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内涵是指由学校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集体锻炼的时间,主要包括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虽然目前得到立法上的保障和在全国全面实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提出加强该项工作的建议:深刻认识做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的督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督查督办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运动,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营造快乐校园文化氛围。一、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还安排了早操、大课间、眼保健操、社团活动、课外训练等。其中眼保健操不列入1小时的活动时间之内,具体时间安排如下(见表1)。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引下,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每天有1小时活动时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健康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然而,从目前全国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来看,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城市学校运动场地狭小、农村学校缺少运动器材,还有很多学校因缺乏体育教师连正常的体育课都开不齐,也有学校因害怕学生发生意外伤害而不敢组织体育活动等。本刊从四个方面对"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究竟"难"在哪儿进行了深入报道,希望通过对存在问题和一些地方典型经验的介绍,探索出解决"每天锻炼一小时"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以及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校发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倡议,促使我国校园体育文化逐渐形成了以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周万征 《体育师友》2011,34(4):70-71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有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的一项全国性阳光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教育部体卫艺司杨贵仁司长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练习技能,  相似文献   

7.
<正>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写入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意志,足见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最近,温总理  相似文献   

8.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的目标,这是一个现在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耳熟能详、所有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困难在于"一小时锻炼"的三个组成都存在问题:(1)国家规定的体育课严重开设不足且体育课教学质量低下;(2)体育大课间的形式与内容的贫瘠导致的无力和低效;(3)传统的"班级体育活动"名存实亡。而其背后的根由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和思想影响、依法治教的不严、体育教师的缺乏、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校园运动安全的干扰和处理机制不力。要实现"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必须精准地逐一对上述诸多困难和阻力源进行分析,还要找到其动力源和应该进行的工作。为此,对"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问题与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央七号文件的下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及"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全国各省(区、市)相继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精神的相关措施。为了全面了解各地有效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现状,继2010年推出"课改万里行"专题报道后,本编辑部将继续联合多家专业媒体推出"走基层看落实——各地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特别报道",深入基层,报道各地落实中央七号文件的新思路、新经验;反映基层在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中的思考和期盼。  相似文献   

10.
认真做好系列广播体操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杨贵仁为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和科学的锻炼方法,教育部组织创编了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并决定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和幼儿园广...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教育厅于2009年推出了"五严新政",全面吹响了素质教育的号角。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揭去了"形式主义"的伪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真正地由一句口号变成了实际行动,体育活动课作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积极的落实,但是如何合理安排活动课,提高活动课的效率和质量却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过程中,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个体育活动的序列中,形成运动队影响、辐射学生体育活动;学生体育活动的人脉给运动队训练比赛带来激情;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主张得以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等文件对“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明确规定,让我们进一步对三课(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运动)的责任分割和统筹管理进行了实践探索,提炼了体育课习得、大课间乐得、课外体育运动辅得的有效策略。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落实,使学生体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视力不良率和肥胖率连续三年下降1%-3%,体育这张名片也因为不断地熔铸着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智慧而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从建立监督机制入手,以切实落实"校园体育一小时",决定实施"校园体育一小时‘飞行检查’",并于2015年初制订了关于开展校园体育一小时"飞行检查"的工作方案,成立中小学"校园体育一小时"飞行检查小组对全市各中小学开展随机检查,力求在制度建设上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深圳开展"飞行检查"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具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贯彻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质和学习成绩,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从1979年6月开始,在三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为期2年的跟综对照实验。实验班每周上四节体育课,每天安排半小时的早锻炼,对照班每周上两节体育课,不安排早锻炼,“两操、两活动”两个班均照常进行。实验班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超过一小时。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所在学校遵循"小场地、大体育"的思路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探索构建以民间体育游戏"6+1"活动为特色的一小时锻炼形式,通过为学生提供科学多样的民间体育游戏备选菜单,自主选择合适的项目,星级考级形成特长的三步台阶;建立外部保障、自主学练、业务指导、评价激励四大机制,落实了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工程,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以促进师生体质健康发展,丰富师生校园生活为宗旨,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锻炼、内容丰富多彩、音乐切合情境,运动场如同欢乐的海洋,充分体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成长"的阳光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2008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活动主要在休闲、学习、社会实践方面,且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与"每天锻炼1小时"还存在差距;大学生参与课外锻炼动机正确,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客观原因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期望参与新奇且没有接触过的时尚体育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教育部发出“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200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党晓红 《体育博览》2011,(7X):94-94
为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