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2.
"奇"即特别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常驻会激起他们对某项事物或某件事的极大兴趣。因此,我尝试在作文教学中设"奇",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无非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日复一日,面对一成不变的作业模式,学生早就"厌倦"了!小学生富有好奇心,面对机械重复的作业,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创新意识就会被慢慢地抹杀,对作业就会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的语文作业可否突破现状,形成新的方法,新的形式呢?我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实际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1.教师教学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淡化,学习热情日渐减退。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对其充满新奇和浓烈的兴趣,十分乐于学习、模仿,甚至尝试使用它,学习热情可谓空前高涨。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会逐渐淡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教学呆板,缺乏亲和力,造  相似文献   

5.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近年来很有人气的评价观念,围绕这个"舶来品"学术界表现了极大的好奇心,也寄予无限的期望。但是,在人们的津津乐道中,似乎忽视了制度这个视角,而正是由于这个疏忽,增加了我们认识上的模糊性。本文尝试从制度的视角,分析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实施中的制度性障碍,以期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个新生事物,改进我们的教师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6.
周琪 《成才之路》2014,(32):65-65
正一、幼儿自主学习的概念及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是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幼儿自主学习是指"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问题,在自己的探索中解决问题,在自己的尝试中得到发展"。受好奇心的驱使,幼儿常常会问许多在成人看来十分奇怪的问题,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更是幼儿的天性,如果忽视幼儿的好奇心,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只有从根本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学习特点,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可以这样说,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发生.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包容与利用学生的错误,及时引导学生利用错题积极地思考、探索、倾听与评判,让思维动起来,唤醒学生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让"错题"在课堂上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9.
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我们知道。儿童天生对周围事物具有好奇心,并且还会积极尝试探索。可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们反倒对很多事物视而不见,失去了好奇心和探索兴趣。所以,且不说一定要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儿童的兴趣,能够呵护住儿童的兴趣已属不易。儿童的兴趣如果得到呵护。  相似文献   

10.
Why I Was Born     
译文:为什么会有我一天,吉姆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会有我呢?"妈妈对他说:"因为我爱你呀!"但是妈妈的回答并没有满足吉姆的好奇心。于是他又去问爸爸:"爸爸,为什么会有我呀?"爸爸说:"有了你,你就可以帮我干活了。"  相似文献   

11.
王忠付 《教书育人》2005,(1):100-101
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是小学生探求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源泉。但是有很多老师不但不注意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还会有意无意的压抑小学生好奇心的正确发展与满足。  相似文献   

12.
有人做过调查发现,改变世界的往往不是那些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而是像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大学里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沿着兴趣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兴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带来持续不断的激情与好奇心,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非常赞同弗里德曼先生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的方程式CQ(好奇心)+PQ(激情商)>IQ(智商),IQ很重要,但是CQ和PQ更为重要。一个拥有学习激情和发现好奇心的学生会比一个拥有更高智商但却缺乏激情的学生进步得更快。因为好奇心强同时又拥有激情的人通常都善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激励。大学的独特之处正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良机。尤其是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上大学前,我们基本上很难主动去做决定;而大学毕业后,我们又要面临现实生活,现实环境可能不允许我们做太多的尝试。但是在大学里我们完全可以放手去追求我们所喜  相似文献   

13.
“奇”即特别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常驻会激起他们对某项事件或某件事的极大兴趣。因此,我尝试在作文教学中设“奇”,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儿童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和求知欲紧密相连。在一定的条件下,好奇心能转变为问题意识,驱使儿童去思考探究: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教学中要关注好奇心,为好奇心留下表达的空间;要分析好奇,使它成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加工"好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3,(13):37
假若人类意识可见,会是什么模样?一个多世纪之前的心理学家本杰明·贝茨,以数学方法绘制出一朵朵迷人的"意识之花"。数学家保罗·洛克哈特曾说,"造就一位数学家的并不是专门技巧,也不是百科知识,而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简单之美的渴望。"那么,能否把这种好奇心和渴  相似文献   

16.
正小时候,好奇心太强了,看见电视机里的"天线宝宝",总想进去和它们"玩一玩"。有一次,我的好奇心又上来了。看见小波家里很新奇:饼会抛过来,根本不用自己拿,还有一只大象会吸灰尘。脑子里老是想,如果我的家里也这样,那就太好了!我越看越痴迷,心里暗暗地想:可能电视屏幕里,就有小波还有它的朋友们。我连忙出  相似文献   

17.
乍看起来,“宝宝还小呢”既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也不会使孩子狂妄自大,似乎人人都会这么说,但是这句话会带来一些隐性的问题,甚至成为孩子不良习惯的来源。“宝宝还小呢”是成人对孩子所提要求的委婉拒绝,也可能是对孩子遭受挫折时的安慰,这句话的频繁使用所造成的潜在后果却是多方面的。“宝宝还小呢”等于否定了孩子的要求,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还可能会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过低估计而使孩子丧失发展的机会,或者让孩子养成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内部不可控因素的习惯。而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尝试和探索的精神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是…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会想创业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首先,高中生追求创业的原因主要源于他们的好奇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好奇心强烈,爱寻求刺激,他们崇拜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自己也总想尝试着去做。他们逐步形成了个体独立意识,渴求了解  相似文献   

19.
"婴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的内驱动力,一种不学而能的探究力。"好奇心是一个起点,一种力量,它会推动一个人寻求他所看到的现象的解释,探究的行为也就自然产生了。教师要创造机会,为幼儿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聆听童声,透视童真,让幼儿智慧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展现。抓住幼儿探索的火花,鼓励他们尝试、探索在生活中,孩子们对许多事物的好奇心是稍纵即逝的。他们在摆弄或操作中也许发现了问题,但如果没有成人的鼓励和指导性语言的帮助,很有可能终止其活动,这时就需要老师抓住孩子们的这些举动,用开放性的设疑和材料去  相似文献   

20.
我怀着对网恋的好奇心,也怀着尝试虚缈感情的梦想,他成了我的第一个网恋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