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九八年三月,在俄国明斯克秘密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这对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翻天复地的事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意义也是很大的。这一伟大的历史功绩的取得,是和列宁多年来努力奋斗分不开的,是他积极投入建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2.
有无铁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它政党根本区别之一。列宁在为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而进行的斗争中,以及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以后,始终为维护党的铁的纪律同经济派、崩得分子、孟什维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从而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建党理论的基本组织原理之上,维护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纯洁性,维护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团结和统一,使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反对沙皇专制统治和资本的斗争,揭开了新的一页。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开始在中国传播,主要是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事实上,早在光绪年间马克思主义就经由“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的布尔什维克组织直接传入中国东北,因此东北的工人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最早参加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并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有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  相似文献   

4.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作为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宣告诞生,随之产生的是党内关于"经济主义"和党章第一条的争论。"统一"的外表之下,党内隐藏着各种不同的思想主张,很难界定这一时期列宁等人的观点孰对孰错,但是"少数派"与"多数派"的出现却使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再也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列宁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斗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革命理论和出色的斗争能力,异军突起,在党内坚定地竖起了布尔什维克的大旗,历史最终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推向了组织上的分裂。  相似文献   

5.
在俄国革命运动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指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克服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和立场动摇的过程中,列宁形成了丰富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新型的革命家组织,领袖及领导集团要发挥核心作用,党要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坚持党的纲领,坚持党的章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科学内容。当前,尽管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理论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总结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惨痛教训,具有重要启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和捍卫领导地位,永葆长期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深刻学习和体会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提供了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的坚守,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永葆长期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前言 围绕着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党内斗争是十分激烈、尖锐的。对这场斗争的性质,苏联史学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并影响着中国史学界。这场党内斗争最早的争论是在1918年1月21日(俄历1月8日)党的工作人员会议上进行的。但是没有见  相似文献   

7.
《红领巾》2004,(Z1)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巡捕的干扰,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继续进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建立了领导机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41年党中央决定,把召开“一大”的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七一”的来历  相似文献   

8.
1996年高考历史卷36题: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史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普列汉诺夫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的人之一B.以列宁为首的革命派在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取得全面胜利C.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自发地爆发的D.1905年革命的全国性斗争最高潮是莫斯科武装起义公布的正确答案是AC.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参加党的“一大”,李大钊未能进入中央局,党内地位甚至一直低于他的学生张国焘,而陈独秀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重于组织建党的主观原因和“一大”前北方党组织未能大发展的客观状况决定了他不可能进入“一大”中央局。“一大”前陈独秀重视组织建党并取得巨大成就是其没有参加“一大”却能够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彭太军 《历史学习》2010,(11):16-16
在学习原人教版普通高中选修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节时,教材有这样一段内容: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宣告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相似文献   

11.
<正> 布尔什维克是政治派别、还是政党组织?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众说纷纭。为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与学界同仁商榷。 一、布尔什维克的萌芽——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派别 1898年3月,“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和“崩得”(俄罗斯和波兰犹太工人总联盟)等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由于没有制定完整的党纲和章程,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地方组织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成立到中共“一大”召开前的这段时间里,陈独秀以《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为阵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对各种假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论战,重视培养党的骨干力量,积极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具体指导中共“一大”党纲和章程的制定。尽管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但他还是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一大”中央局的书记。  相似文献   

13.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888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教师家庭,18岁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因进行革命活动遭沙皇政府逮捕、流放,后流亡欧洲。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哈林返回彼得堡,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参加了十月革命的领导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历任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真理报》  相似文献   

14.
《套中人》又译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它是契诃夫于十九世纪末(一八九八年)所写的著名短篇小说,也是契诃夫讽刺作品中最好的一篇。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俄国解放运动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期。一八九五年,在列宁领导下,彼得堡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斗争协会”第一次在俄国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给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辟了新的阶段。虽然契诃夫跟成长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距很远,没有看见变革现实生活的正确道路,但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新生活的气息和旧事物的垂死挣扎,可以听见作者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的呼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的共产主义小组,按照国内目前通行的说法共有8个,即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广东、山东、日本和法国的小组。但根据苏联史学界披露的资料,应当还有旅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旅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于1918—1920年间,其成员主要是十月革命前后到俄国做工的中国工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俄共(布)的领导下,首先建立了中国工人联盟,进而在联盟中成立了党的组织。因为工人联盟分布在苏俄各地,所以党组织各地也都有,主要是在  相似文献   

16.
图一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03。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火星报”所提出的党纲,奠定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基础。采自“苏联政治学校实用教材”,第11图。图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7年十月廿五日夜(俄历),革命军攻进冬宫,推翻临时政府。采  相似文献   

17.
李达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九二0年夏他从日本回国后,就立即投入了一系列建党活动,如参加发起建党,主编《共产党》月刊;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扫除建党的思想障碍;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代理党的上海发起组书记,筹备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担任党中央第一届宣传部长,开辟和发展党的宣传阵地,等等。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一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共产国际、联共(布)轻视中共早期组织的作用,以及个人崇拜和路线斗争范式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极力淡化中共“一大”前陈独秀对建党的贡献。于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观点一统天下。其实,作为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6月。从1920年6月党的成立到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这是中共党史研究不应回避的岁月。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同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两派分歧源于1903年的全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张党章第一条党员的标准应严格一些,马尔托夫认为宽松为好。列宁的主张被采纳,投票时多数派布尔什维克比孟什维克多4票。当时列宁与马尔托夫的关系很密切,他们都信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但革命胜利后,列宁说如果没有1903年战胜孟什维克的胜利就无法赢得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20.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驻中国的苏联顾问。一八八四年他出生于俄国威特比斯克省,受过高等教育。一九0三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属于布尔什维克派。一九一八年曾在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工作,一九一九年共产国际成立后,他长期在国外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工作。一九二三年九月被派到中国来,十月抵达广州,担任过国民党的组织教练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高等顾问、国民政府总顾问等职务。鲍罗廷作为具体执行共产国际决定的主要代表,严格的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办事,给予了中国革命以很大的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