洲转到亚洲。那么亚洲能不能像欧洲那样遏制住艾滋病?全球是否会被艾滋病吞没?  相似文献   

3.
李月 《百科知识》2010,(23):8-9
今天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环境仍然严峻。一般人染上HIV不敢也不愿暴露,一旦暴露了身份,就可能遭受各种不公平对待,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条新闻,说的是婴儿的胎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过滤艾滋病病毒。由此,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联想:能否把胎盘上能够过滤艾滋病病毒的半透膜与血液透析机相结合,把艾滋病病毒从人体中过滤出来?我的理由是,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进行传播、扩散,因此,可以利用血液循环进行体外过滤。此外,艾滋病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很短,所以不必担心过滤出的艾滋病病毒的处理问题。如果一次不能完全过滤艾滋病病毒,就需要在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周期内进行多次过滤,把病毒完全过滤掉,然后向人体植入新的免疫细胞,恢复人体免疫系统,彻底…  相似文献   

5.
在艾滋病病毒被征服之前,关于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命和增强其体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寄希望于改进治疗侵害艾滋病患者各种乘虚而入的感染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林颖 《科学中国》2006,(8):13-13
5月2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一个国际艾滋病研究小组的最新论文。研究人员证实,困扰人类的艾滋病病毒起源于一种聚居在西非国家喀麦隆的野生黑猩猩身上。这个发现将为研制抗艾滋病药物和疫苗的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便利。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09,(11):10-10
德国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的生产工艺,利用转基因烟草生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这项工艺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经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截止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约300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当初人们把艾滋病称为“世纪瘟疫,超级癌症”。随着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问世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艾滋病迅速传播趋势得以控制。但是如果艾滋病发展到了晚期,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以后,即使给予抗病毒治疗,患者仍可能死于机会性感染或各种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可能合并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医生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患者因为免疫低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比普通患者明显增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主任刘保池教授与其科研团队对艾滋病的研究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10.
近日,记者从湘雅二医院艾滋病研究室了解到,中药治疗艾滋病在该院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研究室主任、湖南省传染病专业委员会艾滋病学组组长郑煜煌教授表示,目前接受治疗的43名患者中,约90%艾滋病病毒数量明显下降.据悉,没有出现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该研究室联系,经检查符合条件的有望得到免费治疗。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07,(9):23-23
无法彻底从机体中根除艾滋病病毒始终是艾滋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研究,一个由法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小组终于发现肠淋巴结是艾滋病病毒在机体中的藏身之处,从而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复活”的原因,这使艾滋病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根据《独立报》进行的一项史无前例的调查,大多数参与艾滋病研究的科学家认为,现在研制艾滋病病毒(HIV)疫苗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悲观,一些科学家甚至承认,也许永远不可能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去年年底,有望成功的一种艾滋病疫苗试验失败,此后深深的悲观情绪便在世界各地的艾滋病科研人员中蔓延开来。25年来,研发艾滋病病毒疫苗的努力不断遭受挫折,这次是最近发生的一次挫败。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7,(9):8-8
无法彻底从机体中根除艾滋病病毒始终是艾滋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研究,一个由法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小组终于发现肠淋巴结是艾滋病病毒在机体中的藏身之处,从而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复活”的原因,这使艾滋病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08,(1):50-51
"谈艾色变"仍然是许多人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第一反应。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态度和认识程度。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它,积极主动地了解它、熟悉它,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对于艾滋病,人们有太多疑问。为此,北京地坛医院皮肤科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伦文辉针对有关艾滋病的常见问题做出了解答,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5.
秋水 《百科知识》2010,(23):4-7
2009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指出,经过国际社会多年来为防治艾滋病做出的积极努力,全球艾滋病防治在2007年首次出现了“明显的重要进展”,艾滋病病毒新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11,(23):11-11
中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泪腺和泪液相关的组织、器官很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HIV)的新“据点”,HIV极可能通过泪液发生传染。这是国际上首个针对艾滋病患者泪液中HIV病毒载量进行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璇  文彬  黄婷 《大众科技》2021,23(3):43-45,30
免疫功能重建不良仍是目前艾滋病治疗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现代医学除了 HAART治疗方案之外,还没有令人信服的具体干预措施.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良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以及稳定的安全性.文章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法国艾滋病毒研究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能运用有些艾滋病人长期不靠药物治疗也能对抗病毒侵扰的事实,研究出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以造福大部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法国艾滋病毒研究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能运用有些艾滋病人长期不靠药物治疗也能对抗病毒侵扰的事实,研究出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以造福大部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11,(4):42-47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2月22日对2010年的重大科学事件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自然灾难反击地球、欧洲各国削减科研经费、研究出新的对抗艾滋病病毒(HIV)武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