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构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四川省21个市州2007—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 GM(1,N),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揭示其内在驱动力,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21个市州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均起着促进作用,但经济发展水平极高和极低市州的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应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政策,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小城镇的建设速度也日益猛增,城镇化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发展方向主要指的是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发展,城镇化进入了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深度人口城镇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相对于传统城镇化,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城镇发展实现了人口、资源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的建设已然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暴露了些许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够全面,以人为核心的意识不强等。这就要求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保障。本文在理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基础上,分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表明需要解决户籍制度不健全、土地改革制度不合理、半城镇化现象严重、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演变与辨析,一方面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指导理念和发展目标,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动力。在新时期,要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深化体制制度改革,以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信息化将有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级次,实现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促进欠发达地区科学教育水平的发展,实现人才的集聚,提高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就业水平。但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应该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化、工业企业信息化和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特征.应对城镇化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变革,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项重任.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剖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处的困境,并就如何突破这些困境提出相应路向选择.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三峡库区科学发展的关键支撑点,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巫山县,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应当以生态涵养发展来布局和推进巫山的新型城镇化,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探寻有效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城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及和谐发展。它是我国立足国情、顺应形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本文以六盘水市为例,提出了六盘水市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实施科学规划;打造城市名片;构建城市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2000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金融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显示出安徽省步入了城镇化中期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金融指标增长速度缓慢,金融资源闲置问题突出,发展效率在降低,安徽省金融不能有效的促进安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出安徽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效率;完善安徽金融机构体系,实现城镇金融网点全覆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原则,也是研究新型城镇化问题的一个基本视角。当前由政府推动的新型城镇化如果不能很好地保证农民的利益,必然会违背城镇化的初衷。该文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来分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从而使城镇化更好地回归到它本来的发展逻辑轨道上来,切实成为造福农民的平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特有内涵,并对这种内涵进行了“职业性”和“新型性”两个维度的现代解读,进而把新型职业农民分为从业和创业两大类型。最后,指出了这种内涵的解读对农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引擎,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要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全方位审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所内有的优势、劣势及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从而有针对性地探寻出新型城镇化优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唐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结合唐山的城市特点,积极探索和推进具有唐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介绍了唐山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现状,进而分析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唐山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六个方面,选取了33个因子,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马鞍山、合肥城镇化水平较高;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不甚匹配;安徽省各市人口规模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内在约束与道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区位、政策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发展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有着极为不同的背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二元工业化及其协调发展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不能脱离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并存的二元工业化背景。消除二元工业化引起的不良经济后果,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协调城乡工业的发展,其途径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推动城乡工业合理分工;促进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行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创造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动力机制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关键,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有赖于城镇化动力机制高效运行、积累持续增量动力.滇西地区地处高原峡谷地带,自然环境复杂,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文化多元独特,使该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具有独特的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通过解析滇西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特征,揭示滇西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系统:产业发展是直接驱动力,居民意愿是内在拉动力,政策制度是协调保障力,以及外部环境因素所产生的阻滞力.逆向构建滇西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模型,提出保障滇西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高效运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四化"(即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集群城镇化)基础上来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推进市场化与工业化同步推动等方面来阐述,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发展大企业促进产业集群;抓集群项目,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加大整治力度,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来培育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涪陵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建设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能够实现现代化城镇建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且颁布了多项政策制度。以十八大为转折点,我国开始了全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本文着重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思考研究,首先对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其次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经验,对其建设过程和特征进行阐述,第三,阐述和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我国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