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教学重点,语文教师写好下水作文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养,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写作,并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语文教师要写好下水作文首先要做一个喜欢写作的人,要经常练笔,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写作。在写作实践中,应注意切合学生实际,体现真情实感,富有教育意义;主题应深刻,富有创新性;选材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写后应注意对于作文成品的处理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学习实际,充分发挥教师下水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提倡教师"下水"指导作文,他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经常"下水"写点文章,既有助于自身专业成长,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作文进步。而多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广泛的运用,有效地帮助了教师展示"下水"作文,能合理运用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促进学生的观察、积累、表达、想象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  相似文献   

3.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直倡导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并就此撰有专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特别强调教师下水写作。教师下水和学生一起作文,这的确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值得重视、值得研究的做法。概括地说,好处至少有四。  相似文献   

4.
张玉甫 《教师》2008,(13):102-103
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作文,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倡的~种作文教学方式。这既是叶老先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他多年作文教学的真知灼见。通过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我也越来越觉得:语文教师能经常“下水”作文,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姜琴 《广西教育》2010,(28):55-55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谋求作文教学的高效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共同的心愿。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写作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实践证明,教师常写“下水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提出了他们的认识和看法。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一个良方就是语文教师亲自写下水作文。因为一个语文教师有写作体验和没写作体验,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大不相  相似文献   

7.
刘斌 《教学随笔》2014,(12):13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困难的部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多年来学生和语文教师对于写作这块硬骨头的由衷之言。结合自身的写作学习经历和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教师示范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教师范文的必要性和误区以及解决策略做出分析,以期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雪娥 《职教论坛》2001,(10):59-59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经常动笔,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语文教师要经常“下水”,这个观点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实践者寥寥。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仅限于分析题意,明确要求,限定字数,规定格式,这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纸上谈兵,起不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而教师“下水”则是一种言传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作文指导,可以起到比书上的范文更直接的示…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习惯于在作文布置(审题、提示等)、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等环节上作文章,而忽视了挖掘自身潜力,疏于写作实践,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对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其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课一直是语文教师颇为头疼的,也是压在学生肩上的一座大山。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源于一个“难”字。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教师就要做好作文教学的前置工作,为作文教学开辟易路。叶圣陶老先生曾在《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语文教学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一名教师,我体会最深的是,学生并不是不爱作文,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及引导是否得法。教师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式及引导学生作文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方法莫过于教师亲自下水作文。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从小学到高中均是如此。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作文教学难"现象开展了深入剖析,发现学生写作技巧不足是造成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教师应当在作前指导环节强化这一方面的指导,"授人以渔"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下水作文"作为作前指导的有效形式,其成效得到了普遍验证,教师应当发挥这一指导方式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作文写作,提升写作水平。一、教师有针对性地写作下水作文相对而言,教师在作前指导工作中的载体选择非常重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下水作文的价值分析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他曾多次阐述指导作文"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学生不会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互动式教学,尤其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教学方式开始倍受重视。其实,传统教学中已有许多互动的交流方式,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就是其中的一种。梨子的味道是甜的,但你必须亲口尝一尝才知道;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才能学得好。同样,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应该与学生一起"下水",在共同交流、碰撞、体验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下水作文"无形中给学生一个师承的榜样,同时也给予学生一种潜意识的情感激发。笔者从事语文教学30余载,对教师如何用"下水作文"进行教学辅导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的问题。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往往能踊跃发言,可写到作文往往是哀嚎一片。究其原因是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缺乏材料,作文成绩长期在水平线上徘徊,于是许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和 厌烦的心理。而教师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在平时教学中也淡化作文教学。这样,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地位就很尴尬。我从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老师写下水作文是解决学生作文现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崔拥军 《科学教育》2006,12(3):35-35
笔者已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擅长写“下水作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师‘下水’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教师“下水作文”好处。1“下水作文”的好处1.1可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同学生一起写作文,可启迪学生写作的思路,可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克服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评语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语不仅是学生作文成绩的总结,也是教师作文教学成效的归纳,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和中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写出更科学合理,充满情感,激励学生写作兴趣的评语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我们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而语文实践活动的重点就是阅读向作文迁移,读书向运用转换。可见写作是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实践活动的体现。要探究作文教学的新途径,“下水文”是学习迁移的一种方法和技巧,教师不妨先下水试深浅,以身教开发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刘伟 《成才之路》2014,(19):23-23
写作才能是评价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提高学生语文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往往害怕作文,作文也是他们经常丢分的地方。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语文作文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才能。  相似文献   

20.
作文怎么教?为什么好多孩子一到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眉头紧锁?种种有关作文教学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包括笔者在内的一大批小学语文教师。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该怎样才能激发起孩子们写作的热情呢?结合自己多年作文教学实践,笔者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