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生档案法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12月,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用档案法规和制度来推进民生档案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以确保实现“两个转变”和建立“两个体系”。那么,什么是民生档案法规,我国目前民生档案法规建设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如何争取早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生档案法规?本文试从这些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陶岩 《档案天地》2011,(4):47-48
“大档案”是当今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在2010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杨冬权局长就强调要树立“大档案”的观念。在“大档案”时代。企业档案工作如何开展?以下是本人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何波 《四川档案》2013,(5):38-38
“档案是什么?”“档案究竟有什么用”“市民小宝的档案人生”,《成都商报》大周末栏目8月31日推出第1期“档案时空”专版,以《揭秘档案馆——你意想不到的常识和秘闻》一文,用通俗有趣的语句介绍了档案工作的性质、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及四川全省档案馆的馆藏情况,并由“灭其国载,必先亡其史”引出历史、档案与国家命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档案法》规定“的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行为谈了看法,认为:“1.鉴定档案”与《档案法》本身相矛盾;“2.销毁档案”与档案法定定义相矛盾;3.在《档案法》制度下“,销毁档案”将陷入尴尬境地。并对“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是客观上存在着作“为档案”保管,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社会没有真正保存价值的所谓“档案”;二是“鉴定档案”到底鉴定的是什么?三“是销毁档案”中“的档案”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当我研读分析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SAA)2007年年会的相关资料时,十七大报告引言中的这句话不时在耳边回响。数字时代的档案工作与档案工作者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已成为国际档案界的共识。我们的机遇是什么?我们如何抓住机遇?我们怎样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挑战?2007年夏季,SAA年会再一次将我们的视线聚焦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6.
档案在距今3500年前已在我国出现,但“档案”一词的出现和被使用只有300多年历史。那么在“档案”出现之前,人们又是用什么词汇来称呼档案呢,它们之间的社会语言特征又是怎样呢?本文尝试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7.
张国文 《档案与建设》2003,(1):38-38,41
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引起了档案界对信用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信用档案是什么?信用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档案界目前探讨的热点话题。一、什么是信用档案有关信用档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开展信用档案工作必须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关于信用档案的解释,目前档案界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信用档案是一种信用体系,有的则认为信用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有文章给信用档案下了定义,比如对企业信用档案,其狭义的理解是“凡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直接反映企…  相似文献   

8.
征购档案中的法与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状态下的档案,才能构成被征购?征购档案时应怎样确定其价格?本文结合办案实际,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方立霏 《中国档案》2007,(12):12-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档案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都要具备哪些意识?笔者谈点自己思考的浅见。  相似文献   

10.
王天泉  高勇 《中国档案》2005,(12):12-13
四川剑南春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这几年也声名鹊起,在档案界,特别是企业档案界,知名度较高。作为一个名牌企业,企业如何对其档案工作进行位置安排、功能布局?念好“档案经”对企业带来了什么?近日,本刊记者到剑南春集团公司,对负责档案工作的企业原党委书记、现工会主席何天正进行专门采访。  相似文献   

11.
刘义权何许人也,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竟能上惊动中南海,下让国人赞叹、敬佩、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国档案系统首位受到总书记指示,号召全国学习的人,被誉为全国档案系统“第一人”。其实刘义权是原解放军档案馆的一名技术六级的普通馆员。2006年退体后返聘回馆,从事志愿军档案鉴定工作。说他平凡,他一生只与档案为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档案工作者;说他伟大,他参加工作38年,从档38年,  相似文献   

12.
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既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档案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尺度之一。如何改变“看摊守库、被动服务”的局面?如何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笔者认为,创新档案利用工作思路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毛业博 《档案时空》2016,(12):38-40
近年来,我国档案馆普遍建立起了档案网站,档案的在线服务工作也随之开展并逐步完善。然而,我国档案在线服务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出现这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提高档案在线服务水平的措施又有哪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思考。一、我国档案在线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作为档案在线服务工作的“主战场”,档案网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如此,档案在线服务工作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多多少少在档案网站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4.
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到“社会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也是我国档案事业蓬勃发展、档案工作不断提升的30年。纵观过去30年,尤其是最近十余年,我国档案事业正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过渡的巨大变革。1996年,加拿大著名档案学家特里·库克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指出:“本世纪档案论述的主题是什么?最引人注目的要属根据国家档案概念建立起来的以司法一行政管理为基础的档案工作向建立在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和利用基础上的社会一文化档案概念的变化。”“档案事业在传统上是由一个国家建立,  相似文献   

15.
如今,“档案”一词在社会上是遍地行走,“尘封档案”、“蓝色档案”等等,什么档案都有。在人们眼中。档案是集神秘和权威于一体的东西,轻易看不到,一旦找到或拿出,便可以一纸定乾坤,谁也不必争,白纸黑字,明摆着。谈论档案早已不是档案界业内的热闹。甚至于利用揭秘的档案撰写历史性的文章这方面。从影响和深度上来说,业内的媒体还追不上社会其他媒体。我们认为,在档案期刊上传播档案文化很有必要,而且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维护原意是档案文献编纂加工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确保档案文献信息转录后可靠可据的一项重要标准。档案文献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历史活动的记录,必须以其真实、准确的原意信息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否则便会黯然失色。什么是档案文献原意呢?曹喜琛教授认为:“所谓档案文献原意,即档案文献作者主观上所要反映的意义,亦即作者的本意”①。杨广富先生也指出:“所谓原意,就是档案在客观上所要反映的意思,也就是历史文件作者的本意。”②由此可见,档案原意即是反映客观事物,体现文件形成者思想的本意信息。档案文献原意的重要作用早被…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召开的部分档案期刊研讨会议题是“档案文化的界定与传播”。听着就那么有文化的一个题目。但是想了想,什么是档案文化,界定起来还真不太容易。因为,文化是个太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以前 ,跟人说单位是“档案局”、“档案馆” ,常见对方一脸迷惑地“啊”一声 ,就完了。如今再提到工作单位 ,经常会遇到“你们那里净是什么档案 ?有没有我的档案 ?”“档案局管什么”等一连串问题。从一声不吭到问题多多 ,既反映出社会对“档案”的认识提高 ,也充分暴露出新时期档案宣传上的严重滞后和不足。笔者认为 ,在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 ,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从档案工作自身发展需要角度 ,档案宣传都必须被提到应有的重视高度。概括讲 ,新时期档案宣传需要在观念上“一改” ,在行动上“三多”。一、改变传统的为宣传而宣传观念…  相似文献   

19.
大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品牌”往往是人们用来体现优质商品或者形容优良商业服务的专用名词,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企业档案工作好像互不干涉。那么,如果我们把“品牌”观念导人企业档案工作,尝试打造企业档案服务工作的“品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20.
探寻档案定义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杰 《档案与建设》2006,(2):15-18,27
档案的定义,自然是要非常概括地说明“档案是什么”这样一个档案学的根本问题的。档案定义一直是档案理论中需要认真探索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