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在宋代获得大发展,但也不时遭遇自然灾害。江西地区的官员与士人是救灾的核心力量,主要通过赈给、赈粜、赈贷和办社仓来实施救济。官员与士人之所以积极参与救灾,既是因为地方财政的窘困和政府考核的压力,又受到了自身社会理想和赢得民心的双重驱动。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其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西北地区救灾方面采取了急赈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各级政府基本承担了救灾职能,建立了救灾机构,进行赈款救济、粮赈、粥赈、平粜、蠲免等,辅以工赈,救灾与防灾并行。一定时期内,以救灾机构日常化、救灾手段多样化等尝试了现代救灾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古代湖南自然灾害救济的类型据赈款赈粮的来源及施赈主持者可分为朝赈、官赈和民赈。朝赈、官赈主要依靠国库或地方库藏,主要来源于人民交纳赋税,为弥补不足,历代还通过捐职、赎罪、用羡余和假馈纳等途径增加赈源。民赈由民间义绅自愿捐纳。历史会永远记住那些为赈灾救灾作出过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4.
1876年至1879年间的山西“丁戊奇荒”是中国历史上特大灾荒之一。对此清政府多方筹措,采取了赈粮、赈款、蠲免、严惩赈灾不力官员等一系列措施。但由于财政拮据,交通不便,有限的赈粮不能及时到达灾民手中,况且吏治腐朽,胥吏中饱,赈济效果极其有限。而民间多种方式的义赈起了相当作用,西方热心人士还亲临灾区参与救灾。在政府、民间及国际友人努力下,山西人民渡过这场劫难。  相似文献   

5.
赈运减免车价作为近代政府救灾的重要举措,在北京政府时期完成了从实践到立法的跃升,并在1920年代的救灾实践中不断完善,走向成熟。通过对赈运减免车价法规文本的分析,发现在其演变过程中法规结构更为清晰,规定更为细密,程序更为规范,但赈运减免车价的优惠力度渐趋收紧。北京政府时期,赈运减免车价法规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得以确立,法规的施行推动了救灾物资与人员运输便利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国时期的救灾法制建设。但由于军阀混战的影响,法规规定与具体实践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其施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农赈作为一种赈灾方法被明确提出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作为一种与急赈、工赈并列的救灾方法,它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救灾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考察这一时期农赈的起源、发展及具体操作情况,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救济机制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926—1929年,绥远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绥远地方政府组建了救灾机构。制定了救灾的规章制度;采取了调查灾情,报告、宣传灾情,筹集款、物。发放籽种,施粥、平粜、工赈,设收容所。剿灭土匪,防疫,防灾等种种措施;部分地履行了政府的职能。但是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等原因。政府更多的注意力在如何筹集军费。如何调运军队,而在筹集赈灾款项,剿灭土匪和调运赈灾物资方面。力不从心,导致土匪猖獗、赈款赈物杯水车薪。不敷分配。大部分灾民因为得不到政府的救助。卖儿鬻女,流离失所。酿成一幅悲惨景象。  相似文献   

8.
晚清由于"四口南流"局面形成,江水犯湖水的情况日益加剧,加上人口剧增,生态破坏,洞庭湖淤积严重,人争水道更加突出,湖南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日趋严重.加上吏治败坏,还有旱灾、虫灾、风灾、雹灾、雪灾和疫灾等,都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社会稳定和王朝的长治久安,晚清政府和民间在减灾防灾和救灾赈灾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在赈务制度化和社会化、赈灾手段和灾情信息传播近代化以及新式士绅投身于赈务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时代特色,标志着传统荒政开始向近代荒政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在河南的赈灾救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河南大灾荒中,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救灾措施,诸如减征、急赈、工赈、散放仓谷、平粜、移垦、施粥、收容、扶植生产以及提倡社会互济等,但由于国民政府腐败、救灾资金缺乏、救济模式的缺陷等原因,救济效果极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宋代以前,今安徽境内发生水灾、旱灾、震灾、风灾、雹灾、雪灾和霜冻等自然灾害,其中,水灾、旱灾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是水灾,发生的频率最高。历代中央政府重视救灾,采取蠲赈、仓储和治水等救灾举措,这些措施对纾缓灾情、救助灾民,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清代前期的荒政集历代之大成,起到了保持国家稳定,维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调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关系的重大作用。具有统治阶级高度重视,各项救灾措施完全制度化、经常化,救灾支出浩繁,办理赈务组织周密、有条不紊等特点。这一时期灾民一般可按数领到赈米赈银,大部分受灾州县可在灾后恢复社会生产。清统治者实行荒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保护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发生严重旱灾。省内外慈善团体积极投入赈灾活动。华洋义赈会和各级红十字会组织也进入救灾组织行列,华洋义赈会还斥资修筑民生渠,以赈民生。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期工赈救荒资金的筹措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中期工赈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调拨、地方筹措及民间捐助三种渠道,形成了以国家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灵活的资金筹措机制。一方面彰显出政府的财政资金实力和救灾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清代工赈资金筹集缺乏财政制度上的保障,受当时国家经济状况好坏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的救灾法规不仅反映在会典、则例等行政、经济类法典及法律规范中,还反映在省例、救灾章程等地方性、临时性的法律规范及其汇编中。清代许多荒政著述对救灾法规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为各级官吏在救灾过程中遵循法定程序、提高办赈效率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1923年日本发生严重地震,中国各界积极投入救灾,湖南也参与其中。湖南在本次救灾中主要的救助活动包括由湖南华洋筹赈会召集各界分途募款,湖南省政府在米禁的情况下允许日本在湘采买谷米赈灾。这一行动反映了赈灾活动超越国界和政治的人道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疯狂地对中国大肆搜刮。同时,席卷河南全境的自然灾害发生了,人祸和天灾给河南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国民政府设立救灾机构、拟定救灾办法,采取急赈、调粟等救灾措施,对拯救嗷嗷待哺的灾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在应对此次危机过程中,错失救灾的最佳时机,加上官员的贪腐、麻木等行为,以至于危机给灾区群众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后人对这场危机进行了无尽的反思、认真的研究,以吸取其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7.
1942——1943年国民党政府救济豫灾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1943年,中原地区遭到历史上罕见的震惊中外大灾荒。旱、蝗、涝灾接踵而至.挣扎于水深火热中的河南人民陷入更悲惨的境地.在此情景和国内外舆论压力下,国民党政府及河南省当局调查灾情,制定救灾方案.筹集粮款、疏遣灾民、举办工赈、设立粥厂等措施在救灾初期曾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战火肆虐、政府腐败、财力困乏,各级官吏贪污中饱、地方富豪趁机盘剥等,人祸更加重了天灾。救灾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30年代,合作思潮演变为一场规模较大的合作运动。由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湖南分会举办的合作救灾实现了农赈和合作制的联姻,颇有声势和特色,且影响深远。在湖南合作救灾事业中,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卷入其中,并力图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导、制约运动的发展方向,这就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其发展道路始终充满着艰辛与曲折,湖南合作救灾事业终究未能摆脱国民党专制政治的束缚和制约,最终蜕变为国民党官僚垄断资本对农民进行经济盘剥的工具,其历史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河肆虐河南,终明一代都没有停止。黄河决口对河南地区造成的伤害不仅在于河决的当时,而且殃及后世。河南省级官员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官员,如何治河、如何救灾、如何治民成为其主要施政内容之一。他们采取具体有效措施治理河灾。为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