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小学生身心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发育过渡时期,对一些事物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较差,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心理受到困扰,心理问题正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据调查显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因素。在现代家庭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他们难以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也不主动向教师咨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启迪引导,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沈文君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145-146
在中学阶段,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叛逆、自信心不足、孤僻等,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就可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破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认真仔细地分析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使用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进行解决。文章详细阐述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能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入开展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调查湖南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CL—90量表随机对157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城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56%,其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有3.69%。比较显示,农村与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城乡中学生各年级间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一和高一,而城区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三和高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不容乐观,也不宜悲观。各因子分中,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因子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抑郁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也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高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学阶段处于个体发展的心理断乳期,由于生理日益成熟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使中学生频频出现心理问题,包括个性品质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知识学习方面的问题等。教师应充分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当前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现状,本文就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当前如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提出了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发育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年的身心变化比较显著,自我意识和人生观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熟。但是,青春期也是人生的反抗时期,很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针对农村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农村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提出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奠基时期,也是心理障碍易发期、初发期和多发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它将影响每个孩子的一生。当前,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不断拓宽,加之家庭、社会、学校等群体文化氛围以及道德风尚的影响,使这些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青春期心理世界活动激荡且尚不成熟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偏差者比例越来越大。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的随机抽样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有17%,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封闭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封闭性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重视,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产生了心理问题的封闭性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建议完善社会心理健康保障机制,改善学校与家庭的健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他们生理上日趋成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了比较真实地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我们进行了地方性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包翰林 《甘肃教育》2008,(21):13-14
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简单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原因,使得他们产生更多的焦虑和烦闷,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疾病的时期,学校必须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教育教学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政策的贯彻,我国独生子女群体数量不断增大,家庭问题也更加复杂化,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日新月异,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教育课题。由于中学生处于生长期,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学习、生活诸多烦恼积压在心内,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孤僻、自暴自弃等诸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榆树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健康教育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榆树市10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6.6%,存在中等程度问题者占5.9%,存在较重及严重问题的比例为0.1%;(2)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高中生;(3)男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比较差异不显著:(4)家长的不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专制型教养方式家庭长大的中学生心理问题要极为显著的高于在权威型或宽容型教养方式家庭长大的中学生。结论榆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时代在发展,中学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变化,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中学生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利用其有利的条件对学生展开以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的研究。就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看,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8.33%;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4.77%;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5.36%。但不同的地区,如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平原与山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听障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诸多研究表明,听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健听中学生,且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但以往的研究工具多为适用于健听被试的自陈量表,可能无法如实反映听障中学生的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针对听障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可用绘画投射测验等对语言能力要求较少的投射测验来研究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