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学英语综合复习课教学存在教学主线不清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不新颖、教学主体不突出等问题。通过一次示范课的实践,分析并总结了综合复习课教学的实施途径:以教材为主源,实现教学内容之间的无痕对接;以任务为主线,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活动为平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英语综合复习课教学存在教学主线不清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不新颖、教学主体不突出等问题。通过一次示范课的实践,分析并总结了综合复习课教学的实施途径:以教材为主源,实现教学内容之间的无痕对接;以任务为主线,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活动为平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陆功 《时代教育》2007,(8Z):95-95
新课程英语教材有着完备的新教学理念和鲜明时代特征,英语教学由此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对教师尤其是从事多年英语教学的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由于教材跟传统的不一样,教师必须面临新的内容、新的教法、新的难度、新的编排和不同的体验。可喜的是,笔者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在英语教学中游刃有余,因为发现了新教材教学的新思路——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在"做中学".因此,我们的教学没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地设计学生的活动,让课堂教学设计成为真正适合学生自由发挥的学案. 一、视教材为活物 语文的知识点很多,相互之间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而教材的编排只是考虑到其中的某一方面,因而它不是绝对的,而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创新型教学就应该好好地利用其相对的一面,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5.
一个中心对于复习往往有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包办代替制订过细的复习计划,撇开学生的实际情况,机械地重复课文内容炒冷饭。一是千方百计搜集试题,搞题海战役,以做题代替复习。这两种倾向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小学毕业班总复习,要全面达到大纲规定的各种要求。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复习时牢牢把握这样一个中心,即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指导学生扎扎实实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针对当前高职《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教材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说教法讲述知识等问题,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引导”对教材进行了设计和编写,体现了现代教育侧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处主体的地位。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是中学各科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全面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它是当前历史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教学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们的体会是: 一、以学生为主体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 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大纲规定了本科教学总的指导思想、自的任务与教学的具体要求。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与范围。教师只有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才能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以前使用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材,按照培养化学英才的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以讲授、接受性为主体.新教材把化学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进行教学,不仅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很好地消化教材内容,并且能够把握学科知识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的要求,让学生参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验性学习为主体的方法组织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不断实践-探讨-实践。二.以《煤气》为例,具体教案设计(一)教育目标(二)教学流程(见下页图)(三)教学过程[讲述]上节课我们讲了煤和炭,用煤作燃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9.
初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中,以话题为主线整合教材,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实现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和提高单元复习效率的目的。笔者以一个话题复习为例,探究重组单元模块、构建词句网络、梳理写作思路的单元整合复习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是贯穿高中英语新教材的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读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 (必修课 ) ,感到以学习者———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是贯穿这套教材的主线。这主要表现在 :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自主学习、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开展自我评价等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中心:现代远程教育的全新学习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全新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需要新体制、高科技以及丰富的学习环境的支持。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主体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学习内容、学习同伴和学习反馈则成为客体;主体和客体通过多样而易于使用的媒体的链接而产生交互作用,在当前形势下,电大要注意宏观环境的创设、主体的培养、客体的建设,注意媒体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以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自主学习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双边活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晓燕  万敏 《教育与职业》2006,(36):128-129
外语教学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双边活动,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原则的两个方面。教师不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本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变按教材顺序对知识点简单地重复的传统复习方法,我们摸索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总复习的方法,观介绍如下:一、确定复习目标,印发提纲表格为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将每章的知识点连成“线”,再将“线”结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在总复习时应以纳为纲,紧扣课本,将每一章的复习目标,以表格的形式印出来.如在初二物理“力”一章中,表格是这样设计的:将表格发给学生后,分如下几个阶段填写:(一)在不翻看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根据表格中所给的提纲回忆填写.(二)在看书、相互提问、讨论的情况下填写.瞩)教师通…  相似文献   

14.
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为例,以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进行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和方法体系,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受到办学主体满意程度、学生满意程度和社会满意程度的制约,由此产生了以办学主体为中心的质量观、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质量观。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满意程度,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以儿童为本,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已成为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都得不到体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探寻以儿童为本的有效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备课,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其理念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近年来,大家都在探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变的问题,其实无论怎样改变教法和学法,其中心也还是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18.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根本目的。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复习课中,教师需要通过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并内化为稳定的、可复制的能力,形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Student-Centered”在中国学界译作“以学生为中心”,日益被视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理念。但实践中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并非学生本身,而是其外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难于落地,学生仍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文章从本体论立场厘清“Student-Centered”在西方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兴起与传播的过程,分析“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本体论立场区别,指出“学生为中心”是最终目的和形态,而“‘以’学生为中心”则仅是过渡阶段。据此,需要重新审视并定义教育,呼唤回归教育本体价值;重构学生中心的教育治理体系;教育过程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换;构建学生主体的教育评价新生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成为自我教育者。学生只有处于教育系统的核心和中心,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变革,培养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时代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教学改革。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由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四个要素构成,而问题是联结这些要素的纽带。因此,问题设计应该站在课改醒目的位置,变“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把学情放在首位,即要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同课程资源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同差异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要素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