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所谓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教学是一种客观属性,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属性。不论"效"之大小如何,"效"之代价多少,均应以该活动结果作为客体是否符合主体需要为依据。"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者发展,即是说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硬指标。这里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达成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学生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场所,目前在学校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苦,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一、明确课堂有效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美国学者克拉克的说过,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  相似文献   

3.
朱鹏 《教育教学论坛》2011,(31):253-254
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学到什么?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要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成课堂教学为三维目标,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因而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追求有效教学成了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教学理念认为:所谓“有效”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获得的进步和发展,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强调: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关注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教育实践者们对现有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做了许多实践与尝试。课堂教学有效性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这种进步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想象力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教学才有效。  相似文献   

6.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通俗地说,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白蓓  邹德峰 《教师》2013,(33):112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学的热门话题,只要有教学活动,就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是教学永恒的主题。笔者对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现将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与大家共享。所谓"有效性"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指标。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测量的。  相似文献   

9.
王开林 《教师》2010,(28):44-44
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应着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所谓"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历史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历史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和高效呢?笔者认  相似文献   

11.
陶晓红 《考试周刊》2014,(3):138-138
<正>有效教学的"有效",是指投入较少的时间、精力等成本而得到较大的收益,这个"收益"对教学而言,特指学生得到的收获,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讲究教学方法,充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及情感目标。一、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1.学生个体学习能力有差异。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各自特点,即个体差异,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影响有效教学。学校的教学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我们衡量课堂教学有效与否更要以"学生是否发展了"为重要依据,只有当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得到了发展,教师才能思考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是否成功。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教育界认为,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在笔者看  相似文献   

13.
戴鸿飞 《考试周刊》2013,(10):117-117
<正>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指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或收获不大,即使教师教得再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苦,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比较特  相似文献   

14.
有效教学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无具体的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追求"有效"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叫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有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四个标准":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通过教师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针对高等教育中效率高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现状,提出课堂教学主体转换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向、"以学生为中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四心"对"一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有效课堂管理的关键等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宁夏教育》2010,(1):80-80
第一,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对象”意识,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且尽量保证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要树立“讲述不是教学,讲座也不是教学”的理念,积极开展为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又如何去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有效呢?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内容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既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的思维是否发展了,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有效性也越来越成为对课堂教学效果衡量的标准之一。那什么才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有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活动,将自己在授课之前的教学预设与教学设计的知识点,保量或超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不仅习得,更能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