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手连环击法是散打技击中的高级打法,深受散打爱好者的喜爱。连环击法就是用一种和两种以上的击打方法,连续攻击对方。连环击法是在熟练掌握单招击法的基础上升华而成。连环击法虽然以各种踢、打、摔、拿技法组合起来,但它与武术套路不同,多以两招、三招击法为主,练熟后在实战中应根据场上的情况随意变化。在击打的方法上要掌握好进攻的节奏,讲求轻重缓急,长短、虚实并用,势势相承,变化无穷。 在连环击法中多数以两次连击为主,第一次进攻为第二次进攻服务。有一些招法是攻击对方裆部、颈部的,有些是擒拿对手要穴的,在散打比赛…  相似文献   

2.
从《水浒传》所描写的技击场面中可以看出,施耐庵精于描写技击战术。本文先分析《水浒传》技击场面的几个典型实例,然后归纳出施耐庵技击战术原则。 王进对青年史进的棒击战术 青年史进是个曾从师多人、在棒法上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士。王进对史进的棒击战术,可分为防守、由防守转入进攻与进攻三个步骤。 防守,王进刚刚做出准备动作,史进就发起进攻,“拿条棒滚将入来”,王进则“托地拖了棒便走”。这一  相似文献   

3.
一、散手运动释意和发展散手运动是两人运用各自肢体的特殊功能和技击技巧,在特定的规则的制约下进行攻防实战的一项传统徒手对抗性体育运动,是武术这项宝贵遗产的重要运动形式之一。散手近可用手,远可用足,贴身可摔,人体各部位都可以成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概括起来为七拳:头、手、肘、肩、足、膝、胯。技击方法分踢、打、摔、靠、撞、跌等。踢就是腿击法;打就是进攻和防守的手法;靠、撞就是以自身的体重,巧妙地贴身撞击对方,使其失去平衡的击法;摔就是二人相抱使对方例地的技巧;跌就是利用合理倒地而进攻对方的能力。散手的技艺高低,是身体素质、技击招法、战略战术、心理意识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结合反应,是以实战能力来此较,以实战对抗效果来评价的。  相似文献   

4.
泰拳跃击法     
无言 《精武》2004,(12):20-20
跃击法是泰拳的高级技术,最难也最具威力。跃击法若成功运用,可彻底摧毁对方的战斗力。 使用跃击法,可运用各种进攻技术,因而其适用范围很广。施用时应注意,一要看准时机,出招必中;二要迅猛突然,不给对方喘息之机。跃击法是泰拳中最为精彩的技术,要成为泰拳高手,应很好地练习这种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跃击法。  相似文献   

5.
陈步瑞 《武当》2012,(7):45
传统武术技击练习,应在具备一定武术基础后,遵循以下要点逐渐进行,不要急于求成。一、格斗式:格斗式也称戒备式,是格斗时的预备姿势。掌握正确的格斗式是进入武术技击殿堂的第一步。格斗式应立足于防护功能,又要方便于步法运用,能够轻松地前后左右移动,便捷地进攻。总之要具备进可攻、退能守的特点。二、基本技术学习:武术技击技术由踢、打、摔、拿、击、刺、劈等攻防技术组成,运用手、腿、头、肩、背、腰、髋、臀等部位实施,徒手技击技术主要有拳法、肘法、腿法、膝法、摔法、拿法配合步法运用。技击动作运动路线分直线型与弧线型。拳法以打为主,腿法踢为主,肘法有顶、横、挑、砸,膝法有冲、刺等。摔法是破坏对手重心,使对手失去平衡倒地。拿法主要是制住对手的关  相似文献   

6.
随着武术套路的强势发展,技击之技表演性得到增强,技击之击逐渐退化。梳理技击目的的演变,是做好武术技击保护、继承和弘扬工作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各个时期技击的文本文献进行研究,阐明技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目的的演变主要经历了杀敌、自卫娱乐、强国强种以及竞赛等四次转变;技击目的的演变过程是不断淡化技击之击、不断重新构建技与击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一、武术运动的技击属性与攻防情境属性《辞海》对武术的定义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由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运动规律组成,是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手段。这一定义不仅将"踢、打、摔、拿"作为武术运动最核心的动作内容,而且强调这些动作是以"自卫"为前提存在的。自卫即自我防卫,以他人的进攻为前提,所以该定义其实强调了武术运动具有的情境属性,即"攻防"。因此,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是技击,而技击属性必须在一定的攻防情境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技击概念是了解技击本身和建立技击与现代武术关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技击的构成关系,不仅为进一步研究技击演变提供理论支撑,更将为明确现代技击概念奠定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阐明冷兵器时代军事需求下,技击是由技与击构成的有机体,技为击做必要的准备,击在杀敌的过程中验证技的实效性;技与击在形成于应用的过程中互相作用:形成技为击做准备,击验证技的实效性并更加完善技的循环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9.
技击是武术最基本的特征,本文从武术技击形成的规律中,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系统的整理和分析论述了在武术实战中应遵循的"五最"要诀—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最效的方法、最好的效果,这五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只有把它们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武术技击的最高水平,取得进攻或防守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从逻辑上将以套路为主要技术对武术套路的传统武术对技击的超越进行梳理,为武术套路的技击性判断提供 新的思路。研究认为,由于对武术技击性定位模糊造成运用纯粹的技击标准来限定以套路为主要技术传承方式的传统武术、使用技击功能来评价 武术套路,产生对武术技击性的严重误读。首先,技击是技为“击”的实用术,追求“击必中,中必摧”的目的,而传统武术是击为技的验证与注释,形 成在目的上的超越;其次,技击是以实用为标准,而传统武术“打、练、养”多种标准并存形成从评价标准上超越;再者,技击只是纯粹的“击杀术”,而 传统武术受到诸多“戒律”的限定形成从道德伦理上超越;最后,技击讲究“因敌而动”的随机变化,而传统武术套路呈现更多预先规定的程式化特征 形成从形式上超越。认识到这些传统武术由血腥厮杀到文明修炼的4种超越,一方面有利于思考武术套路相关理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从整体上设 计更加符合传统武术特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天罡肘(一)     
肘者,上肢中节,屈臂而成。实战搏击中对于拳掌而言,肘可起到传达劲力、承上启下之功用,同时又是"七拳"中进攻之利器。肘法的技击特点:一是攻击性强,肘之尖部坚硬且锐利,作为肘部的支撑和传力部分的大臂粗壮有力,故肘法的攻击力强大,打击强度非常高,锐不可当:二是灵活多变,由于肘法的运用多是肩关节和肘关节协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王迎峰 《精武》2007,(12):59-59
推手是为了训练懂劲和"化中打,打中化"技击方法。推手不外乎两种情况,进攻与防守。得势而进,势去而守,守而不利则退。在何种情况下进,怎么进?何时退,又如何退?这是非常关键的。进攻不好等于"羊入虎口",退而失势便成为"虎扑羔羊"。  相似文献   

