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女子专业轮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收集不同速度滑行过程中的足底动力学参数。目的是揭示速度轮滑双推技术的特征.为正确理解速度轮滑双推技术动作,寻找更先进、省力的轮滑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在一个单步滑行中,随着滑行速度的增加,足底压力中心的变化轨迹在x、y轴的位移变化幅度减小,快速滑行中双推技术更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最大峰值压力主要出现在足跟区或第一跖趾关节区,最大峰值压力区也是压力变化率最大区域;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与技术动作具有一致性;足底压力随时间变化是影响速度轮滑蹬动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孙一  杨岳  孙显墀 《冰雪运动》2007,29(5):38-4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教学实验等方法,系统地阐述了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的教学方法.将双蹬技术的教法分为:专门性陆地体能训练、一般滑行体能训练、专项滑行体能训练及双蹬技术的诱导和完整动作4个阶段,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双蹬技术"体能、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市蹦床队5名一线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视频与足底压力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员的预跳和5个基本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研究男子蹦床运动员在完成不同基本技术动作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分布的特征及足底压力分布的一般规律。为蹦床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蹦床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提供客观指标。研究结论:运动员完成不同基本技术动作足底压力分布特征规律相同,足底压力合力变化、压强峰值分布和压力中心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触网起跳过程双足压力合力呈单峰曲线网面达最低点时双足压力合力最大,双足压力合力最大值可达体重的3.04倍。压强峰值表现为双足第五趾骨区较高。运动员在起网蹬伸阶段双足呈现出压力中心偏移现象,与运动员起跳过程中双足用力不均有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足底压力的羽毛球运动足部受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羽毛球常用步法的足底压力特征,为减少羽毛球运动中下肢损伤(特别是足部损伤)提供建议,并希望成为羽毛球鞋具设计的依据。利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左前场蹬跨步、右前场蹬跨步、一步蹬转起跳等常用步法动作进行测试。结果发现3种步法在离地阶段,足前区的内侧跖骨区以及大拇趾和第1、2跖骨区的最大压力均高于其他部位(P<0.05);着地阶段,蹬跨步是把足底压力集中于脚后跟和足外侧进行缓冲制动,蹬转起跳步则把压力集中于大拇趾以及第1、2跖骨区(P<0.05)。由此可见,羽毛球运动员应注意在采用不同步法时,足前区和足跟区中部及足外侧的负荷变化,并尽可能地选择穿着能够分散上述区域压力的专项鞋来避免足部受力的过度集中。  相似文献   

5.
速度耐力滑行的技术要点在以最大能力滑行中距离项目时,运动员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l、腿部完全展直,长而有力的蹬冰动作才能达到最佳蹬冰效果。冰刀要紧紧咬  相似文献   

6.
对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速度轮滑直道双向蹬地技术的具体研究分析,设计了“双蹬技术”动作周期示意图。对双蹬技术的优越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并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维摄像DLT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直道滑行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各动作阶段时间比例不合理,自由滑行时间和单支撑时间偏长,降低了蹬冰频率,影响蹬冰效果;运动员大腿带动小腿蹬冰动作不明显,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应加大髋关节的蹬伸幅度,这样有利于发挥肌肉力量,提高蹬冰效果;在整个蹬冰过程中单支撑蹬冰阶段膝关节伸展幅度过小,造成消极蹬冰,影响肌力发挥。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动图像解析技术获取速滑冰上滑跑技术动作、新型支点模拟滑板训练动作和传统滑板训练动作的支点运动序列及其运动学特征.基于上述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探讨了支点模拟滑板对冰上单支撑滑行、双支撑蹬冰以及利用体重蹬冰技术动作模拟有效性.认为在提高速滑运动员单支撑、双支撑、利用重心蹬冰的陆地辅助训练效果方面,支点模拟滑板训练比传统滑板训练更为有效.运动学影像分析系统下新型滑板的有效性获得客观佐证,为应用新型模拟滑板提高训练效率的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美国速度轮滑运动员取得的优异速滑成绩,得到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启示。对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的异同性、速度滑冰技术借鉴速度轮滑技术训练要点和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专项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得出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技术动作是最接近的;速度轮滑是速度滑冰最具实效性的专项能力训练方法之一;在淘汰了老式冰刀后,对克莱普冰刀是否进行了完全的侧蹬起到了有效的训练作用等认识,对速度滑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足底压力的优秀竞走运动员支撑足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c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测试优秀竞走运动员竞走支撑相足底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竞走支撑足足底压力时间曲线具有双峰特征,足中部发力控制能力较强;压力中心轨迹在横向摆动幅度较小,纵向移动速度均匀,在足中部支撑时移动速度较快;支撑时所受冲量分布全足底,在鞋后跟着地阶段大多出现足跟内翻,在足中部支撑和蹬伸阶段左足偶有内翻现象出现,具有项目特有的动力定型.