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古代声乐曲堪称我国声乐作品之艺术瑰宝,其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在声乐艺术上独具风格。追忆中国古代声乐曲的历史发展轨迹,通过对其体裁及艺术风格的分析,形成对中国古代声乐曲的基本认知。以中国古代声乐曲的审美理念、行腔韵味为视角,领略其艺术魅力,使能够在声乐教学中遵循中国古代声乐曲的教学原则。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声乐作品进行演唱分析,把握声乐作品的演唱,进一步探析中国古代声乐曲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以更好的推广、弘扬中华传统声乐之精髓。  相似文献   

2.
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二年级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竹笛、乐谱、VCD、歌碟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风格。2.通过欣赏《牧民新歌》让学生从乐曲中体会牧民在新社会的新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感受牧民的新生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乐曲主题的表现和创作发展。教材分析:1.乐曲《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1966年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高中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样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中,作品欣赏占了相当的比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如在欣赏作品时都千篇一律,即从头至尾欣赏,而后让学生谈感受,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再一次进行全曲欣赏,如果没时间,一堂音乐欣赏课就这样仓促地结束了,这样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在学生的脑海中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笔者认为对于容量较大的乐曲作品应"重"乐曲片断欣赏.  相似文献   

4.
年级:初中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信息收集处理课(欣赏)教材:补充学习资料教具:葫芦丝、钢琴、录音机及相关资料。教学目标: A.通过对《彝族舞曲》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博大的民族文化感兴趣,并产生探究和挖掘民族文化的欲望。B.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人文地理方法和能力。C.聆听乐曲,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乐曲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王黎 《儿童音乐》2011,(7):72-7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牧童短笛》。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复调音乐作品;2、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知道乐曲由来;3、初步体验中国钢琴小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孟艳芳 《新疆教育》2013,(6):145-145
声乐是高中音乐专业生的重课程。声乐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必的歌唱理论知识、歌唱技能技巧及演唱表达作品的能力。笔者就“高中音乐声乐教学”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想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声乐演唱者使声乐作品有了具体形象的艺术表现,声乐作品给予声乐演唱者发挥艺术潜能的舞台.笔者通过对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二者之间相互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来剖析二者的辩证关系分析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之间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以期为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我国国民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中阶段的声乐教学是对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为各大高校输送优秀音乐专业人才的基础阶段,因此必须重视高中声乐教育,并通过正确而有效的声乐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因此高中的声乐教学要求老师要改变过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声乐的兴趣,并加强高中声乐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个高中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中声乐教育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声乐教学又作为声乐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对中学生的声乐教育乃至音乐素质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声乐艺术作为音乐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器乐艺术共同建立了音乐艺术的殿堂。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声乐教育的实施引领学生步入艺术殿堂,并借助声乐艺术知识的学习和作品的欣赏带领学生徜徉在音乐艺术的海洋当中,进而帮助学生实现音乐知识的掌握、声乐能力的提升和音乐综合素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姑娘》是19世纪著名的声乐套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首先分析了整个作品的思想内涵,又通过对其中的几部乐曲进行分析,突出了钢琴伴奏在整套乐曲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舒伯特的音乐的欣赏让人陶冶情操,让音乐知识增长,对他的研究就是一种陶醉。能够传达深刻的哲理,只有这些艺术形式才会被人们认为是富含时代的精神,乐曲艺术则很少被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12.
很多考上音乐类大学的学生,都经历了高中这关键的三年专业学习,而"一对多"声乐教学模式,也因师资及各种原因普遍存在于高中学校.本文通过对"一时多"声乐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教学实践重想要让学生唱"会"一首声乐作品并不难,但想要唱"好"实属不易。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学会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通过对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挖掘声乐作品当中的内涵与表达情感,从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以便于发挥出声乐教学的效果,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摄影与配乐、散文朗诵《秋》、歌曲《西风的话》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朗诵、演唱以描绘秋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使学生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重点:赏析笛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难点:体会音乐艺术与其他姊妹艺术结合而产生的美感。教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投影)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4.无边…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教学目标: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4.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教学重点: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视唱是幼儿师范学校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搞好视唱教学是提高幼儿师范学校声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二年级的学生有别于一年级的学生和中小学的学生,视唱教学要重视声乐理论,强调视唱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声乐作品《木兰从军》由南北朝的民间乐曲《木兰诗》改编而来,该作品不仅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意蕴,而且将声乐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发挥到极致。通过分析《木兰从军》的曲式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和曲调变换方式,探讨如何把握其段落层次、语调及情感的演唱风格,完美呈现木兰的民族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艺考热持续升温,很多学生怀揣着明星梦就来参加艺考。为了提高艺考成功的概率,盲目的拔苗助长。原本无任何声乐基础的学生演唱的作品贪大求难,殊不知演唱一切高难度的作品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的。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对高中音乐特长班进行循序渐进的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9.
选用教材:幼师琴法课本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授课年级:幼师二年级(三年制音美班) 一、课时:一课时(45分钟, 二、课型:单一课(新授课) 三、教具:电子琴或钢琴(无竖风琴的学校,可用绳子将电子琴挂在黑板上方,作直观教具)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五、授课方式:大班集体授课、分组练琴、巡回辅导、个别回课 六、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曲的热爱,掌握乐曲弹奏的荃本技能,初步掌握生大调的关系小调即:C小调乐曲的弹奏.有表情地、熟练弹奏本课,提高演奏能力。 七、教学重点.乐曲的演奏。 难点:切分音与分解八度音阶式(下行)…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声乐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由于声乐这一艺术形式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对声乐技巧的片面强调而忽视了声乐艺术的核心,从而影响了高考成绩。作者认为声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与表达才是声乐教学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声乐艺术的情感特征的阐述,得出在高中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对情感的准确把握,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