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沈娇 《海外英语》2020,(7):232-233
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分析政治语篇、新闻语篇常用的分析框架.该文首先综述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以及分析方法,如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语气结构和情态系统,以及名词化等.通过分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18年圣诞演讲,揭示了批评语篇分析在分析大众语篇时的独特优势,同时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们对语篇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批评语篇分析(CDA)是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结构特点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文章从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及存在过程,情态系统,转换系统等角度,运用批评语篇分析的方法——及物性、情态以及转换等对罗斯福的《珍珠港演讲》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演讲语篇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众语篇是批评语言学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它包括新闻报道、政治演说、官方文件的语篇等。本文选择了伊拉克战争期间布什总统发表的三篇政治演讲为语料,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作为语言学基础及分析工具,对比分析几篇演说的语言特点,探寻布什总统对伊拉克战争态度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4.
批评话语分析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语言分析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文章从分类、及物性和情态三个方面分析了奥巴马就美国干预利比亚战争发表的演讲,揭示了演讲背后掩藏的意识形态,同时验证了批评话语分析在分析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等方面,分析奥巴马获胜演讲语篇中的人际意义,揭示政治演讲语篇中实现人际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6.
政治演讲“是指人们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对外关系,表明立场、阐明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政治演讲因其特殊性而备受广泛关注。本文尝试用及物性系统来分析政治语篇,通过对2005年布什总统就职演说的及物系统的研究,以期能更好地把握政治语篇的实质和特点,探索其社会涵义。同时进一步证实及物性在政治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研究政治演讲语篇的特点,对伊丽莎白二世2017年圣诞演讲进行功能语篇分析。研究揭示了该政治演讲语篇的语言特点,并进一步夯实了形式与意义的体现关系,以及语言分析是语篇分析的基础,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提供又一实例。  相似文献   

8.
英语政治新闻篇的批语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的各个层次和各种结构在特定的语境下都有可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以批评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为工具,对西方报纸的政治新闻进行分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背后反映出来的权力结构和关系.  相似文献   

9.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的各个层次和各种结构在特定的语境下都有可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以批评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为工具,对西方报纸的政治新闻进行分析,揭示了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背后反映出来的权力结构和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从及物性、情态、人称代词三个方面对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连任就职演讲进行分析,探讨政治语篇作者如何利用语言策略及技巧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试图揭示其隐含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连贯与衔接是现代篇章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语篇中,衔接不是一个结构,而是一个语义概念。衔接理论可分为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决定着语篇的连贯性。政治演讲中的隐性衔接方式不同可起到提高政治演讲语篇的连贯性和强化演讲效果的作用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批评性语篇分析作为一种把语言的社会性作为分析目的的话语分析,主要是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常用于分析包括政治语篇在内的大众语篇,可以更加清楚地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简述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并综合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对卡梅隆就职演说发表的全国电视讲话进行解读,得出以下结论:该演讲中出现大量第一人称,清楚陈述了首相本人内心对于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强烈信心,并强调了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情态动词的运用则缩短了说话人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并且表达出了决心和承诺;句式结构以排比长句居多,展示了新首相锐意进取的宏大目标。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有助于完整解读语篇全貌,为语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理论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文本实践的方法论理论基础.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是政治话语具有代表性的语篇形式之一,本文分别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个角度出发,剖析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总统话语,来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势如何影响总统的语言使用,以及使用的语言又怎样服务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批评语篇分析角度出发,借鉴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里的及物性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三个方面对奥巴马总统发表的美国校园枪击案演讲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奥巴马如何通过语言将意识形态传递给听众,从而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以便提高读者的语言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评价理论(即评价系统),它既是对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的拓展,也是一个用于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本文尝试运用一个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开场白语篇进行研究。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演讲开场白中各种态度意义的表现特点以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语言学者纷纷发表论著,对语篇词汇衔接模式问题进行了大量细致、深入的研究,但迄今为止,研究的重点仍局限于衔接模式的类型及构建语篇的功能等方面,很少有人关注词汇衔接模式在具体语篇分析中的实际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Halliday(1976)认为,构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就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因此,通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试图论证运用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分析英语政治演讲语篇的可行性,以及运用该模式分析政治演讲语篇主题及篇章构建方面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批评话语分析(CDA)从公众语篇分析出发,揭示语言结构选择与意识形态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语篇是公众语篇中最具代表性的语篇之一,通常被政治演说家用于表明政见,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该文以希拉里的退选演说为语料,分别从及物性与情态系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况新华  徐佳 《海外英语》2012,(17):13-16
该文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2009年奥巴马在亚利桑那大学毕业典礼上所作的一篇演讲进行了语篇分析。文章以语言具有的三大纯理功能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演讲的及物性系统、情态系统和主位系统的运作情况,试图从词语、句子结构以及语篇等不同层面探究奥巴马在演讲中是如何表明立场、鼓舞听众以及连贯全文的。该文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框架既可以用来揭示语篇的深层含义,又可以用来理解和解释语篇语义和文体特点,是十分有力的语篇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批评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就职演讲的社会语用功能。由于政治理念不同,布什和奥巴马采取了不同的演讲策略。布什采用各种修辞手段来掩盖他的民族主义和共和思想,为非美裔民众及非基督教徒刻画了负面形象;奥巴马则尝试着为他们党派的政治议程描绘一个不同的形象,创造了一个奋发向上,和谐共赢的局面。毋庸置疑,CDA能够揭示语言,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批评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就职演讲的社会语用功能。由于政治理念不同,布什和奥巴马采取了不同的演讲策略。布什采用各种修辞手段来掩盖他的民族主义和共和思想,为非美裔民众及非基督教徒刻画了负面形象;奥巴马则尝试着为他们党派的政治议程描绘一个不同的形象,创造了一个奋发向上,和谐共赢的局面。毋庸置疑,CDA能够揭示语言,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