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深入剖析了民族文化在旅游纪念品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得以世代延续的生命线,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历史积淀的总和与精神追求的框架。在此过程中,设计创新发挥着连接古今的关键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构,使其在现代社会语境中焕发出激越的生机。该文着重解析了故宫博物院在立足核心文化资源基础上,实现其文化元素向创新性商品转化的策略与路径。并基于案例的启示,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三大核心策略: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形成系统性认知;运用现代设计语汇进行文化重新编码;明确市场定位与差异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融合应用,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及现代设计的创新性转化,方能实现文化认同唤起与商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震铭 《文化学刊》2010,(1):129-134
文化旅游是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辽宁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扩展文化旅游吸引物,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张扬和创新主题化、个性化文艺演出,形成有影响力的演艺品牌,促进辽宁演艺旅游产业发展;保护性利用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商品、纪念品产业;运用影视传媒形式,促进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辽宁文化旅游研究和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加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  相似文献   

3.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副本",将旅游体验充分体现于旅游纪念品中将极大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受欢迎度。本文基于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在尊重晋祠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晋祠旅游体验的问卷调查结果,提出晋祠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肖瑜 《文化学刊》2010,(1):124-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连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七大模式。  相似文献   

5.
徐望 《文化学刊》2014,(6):143-150
当前,影视文化的传播对旅游热点、新点的造势效应越来越显著。优秀的影视剧,不但讲述独一无二的故事,也宣传别具一格的文化,将拍摄地的自然风光、地域特色等直观、鲜活地展示给众多观众,使人神往,因而造就了潜在的游览者,自然而然地达成了"影视带动旅游"的目的。同时,伴随着影视产业的兴盛,影视产业园成为一道道旅游新景观,不断刺激着地方的经济飞跃、提升形象、文化发展,全面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规划的"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因此,影视与旅游的产业联姻已是大势所趋。对此,影视创作主体、投资商、地方政府、旅游部门应深刻认识,建立共识,全面协作,各尽其力;并且,各地区应当发挥地理优势,发掘本土文化,锁定特定旅游者,探寻开放机遇。  相似文献   

6.
陈岩 《文化学刊》2010,(4):170-173
工业遗产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将工业遗产文化保护与景观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探寻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工业遗产文化旅游提出合理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经岁月形成的文化沉淀,展现在众人面前的独有的以非自然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喀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对于喀什市旅游经济的提升和喀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开发喀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纪念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对历史的记录,对现代人而言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积极进行有机更新。通过调研的方法,依托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结合商丘的文化遗产状况分析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建设过程的自身优势以及在发展文化旅游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文化旅游建设需要管理者积极转变思路,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提供相关服务;进行部门合作,规范管理;政府给与产业政策倾斜,多产业融合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商丘古城旅游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旅游资源及其文化符号的关系,从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与保育的角度,研究乡村发展与乡村旅游。首先阐述了乡村文化旅游的意义,然后转向乡村文化旅游的内容,随后提出乡村文旅资源的保育方案。文旅融合是乡村发展的新趋势,旅游资源集文化、历史、艺术和建筑于一体,在怀旧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中,旅游不仅具有传承社会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特殊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旅游者需求变化以及旅游经验的增长,为了追求个性化旅游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常规旅游行程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定制性旅游成了中高阶层消费群体追捧的对象。定制旅游是一种国外非常流行的旅游方式。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以旅游者为主导进行旅游行动流程的设计。通俗的说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行程的旅行方式。这种模式在业界的特点就是弱化了或者去除了中间商,能够给旅游者带来最个性化的服务。目前已经引入中国,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鲁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注重对鲁菜文化的挖掘,将对促进山东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大作用.文章在介绍鲁菜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鲁菜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金纳  ;金海红 《职业圈》2014,(24):108-108
工业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旅游项目,是工业与旅游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业态。本文借吉利汽车杭州湾基地工业旅游开发经验,重点分析民营企业工业旅游存在问题并重点阐述民营企业发展旅游经济对策,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 《职业圈》2007,(24):44-45
泉州历史辉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文章通过对泉州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文化旅游的特点和泉州发展文化旅游的现实条件,提出了泉州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廉洁 《职业圈》2007,(7X):95-97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对旅游文化保持高度关注,必须依赖文化来支撑,以文化来提升旅游品味。  相似文献   

15.
宁现伟 《文化学刊》2013,(2):151-155
商丘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却处于中低水平。商丘市文化旅游产业走线路化发展之路具有区位、资源和机遇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要想实现商丘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必须重视资源保护,持续发展壮大,抓住核心文化,塑造特色品牌,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16.
申健健 《职业圈》2008,(12):156-157
汉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信息块”、“活化石”,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文化的各方面的历史。文章在概述成语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成语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并且给出了相关成语文化旅游资源的几种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对旅游文化保持高度关注,必须依赖文化来支撑,以文化来提升旅游品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开展和林业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传统旅游方式中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已成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是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种备受推崇的社会行为方式,甚至代表着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自然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只要旅游者进入自然界旅游,就必然会影响自然界,所以要使旅游者成为生态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这不仅仅是生态保护者的责任,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浅议成语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信息块"、"活化石", 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文化的各方面的历史.文章在概述成语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成语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并且给出了相关成语文化旅游资源的几种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纳西族歌谣是反映纳西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民族旅游逐渐走向市场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挖掘纳西族歌谣文化的旅游功能,发挥它在旅游景观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文章对纳西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开发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