13.
赵祯永  张旭光 《精武》2006,(12):24-25
震动击法是大成拳技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猛烈,气势雄浑,实战中极为实用。震动击法是指在搏击过程中,我与敌方接触的一刹那运用爆炸力闪电般进击,使敌方身体受到强烈震动的一种攻击手段。震动击法是否能收到震动效果,取决于是否能正确地发放爆炸力。爆炸力是大成拳技击力的一种,发动时需短促有力,一触即发,一发即回,去时似箭离弦,回手如被火烧。身体则表现为迅速抖动,如猛禽展翅,野兽抖毛,但稍纵即逝,无丝毫拖泥带水之意。爆炸力的发放与其它力一样,体现了松与紧的交替与配合,具体地说,发力之  相似文献   

14.
散打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互以对方技击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其技术可大体分为拳法、腿法、摔法三大部分。拳法技术在比赛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直拳是主要的进攻动作之一。他的特点是攻击距离长,进攻速度快、动作简单,能充分利用蹬腿转腰的力量加大冲拳的力度。运用得好在实战中具有较强的威胁力,  相似文献   

15.
论陈式太极拳的虚与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恩 《体育学刊》2000,(1):58-59,41
太极拳是以分清虚实和由重心偏移而产生的偏心力作为动力的源泉。实践证明,这是最省力机械作用。在盘架子中可使人久练不疲,运用到技击中处处能引敌落空,乘机击之。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唐顺之所作《峨嵋道人拳歌》的武学分析,认为《拳歌》中蕴含和表露了峨眉武术:步伐灵活、动作敏捷、拳法多变,讲求技巧、力求实效、克敌制胜,以及刚之"崖石迸裂惊砂走",柔之"百折连腰尽无首"的刚柔相济和"一撒通身皆是手"的扒沾进身、挨肩靠背、撕打顶撞、擒拿锁拷的主要技击特点和艺术风格。体现了"调息"的武道追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运动员实验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从武术技击的角度分析论述武术实战运动中如何发挥运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最有效的方法以达到进攻或防守的最好的结果,并简要说明这"五最"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志远 《武当》2005,(6):26-26
拳谚云:"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由此可见身法、步法在武术中的重要性。身法步法灵巧敏捷,进退闪避自如,才能在防守时避开对方进攻,在进攻时不失时机地向对方进攻。身法、步法纯熟巧妙,就能在实战中处于有利地位,进而更好地克敌制胜。吞、转侧等身法运用得当,再配以适当的手法,便能将对方的攻击引进落空,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因此,练武之人,先要将身法,步法练好。下面我便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场地:在泥土地或草地上画一  相似文献   

19.
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暴力美学"的全新视角,对武术进行客观审视.武术的攻防技击美是武术之美的核心,踢、打、摔、拿、击、刺、劈、砍等组成武术攻防的基本要素是原始暴力元素的体现,对人性攻击本能的崇尚和人们的英雄情结是武术彰显攻防技击之美的心理归因;武术技击是"暴力美学"时代武打影视的核心素材;通过对武德的强化、武技的规范、规则的制约、美感的提升等,最大化弱化和消解武术中的"暴力元素",使武术呈现出适度体现"暴力元素"又巧妙消解暴力的二律背反态势;弱化和消解暴力是武术技击美的特质,也是"和谐社会"理念下武术的生存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劈挂拳概论     
劈挂拳是典型的长击远打类传统拳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武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盛名外远。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为用掌,故而又称劈挂掌。擅长中,远距离克制胜,讲究放长击远,它将中国武术"一寸长、一长强"的技术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技击空间的控制,讲究远则长击、近则抽打、可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