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幼儿德育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习得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文章围绕幼儿德育的内涵、培养目的、主要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幼儿德育的现状,并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跨世纪人才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当代社会对人才道德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主体性道德素质是跨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根本特征,而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现代道德教育来完成。面对我国市场经济,道德教育既要适应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又要超越这一现实,为社会培养具有主体性道德素质的人才。为此,学校德育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优化德育目标,实现德育侧重点的转移,加强德育课程的整体化,促使德育方法的转轨,建立德育管理的科学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社会信息化使高校德育面临新挑战 ,要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高校德育必须创新。具体思路是 :确立现代德育观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 ;探索适应信息社会的德育新模式 ;体现德育管理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高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德育战略实施的重要环境 ,为保证德育改革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全球化对于我国高校德育的影响 ,进而作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要适应全球化必须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三个方面着手 ,深化学校德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高校德育目标和任务,具有多方面的德育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有助于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承担的任务。为此,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对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验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在我国研究经历了初探、拓展和深化三个阶段。体验德育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符合学生品德发展规律,更能体现人本思想、主体性哲学思想。其研究主题内容包括体验德育的含义、体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体验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在理论建构和实践途径与方法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着重质的研究,轻量的探讨;重方法途经探索,忽视体验德育目标、内容、模式整体建构研究;忽视体验德育活动评价机制建设等问题。今后要加强理论体系整体建构,完善评价机制,把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德育不仅与智育、体育、美育一道构成了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它还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方向保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所有的教育界人士,乃至整个社会都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了高校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结合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提出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方法,以期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德育教学上“道德可教性”这一德育逻辑起点问题的疏忽 ,德育课程上德育“噪音”的存在 ,德育目标上程度目标的匮乏 ,是德育失效问题的三大内因。为确保德育实效 ,预防失效 ,学校德育要由知“道”走向践“道” ,知行合一 ;应确保德育信息的高“保真” ;应导入德育程度目标并与内容目标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打破中职德育尴尬处境,促进德育教学深入发展的唯一选择。必须从构建德育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入手,开拓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德育目标体现了教育的先行性与主导性,进一步展现了大学教育的意义、功能和价值。德育目标建构要考虑德育的可教性、可操作性以及坚持德育的社会性。长期以来,大学生德育价值的内涵较多地立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价值标准和理念,方法选择上强制性灌输仍占主要地位,德育目标的实现路径很大程度上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根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能使学生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和实践手段。重视网络平台在学生参与管理、实现德育目标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工作改革,改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方式和途径,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道德怎能成本化——与唐代兴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先生把人与人关系简化成人与人之间的生存关系,这在表面上虽深化了道德存在的根基,但无形中却缩小了道德存在的范围。其"道德成本"思想无法实现其拯救中国当代道德危机的目标。拯救当代中国道德危机必须从培育合理的道德信仰开始。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和根本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凸显。文章从社会视角入手,先指出复杂社会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并通过分析道德偏差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在道德认知,道德内容,道德方法,社会风气等四方面的建议,这对于我们正视当前道德危机,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诚信失范既有外在的制度缺陷的原因,更有内在的道德危机因素。从道德内因看,诚信失范的主要原因是道德自律意识的淡化,诚信失范的根本原因是道德责任的弱化,诚信失范的深层原因是道德信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道德健康——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人们对于健康认识的全面和深入。道德健康包括不损人利己,能正确判断和追求真、善、美、荣,按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一个人的道德健康状况不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增进道德健康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包括学习、内省、立志、实践等)。  相似文献   

15.
"道德底线"曾是非常流行的说法,但它是一个不严格且充满歧义的表述。从技术伦理方面看,道德底线在理论上和逻辑上存在种种缺陷。在道德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道德必须全面嵌入,此时,需要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审慎的道德辨思,而不是乡愿式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与物理学一样 ,都是一种科学 :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普遍性的理性知识体系 .二者的区别 ,主要在于物理学是事实科学 ,并且其对象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 ,因而是依赖于定量测量和使用数学的科学 ,具有数学的精确性 ,是所谓的“精密科学” .反之 ,伦理学则是价值科学 ,并且其对象不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 ,因而是一种不能够进行定量测量的使用数学的科学 ,不可能具有数学的精确性 ,因而也就是所谓的“非精密科学” .  相似文献   

17.
略论运动员体育道德修养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道德及体育道德的内涵,就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道德修养与其竞技水平间的关系作了系统分析,并详细论述了教练员在运动员体育道德规范形成中所扮演的脚色和发挥的作用。研究认为,在运动员道德培养中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问题:首先,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其次,将功利与奉献相调和;再次,必须确立明确的体育道德规范并强化体育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简析和谐社会中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建设不但是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标志,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重点立足于弘扬公民以明荣知辱为基础的道德自律精神,激发公民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责任意识,启发公民以仁爱互助为灵魂的公益觉悟。只有着眼于人的内心塑造,公民道德建设才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道德建设与大学生身心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观念的冲突,是大学生陷入心理困扰的深层次原因。道德缺失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不和谐音符,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就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道德自我反映出个体道德心理的成熟程度,构成道德形成的内在根据。在现实的道德活动中,道德自我呈现出人生定向性、主体性与整体一致性的特质。通过个体精神、意志中功能的发挥,道德自我达成个体德性完善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