建议在训练中应增加侧重左足外侧副韧带和足底肌腱韧带的专项力量练习,以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足平衡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验和基于流程课件制作等方法,对速度轮滑教学理论、多媒体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制了速度轮滑多媒体课件,并进行了轮滑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研究,该研究将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为教师授课提供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和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及训练相互借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项目的技术与训练进行相互借鉴,取其精华探索共同成功之路。通过采取对项目运动技术结构、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比赛形式、运动供能方式、同异性的比较研究,认为二者运动技术结构与做功原理、训练周期性的耐力、有氧训练基础、供氧方式的共性要素相同及借鉴的可行性,提出速度滑冰技术与训练应借鉴速度轮滑在运动过程动态支撑与蹬动速度、出轮方向、利用肩与腰部杠杆扭动的动力、超长距离有氧耐力能力训练以及轻器械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轮滑运动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学生们喜爱程度逐年提高,有利于终身体育观的形成。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普通本科生开设轮滑课程的相关问题以实践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显示,哈尔滨医科大学轮滑课程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初步形成了轮滑课程体系;普通本科生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兴趣很高,认为开设轮滑课非常必要,普通本科生开设轮滑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还发现,学生最大希望在大一期间学习轮滑,因此大一是开设轮滑课的最佳时期;采取增加课时满足学生需求、多渠道培训师资力量完善轮滑教材、加强受伤防范意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加强轮滑标准场地建设等积极措施,保障轮滑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建立肌电与足底压力同步模型,从身体内部工作状态的角度探讨速度滑冰的一般规律。方法:同步测量速滑运动肌电与足底压力以及视频信号,建立速度滑冰直道蹬冰单周期模型,揭示运动员身体内、外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建立了速滑蹬冰单周期模型,提出膝角120°位置处的爆发力为速滑的主要用力特征,将速滑蹬冰单周期细分为6个阶段。结论:肌电与足底压力同步测量、同步肌电分析方法的结合能有效地获取速滑运动身体信息和揭示运动规律,是一种有力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短道速滑基础比较薄弱,后备人才缺乏,是严重制约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一条适合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对山东省短道速滑队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明确短道速滑项目在山东省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指出普及轮滑,改善场地条件,扩大短道速滑项目的社会影响,发挥竞赛的作用,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等策略。研究表明,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瓶颈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肌电图测试技术测试分析我国两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冰上过程中以及主要陆上专项力量练习动作下肢主要肌肉的用力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我国两名女子重点运动员速滑过程和陆上专项力量练习的肌肉发力特点,指出陆上专项力量练习与实际速滑过程中肌肉用力特点的差异,进而对陆上专项力量训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专项力量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承受大赛压力的能力问题已严重影响着我国速滑运动员临场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温哥华冬奥会日趋临近,中国速度滑冰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速滑运动员的压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阐述了速滑运动员的压力表现、成因、调节特点、调节的原则和方法,认为与普通的压力调节不同,速滑运动员的压力调节必须适时地加压和减压,从进行外部施压和提高速滑运动员的内在抗压能力等多方面论述了速度滑冰运动员抗压力能力的培养,以期对速滑运动员积极备战温哥华冬奥会和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利用轮滑提高速滑课教学效果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尹威 《冰雪运动》2008,30(4):87-89
分析了当前北方高校完成滑冰教学任务的限制因素,针对北方普通高校大多数滑冰场建在室外,暖冬气温对上冰时间长短影响较大,使得速度滑冰教学任务受到影响这一现象,认为应合理安排秋冬季教学内容,秋季教学安排轮滑课教学内容;利用轮滑打好速滑课非冰期陆地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应用CAI课件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滑冰与轮滑相关性、迁移性教学,使北方普通高校在较短的冰期内高效率地完成速度滑冰课教学任务,提高速度滑冰课教学效果;建议把利用轮滑提高速度滑冰课教学效果纳入速滑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