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语双关与英语pun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修辞格,二者存在着相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论文将这种修辞格分为谐音双关与语义双关,剖析了若干例证,着重对比了汉语双关与英语pun的异同,以期加深对汉语双关与英语pun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英语幽默大量存在的双关语进行举例分析、论述及归类。把英语幽默中的双关语分为三大类 ,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和短语双关 ,各类又可根据英语这一特定语言的语音、语义的特殊性分为若干小类 ,并逐一举例论述。同时也指出双关语这一修辞用法在英语幽默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阐明了双关语在英语幽默中确实随处可见 ,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双关是一种极具韵味与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式。英语双关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谐音双关和词义双关;还包括其他几种类型,即会意双关、专有名词双关和字母双关等。本文就双关的这种类型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的pun,汉语中叫双关,具有多功能的修辞效果,可以增强语言生动性,使文字富有幽默、含蓄的情趣.文章在pun的表层结构上,论述了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并对其在文学作品、广告、谜语等运用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聚合式双关中的框架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形式,根据进行对比的两个词符是否出现在同一个话语中,可把双关分为聚合式双关和组合式双关。本文运用"框架迁移理论"来解读英语中的聚合双关,以使我们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双关,从而更好地运用双关。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英语修辞格双关的类型及其幽默诙谐的修辞效果,并通过分析英语趣味竞猜节目“Quiz Show Double Talk”中的双关辞格,证明了双关语是幽默产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揭示了双关与英语谜语的关系,探讨了双关在英语谜语中被运用的若干情况。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汉语双关与英语双关的生成理解机制的异同。指出汉英双关在生成过程中受到相同的心理机制和不同的文化发展的影响,双关语的生成都是基于联想的心理因素。汉荚双关语具有相似的修辞目的和修辞效果。汉语双关的生成与理解与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含蓄婉约的表达方式有关。英语双关的生成与理解则与自身的语言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英语双关是重要的英语修辞格之一。本在英语双关的定义基础上,对其分类及本质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归纳了英语双关译成汉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何津 《海外英语》2014,(22):237-238
英语双关利用词或词语的同形异义或同音(谐音)异义以形成幽默诙谐的效果,但有时人们在识别英语双关时会产生分歧。美国教授阿奇博尔德·希尔提出了构成英语双关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即:双重语境、铰链和触机,有助于英语双关的识别。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一种能令人发笑、给人带来欢乐和愉快的行为。幽默语言往往与修辞格有密切的联系。英语双关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格,以同音词和多义词为基本构材,以双重语境为链接,有助于产生诙谐生动的表达效果。本文把双关和幽默会话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英语国家的幽默方式。  相似文献   

12.
瞿海萍 《海外英语》2011,(10):326-327
英语修辞格双关是重要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利用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的现象使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同时表达两层不同的意思,以达到一种幽默,诙谐或讽刺的语言效果,所以该种修辞手法又常常运用到笑话中。该文对运用了双关修辞格的一些笑话作一浅析,以领略其赋予笑话的独特幽默韵味。  相似文献   

13.
英语修辞格 Pun是指利用一词多义或同音、近音词来同时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以使话语收到言此道彼,轻松俏皮的效果.这一修辞手法有三个条件双重情境、铰链和触机;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两大类;在运用中有双关语义分离、双关的持续、双关的变迁以及常见的错误等.  相似文献   

14.
英汉广告中双关的使用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实现劝说功能并达到促销目的,广告撰写人非常注重修辞手段的运用。本文基于对大量英汉商业广告实例的观察,着重分析双关这一修辞格在广告中的使用类型和修辞功能。双关主要分两大类: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音双关包括同音双关和近音双关,而语义双关又可细分为一词多义双关和同形异义双关。双关的大量运用使广告语言新奇、幽默、简洁并且更具鼓动性。  相似文献   

15.
"Pun"与"双关"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un与“双关”是英汉语中各不相同的修辞格。从定义来看 ,“双关”即“一语双关” ;而pun除了“一”语双关外还可以“二”语双关 ,甚至“多”关。从分类来看 ,pun包括paronomasia,syllepticpun ,antanaclasis和ambiguity ,而汉语的“双关”只能与前两项对应而无法包容后两项 ,与后两项相对应的汉语修辞格分别是“换义”和“歧义”。由于英汉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多各行其道。因此 ,在双语转换中 ,pun或“双关”原来的用词和立意往往会消失。本文结合实例 ,探讨了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原型范畴”的英汉双关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n"和"双关"长期以来被视为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应的修辞格,事实上,这两种修辞格并非完全对等。通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探讨了"pun"和"双关"各自的典型用法和非典型用法,通过对比剖析了这两种修辞格的主要异同。  相似文献   

17.
从英汉双关语的定义、分类及修辞作用入手,对它们的基本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既有相同点,亦有不同之处。这些都折射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