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德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既可能源于道德行动能力的不足,也可能因为对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忽视,亦或两方面均在其中.根据道德行动能力与道德思维能力问题表现程度的不同,可将"德育实效性缺失"进一步划分为德育无效、德育低效、德育虚效以及德育反效四种类型.具体剖析四者的内涵和德育中的表现,实现德育从无效到有效、从低效到高效、从虚效到真效、从反效到正效的转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寻找德育与学生的契合点,在具体行动中开展和深入德育,逐渐实现道德内化,重视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所有的教育是从德育开始.高校的德育教育应该通过学生工作者自身的道德责任和意识的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加强德育功能的有效性和方法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学生知行脱节,中小学德育缺乏实效和魅力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和魅力?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致致以求的问题。众所周知,实现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一方面,需要学生的情感认同,使学生不仅能知,而且“愿意行”;另一方面,需要行动策略、道德智慧。使学生不仅能知,而且“会行”、“能行”。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和魅力.既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基于此.教育者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道德智慧?道德和道德智慧的关系及如何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4.
常建军 《教学研究》2008,(1):38-40,44
大学生作为社会将来的中坚力量,其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大学德育陷入诸多误区,在道德概念的理解上偏向利他主义,德育目标脱离社会现实,缺乏实现的可能性,在德育方式上重视规范教育.这些都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针对这些误区,正确理解道德概念,合理确立目标,重视德育内化将有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同时,良好德行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因此,引领生活是德育评价的重要尺度.但在德育实践中,德育评价却漠视学生的生活,存在着重社会生活、轻个体生活,重校内生活、轻校外生活,重道德知识、轻道德能力,重现实生活、轻虚拟生活等诸多误区.因此,分析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提出应对之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做好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德育素材,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梁毅  梁振南 《教育艺术》2003,(11):15-17
一、美育渗透德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与美育有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德育,担负着端正学生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任务;美育,则扮  相似文献   

8.
林泳强 《班主任》2001,(12):3-4
道德情感是道德的生命力,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从德育过程看,不管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如何崇高,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情感体验,道德标准和要求就不能真正成为道德行为的动力.而道德情感的培养又是德育过程最复杂的一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着力于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治国思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批判与总结,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肩负着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校德育应全面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用“以德治国”思想作指导,浓化德育氛围,净化德育环境,优化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改革,强化德育管理,量化德育绩效,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学校德育目标一是口号高,二是目标大.德育内容思想政治色彩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新课程德育标准严重脱节.本文所研究的德育生活化,使学校的德育目标基于生活,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管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并融为一体.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德育内涵,激发道德情感,并加以内化和升华,从而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有情的德育是以情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亲情教育为基础,以儿童健康的情感发展轨迹为主线,以培养积极心态、完美人格和高尚情操为教育目标,以分阶段、有重点进行情感系列化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新德育模式.而德育的有情,它要求在德育中重视师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让学生真正感受成长的快乐,体验互爱的幸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真挚的情感,发挥师生情感交流中的暗示效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资质和反思能力,让德育在有情中哺育真情、真诚和真爱之情感.  相似文献   

12.
德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模式,它负载着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着更深远的道德价值.探讨其道德价值有助于我们对德育模式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作为以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为宗旨的德育模式,它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都产生重要的道德影响.它促进了校园伦理生活形态的形成,建构了一个道德的校园环境;它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不仅成为反思者,而且成为德育价值的行动者和创新者,形成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它建设了学生的伦理生活世界,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3.
德育中的自由选择是指道德主体按照其意愿独立自主地在各种客观可能性中决定采取行动.大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有着丰富的自我意识、个性化的生活现、新颖的价值观,德育中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体现了道德主体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保障大学生德育中的自由选择,必须构建多层次的德育目标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德育内容模式,实施多样化的德育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生网上道德问题不能"堵",而要"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是教育界的共识.让德育工作与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化一起发展,利用网络可以促进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提高德育与网络的结合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活动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着社会诸多方面的变化和挑战。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他们的需求,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德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前提。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以及教育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德育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拓展了高校德育实践领域,为提高德育有效性提供了科学思路的情况下,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面对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回归生活世界"不能放弃道德理想;二是"回归生活世界"不能忽视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确立。  相似文献   

18.
鲁艳 《上海教育》2000,(11):30-31
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它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力图促进人的德性发展。但是传统的“灌输式”德育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性与自主性,与现代德育的理念相违背,因此改革这种“灌输式”德育已刻不容缓。而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正是从学生出发,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参与,希望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广大教师熟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教学标准除了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品格以及人生态度.高中化学是高中生必须要进行学习的一门课程,因此,化学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化学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20.
《学周刊C版》2017,(12):25-26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思想倾向,探索中职学生的心理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有针对性地坚持和谐德育、以生为本、道德能力、德育效果的理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